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提起抗美援朝,就会对无数志愿军战士肃然起敬,这场战争,我国不仅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还让世界从此对中国刮目相看。
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役中,开国上将邓华以成熟的战术,不但让美军闻风丧胆,还把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打到被撤职。
邓华将军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国民党方面曾称邓华是四野军队的三大名将之一,元帅彭德怀也称赞他知识丰富,很有头脑,考虑问题有眼光,也比较周到。
那么,如此不凡的一代名将,究竟有何特殊的成长经历呢?
1910年4月28日,湖南郴州永宁乡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一名男婴呱呱坠地,受家庭文化熏陶,他被父母取名为“邓多华”(后改名为邓华)。
邓华从小就接受了不少优良教育,也较早地获得先进思想的影响。甚至在初中时就开始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
1927年3月,邓华如愿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此也将自己的命运与党的成长捆绑在一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邓华先后参加了湘南起义、秋收起义等革命运动,并开始崭露头角。
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上,邓华对于政治建军的不同看法,深得毛泽东的认可与欣赏。
自此以后,邓华便以军团政治委员的身份参与了五次“反围剿”运动,而他每一次都出色地完成任务,为我党开辟了西进的道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华在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中表现优异,尤其在解放战争时期,邓华被林彪非常看好,其中最精彩的当属四平鏖战。
1946年3月,敌军趁机袭击四平,此时的邓华已是辽吉军区的司令员,通过准确判断敌情,邓华仅用一个团和两个营的兵力,就将四平成功拿下。
然而,蒋介石对这次战败并不甘心,他紧急调遣部队开始多点轮番围攻四平。
于是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亲自上阵指挥,将部队一分为二,他带领一队在四平市外围守卫,邓华则率领一队坚守四平市区。
之后的一个月里,国民党大部队连续进攻四平,邓华一次次的奋力反击,始终未让敌军的目的得逞,国民党未能攻下四平后,继而将目标转向长春。
四平保卫战之后,邓华灵活机动的指挥能力得到民主联军总部的一致认可,对其多次发出嘉奖令。
而在辽沈战役中,邓华远观全局的作战能力才真正地发挥出来。
在攻打锦州时,邓华虽然只是战役方面的指挥员,但为了大局着想,他经常勇于给林彪提意见,邓华多次建议增加几个纵队攻城,以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林彪当时并没有回应,但还是采纳了他的建议,拿下锦州后,林彪对邓华由衷地佩服。
此后的平津战役中,邓华再建奇功,而他带领的部队也迅速扩大,并且屡克强敌,成为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大军,更是在四野中名列前茅,常常独当一面。
在解放战争期间,邓华以出色的兵力部署,曾让林彪对他三次刮目相看。
而邓华将军的作战指挥能力,也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不断提高。
时间来到1950年6月,美国大举进攻朝鲜半岛。
党中央紧急建立战略预备队,毛主席亲自批准邓华担任东北边防军十三兵团司令员,并指示:有必要时可渡过中朝边境,御敌于国门之外。
而此时的邓华,才刚结束解放海南岛战役没多久,当得知朝鲜的战况后,他暂时放下手里的工作,开始仔细研究美军的作战方式。
没过几天,中央的任命就下来了,还在广州的邓华马不停蹄地选择北上,中途来到北京时,邓华接到毛主席的召见。
在中南海菊书屋里,毛主席把保家卫国的重任委托给邓华,另外,伟人十分赞赏邓华对于朝鲜战况的分析报告,并且肯定了他对美军实施海陆空三位一体的作战预判。
要知道,当时邓华对敌军的登陆作战预判与伟人的想法可是不谋而合。
所以邓华去了朝鲜后,毛主席才会坦言:“他去了,我放心。”
能让主席这样的顶尖军事家点头认可,由此可见,邓华的确很出色。
而邓华也不负众望,始终站在战略全局上分析敌情,多次在重大问题上提出自己的建议,成为彭德怀的得力助手,在五次战役中皆完胜敌军。
从第一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给傲慢的美国大兵当头一棒。
就这样,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退回三八线附近,我军夺取了战争主动权,彻底打破了西方联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麦克阿瑟的滑铁卢之战。
麦克阿瑟何许人也?自太平洋战争之后,这位将军就成为美国在亚太战场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朝鲜战场上,他连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指令都不放在眼里。
可惜麦克阿瑟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过于自信。
在朝鲜战争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仁川登陆。
仁川位于朝鲜半岛西海岸,是一个重要港口,离朝鲜空军基地也不远,这里没有海滩,水流湍急,潮汐现象时有发生,面对未知的风险,一般人想都不敢想会选择在这弹丸之地登陆。
而麦克阿瑟坚持己见,更是将自己的作战计划先斩后奏,这也引来杜鲁门的极度不爽。
仁川登陆的成功,让麦克阿瑟在美国民众中的地位高涨,一时间风光无限,而对于中国出兵朝鲜,他更是嗤之以鼻。
可是,即便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英勇的华夏儿女又岂容国土被侵犯?
