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灵寺初名灵觉寺,又称灵照寺,1968年更名美岱召。座落在今土默特右旗(萨拉齐县)大青山南麓,今呼包公路90公里处,是一座城、寺结合,人僧共居的喇嘛庙。寿灵寺建寺年代说法不一。据有关文献记载:“寿灵寺最早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是座王府城堡,由俺答汗(阿勒坦汗)孙巴汉那吉駐防。后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由俺答顺义王孙大成比吉妻玛沁夫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建而成。”1寺内碑文载:“大明金国岁次丙午戊戍月乙巳日庚午时建。”城堡泰和门记载:“皇图永固,帝道咸宁,万民同乐,四海澄清。”并书“元后敕封顺义王俺答汗嫡孙钦升龙虎将军大成台吉七庆大义好五兰妣吉掣愿虔诚敬敕三宝选择吉地宝丰山起盖灵觉寺泰和门不满一月工城圆备神力助佑非人力所为也。”落款“大金国丙午年戊戍月乙巳日无时重建。”
明代万历年间,为使喇嘛教在蒙古地区得到更广范的传播,在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的指派下,西藏高僧迈达力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来到土默特掌教。两年后,被大成比吉请到修好的坛城(即有寺庙的城)为弥勒佛像举行开光并座床,宣扬黄教,同时由迈达历活佛命名该寺为灵寿觉寺。对在灵觉寺举行的弥勒佛像开光法会《蒙古流源》载:“岁次甲申,年十五岁时,阿勒坦汗之孙岱青额哲之妻,持斋积福之托克堆达赖夫人(大成比吉的妻子玛沁夫人,即美岱召的建设者),为諸色珍宝塑成之弥勒佛像开光,请去圣(喇嘛),由密汇坛城之方散花之际,大众见天将雨花,而有缘者得睹般若博罗密等照临浸化之景矣。”由于迈达力(弥勒佛)为灵觉寺主持开光法会,又在寺里坐床,故人称迈达力召(美岱召)。清代,灵觉寺改名叫“寿灵寺”。2后来,这位活佛迈达力又去蒙古喀尔喀部传教,受到喀尔喀部汗王、贵族和教徒的信仰,成为了一代宗教领袖,后被尊称为哲布尊丹巴。
寿灵寺背靠大青山,南是土默川,其建筑是外城内寺。入门迎门就是大雄宝殿,大殿是经堂和佛殿连位一体的大型建筑。大殿前三楹二层歇山式,长43米,宽20米,高约20米,是主建筑。大殿后是琉璃殿,系一座三层重檐歇山建筑,称三世佛殿。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燃灯佛、还有迈达力活佛塑像。因殿顶是绿色琉璃瓦盖顶,故称琉璃殿。琉璃殿西侧有两座建筑,一座叫万佛殿,一座叫老君堂。老君堂是座八角形的建筑。万佛殿紧挨的是一座藏式二层小楼,称之为乃春庙,据说是当年活佛迈达力居住过的房子。琉璃殿西南有硬山厢房三间,是十八罗汉庙。迤东三间配殿是观音庙。大殿东有座重檐歇山建筑,为太后庙。寿灵寺这座召城周长约1.52里,并在围墙角上筑有凉亭;“太和门”是拱形门,上建二层重檐城门楼。民国三十六年(1937),寿灵寺有喇嘛15名,住持禄不胜开尊。 寿灵寺的历史与阿勒坦汗家族后代有着割不断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是黄教传入蒙古后的重要弘法地点。今天,它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美术史具有重要的价值。灵寿寺同时也成就了迈达力呼图克图一世。迈达力在哲里木盟库伦旗建召一座,称寿因寺。据说迈达力呼图克图转世到八世,于光绪十一年(1885)坐床,1953年圆寂。
文曹建成2017年
此文已经申报著作权,如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