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自源文字”——即便是从甲骨文算起,也有了三千几百年以上的连续历史。
甲骨文,是上世纪初发现的商代契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汉字。学者们大都赞同,其实那个时候,以毛笔书写是主流。
毛笔是“软笔”,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风格等等,于是有了源远流长的汉字“书法”。
学者们又认为,古代的“书法”,从隶变以始,常常以“永”字八笔归纳的用笔方法——“永字八法”为代称。
“永字八法”,简称“八法”,有三种起源之说——张旭说,见于北宋朱长文的《墨池编》;智永说,见于宋理宗时陈思所编《书苑菁华》;蔡邕、王羲之说,见于元代高僧李溥光之《雪庵八法》。
“八法”,按“永”字笔顺——点为“侧”;直横为“勒”;竖为“努”;钩为“趯”;仰横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笔为“磔”。
这“八法”,都有具体的用笔要求和技巧,不遑多论。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说:“书能笔笔还其本分,不稍闪避取巧,便是极诣。永字八法,只是要人横成横,竖成竖耳。”
这是讲,汉字的书写必须笔笔按“规矩”来,不可丝毫懈怠取巧。所言极是。
“八法”,从毛笔的“软笔” 书写角度,大体概括了隶变以来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捺、提、钩、折。
上述八种基本笔画,古人进一步做了“细分”。
横,分为短横(如日第三、四画)、长横(如册第五画)。
竖,分为短竖(如贡第二画)、长竖(如目第一画)、悬针竖(如丰第四画)。
撇,分为斜撇(如徐第一、二、四画)、竖撇(如月第一画)、平撇(如千第一画)。
点,分为短点(如福第一、四画)、长点(如刈第二画)、俯点(如米第二画)、竖点(如忙第一画)、仰点(如冰第二画)。
捺,分为竖捺(如入第二画)、平捺(如之第三画)。
提,分为长提(如打第三画)、短提(坡第三画)。
钩,分为横沟(如皮第一画)、竖钩(如丁第二画)、弯钩(如狗第二画)、斜钩(如戈第二画)、卧钩(如心第二画)、横折钩(如刀第一画)、竖折勾(如毛第四画)、横折弯钩(如九第二画)、竖折折钩(如马第二画)、横折折钩(如乃第一画)、横撇弯钩(如队第一画)。
折,分为横折(如丑第一画)、竖折(如巨第四画)、撇折(如么第二画)、横撇(如又第一画)、撇点(如女第一画)、竖提(如民第三画)、横折折(如凹第二画)、横折提(如认第二画)、竖折折(如鼎第六画)、横折撇(如专第三画)、横折折折(如凸第四画)、横折折撇(如及第二画)。
以上“细分”,是八种基本笔画的“变体”。为便于理解,举例中使用了个别简体字。
说到简体字,1964年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将前述八种基本笔画归为五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
八种笔画中的“捺”,归并到“点”类;“提”,归并到“横”类;“竖钩”,归并到“竖”类;“竖钩”之外的所有复合笔画一律归并到“折”类。
这样,“五笔笔形”的“横”,就包括了“八笔笔形”的“横”和“提”;“竖”, 包括了“八笔笔形”的“竖”和“竖钩”;“撇”,不变;“点”,包括了“点”和“捺”;“折”,包括了“折”和“竖钩除外的所有钩”。
将“八笔笔形”改为“五笔笔形”,有利于按笔画及笔形编排字典、编制索引,且方便用于人名排序。
1983年,王永民教授据此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即,按“五笔字型”确定130个“字根”,再加上一些基本“字根”的变型,共有200个左右,对应英文键盘上除“z”之外的25个字母。所有“字根”按“五笔”区分,各自对应一个字母分区。2006年,王教授又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用于手机输入的基于6个码元和“右手法则”的“数字王码”。
汉字输入法,无非是“字形”和“读音”两条途径。“五笔字型输入法”,开创了汉字“字形输入法”的先河。
“五笔笔形”,并不是完全排斥原有的“八笔笔形”。在教学中,特别是涉及到书法等文化领域,“八笔字形”及其“细分”,仍在广泛使用,且实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