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诗“一失足成千古恨”,意思是:人是有感情的,有时走错一步,就会抱恨终身。有很多的人以为这首诗是唐伯虎写的, 其实这一典故最早出自明朝杨义的《明良记》的“唐解元寅既废弃”,原句是“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是写明朝大才子唐伯虎的。《明良记》作者为杨仪,字梦羽,号五川,既是一代才子,也是位历史公认的好官。
牡丹图 唐伯虎
杨仪(1488-1564),于明代弘治甲申年,出生于今天的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横泾村北杨家巷。杨家本是官宦之家,祖父杨集,字浩然,明代景泰进士,任过四川安州知府。父亲杨舫,字宏载,明代成化举人,任过山东莒州府知府。杨集和杨舫皆为官清廉,体察民情,治政有方。杨舫在莒州任职时,创办过“贤贤堂”,聚集乡贤名士,好了解民情,称贤士是“政之道合”,为政的一面镜子,把莒州治理得政通人和。
杨仪天性聪明,善于动脑,曾跟着父亲在莒州生活。莒州城墙常常崩塌,当地父老认为是杞梁妻(孟姜女)神灵作怪,杨仪帮父亲想出办法筑好了城墙。嘉靖五年(1526年),杨仪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后转礼、兵两部郎中,但对当朝腐败之风十分憎恶。杨仪以东汉名臣杨震为偶像。杨震任涿郡太守时,“性公廉,不受私谒”,严守公正清廉官风,号称 “关西夫子”。杨仪对他十分崇拜,以杨家清廉传代而自豪。
其时,经常有人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扰乱朝纲,杨仪宣谕朝廷威德,没有人不服他,顿时名声雀起。为此,杨仪得到宰相夏言赏识。其时,严嵩一派权臣杖势欺人,欲取代夏言,并剪除左膀右臂。对此,杨仪十分不满,但夏言失宠朝庭,又无力抗衡。于是,杨仪审时度势,知难而退,降任山东按察司副使。其时,霸州盗贼猖獗,杨仪驻兵霸州,擒盗捉贼,维护一方平安,赢得“文人带兵,盗贼全尽”美称。后来,杨仪不满官场腐败,称病辞官归乡,一心闭门读书,结交文人墨客。唐寅尽人皆知,乃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杨仪同样堪称江南才子。结交的圈子中,就有“桃花仙人”唐寅。
正德元年(1506年),唐六如 (唐寅号六如居士)为一狎客作画,在扇上画了两枝桃杏,想空暇时再配题诗,谁知有一狂妄书生,竟然在扇上题了首诗。唐寅大为恼怒,用墨水将扇画与诗全部涂去。不料,只有十九岁的杨仪,用清水将新墨全部洗掉。狂生题诗隐约留下些字迹。杨仪沉思良久,保留洗不掉的字迹,填了首《长相思》词:“桃花红,杏花红,两样春光便不同,各自逞娇容。倚东风,笑东风,绿叶青枝共一丛,静爱碧烟笼。” 对此,唐寅大加赞赏。
16岁时,唐寅参加秀才考试,中了第一名。29 岁参加乡试,高中解元。正当唐伯虎踌躇满志,准备来年赴京城会试时,却遭遇横祸:在这次乡试中,有人事先经过贿赂,得了试题,事情泄漏后,考官被罢免,唐寅无辜受到牵连,被剥夺了解元称号,还锒铛入狱。出狱后唐寅不禁长叹:“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于是,杨仪了解情况后,在《明良记》文集中作了记载:“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清代魏子安在《花月痕》诗中,将这句诗改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的版本。其实,无论千古笑,还是千古恨,都是对人生的警示。一个人,只要不慎走错一步,犯了错事,就会成为笑话,给别人带来伤害,自己也留下终身悔恨。
杨仪为人十分低调、俭朴。做官返回乡里后,州县官吏争相阿谀奉承,杨仪十分鄙视,决不同流合污。后因与地方富商钱籍有纠葛,钱籍上书污蔑杨仪的儿子曾杀过人。杨仪平素一心读书,不问窗外事务,突遭厄运,受辱去世。
杨仪十分注重家教。张家港千年文化古村金村《金氏家乘》记载:“杨孺人,同里五川杨公仪之族孙女也,性刚果,勤劳作,力课耕稼,延名师课三子”。杨仪外甥为松江华亭藏书家莫是龙。莫是龙生母于其幼年离世,由外祖父杨仪抚育成长。正是在杨仪的悉心抚育和言传身教下,莫是龙成长为明代著名诗人、学者、书画家,还是书法大家董其昌的老师。杨仪去世后,家中藏书大多由莫是龙继承,所谓“七桧山房万卷楼,杨家书籍莫家收”。
张维民
50
【汉语中有52万个词语,我们常用的有一两万,而其中源自江苏的占有相当大比重。从一个一个我们熟悉的词语出发,寻根溯源,可以抵达词语背后的江苏历史,唤醒沉睡已久的文化记忆。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App“微史记”频道、“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上共同开辟“典说江苏”专栏,深入挖掘那些沉睡的江苏文化,唤醒人们的乡土记忆。】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