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入朝之前,邓华就开始分析麦克阿瑟的性格,甚至仔细研究对方的用兵手段,打仗方式。
反观对手,那时的麦克阿瑟还在享受来自各方的追捧,他一直都以为我国不会正面进攻,同时认为派兵人数不可能超过三万。
殊不知,自长津湖战役打响后,志愿军战士人数已达三十万。
仁川登陆后,麦克阿瑟非常自负傲慢,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往往很容易犯低级错误,而麦克阿瑟也同样如此,他非但没有实际关心过自己的战士,还一向不把对手放在眼里。
所以尽管美军装备精良,麦克阿瑟每一步的行动部署都被邓华拿捏得死死的。
杜鲁门本想利用朝鲜战争为自己在下一届竞选中博得票选,却不想麦克阿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
而真正让杜鲁门全盘否定麦克阿瑟的是,他在未经杜鲁门批准的情况之下,邀请蒋介石出兵朝鲜,甚至在公开场合扬言要使用原子弹来速战速决。
要知道,在美国关于原子弹的使用权,是掌握在总统手中的。最终杜鲁门对麦克阿瑟忍无可忍,将其撤职并喊回美国老家。
同时杜鲁门也意识到新中国并不好对付。而朝鲜战场上的几次胜利都离不开邓华的指挥。
1951年6月,毛主席第二次召见邓华,刚一见面就对他嘘寒问暖,直言邓华瘦多了,紧接着,主席不断表扬邓华对美军作战特点的总结。
结合邓华在战场上的抗敌方法,毛主席还提出了湖南特色“零敲牛皮糖”战术,对邓华轮流消耗敌军的建议连连称赞。
彭老总回国养病后,邓华被任命为志愿军代司令员和政委,全面指挥朝鲜战场上的一切事宜,没过多久,我军就迎来了一场“万炮齐轰”的上甘岭战役。
这是一场杜鲁门主动发起的挑战,其目的就是为配合1952年11月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企图以此取得朝鲜战争的胜利,赢得选民对他连任的支持。
在这场战役中,美军投入大量兵力、火力,向我军发动“金化攻势”,邓华临危不乱,全程部署指挥这场战役,带领数万战士勇猛杀敌,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让杜鲁门连任的美梦破灭。
与此相对应的是,共和党候选人艾森豪威尔扬言:他将亲自去朝鲜,并尽快结束这场已让人厌倦的战争。
不久,艾森豪威尔通过向民众许诺,为自己赢来了雪片般的选票,很快,艾森豪威尔将民主党代表杜鲁门推下台,并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
这位“诺曼底登陆”英雄企图将自己的看家本领复制到朝鲜战场上,想以一场更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快速取胜。
与此同时,毛主席命令代司令员邓华迅速制定作战方案,结合敌军的部署,毛主席判断美军很有可能会在朝鲜半岛西海岸清川江至汉川间登陆,于是立马成立西海岸指挥部,任命邓华为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接到上级命令后,邓华仔细研究我军所掌握的有利地形,并认真分析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很快邓华便制定出针对艾森豪威尔的反登陆作战计划。
除此之外,邓华重新调整兵力部署,在西海岸形成梯形防御阵形,充分发挥空军、炮兵、坦克紧密结合的作用。在各部队到位后,邓华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开始安排部队进行工事防御,以及组织后勤人员紧急修建铁路,保证物资充足。
而艾森豪威尔这边,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在他正式上任美国总统的几个月里,始终都未见其发动进攻,到最后,他干脆彻底放弃了当初立下的诺言。
就这样,这场由邓华指挥的反登陆作战,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的胜利之战,在党的战争史上可是很少见到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金城反击战,在邓华巧妙的战术安排之下,我军共歼敌近8万人。
这场反击战甚至直接打到签字停战的最后一刻,此时美军也终于领悟到了邓华的厉害之所在。
邓华在朝鲜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不仅得到彭德怀的充分信任,也受到党中央的高度赞扬。他的名字更是响彻半岛,让美军闻风丧胆。
毫无疑问,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邓华又展现出了他的过人之处,在开国五十七名上将中,能实际指挥百万大军作战,并担任百万大军司令员的人屈指可数,而邓华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位优秀上将,邓华的性格却犹如书生一般,他始终谦逊低调,胸襟开阔,待人真诚和善,做事一丝不苟。
其中,当属彭德怀对邓华的评价最高。
就比如,在朝鲜的第五次战役中,那时邓华是志愿军党委副书记,当得知美军的战略部署是最狡猾的将领李奇微所做时,邓华先是耐心听完彭老总的战术安排,并认真记录关键信息,随后他便提出自己的见解。
可惜,彭老总未采纳邓华的提议,导致第五次战役损失惨重。事后,彭老总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说出了那句名言:“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
从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一路走来,邓华让所有人看到了他极高的军事才能。
1959年彭老总“告老还乡”后,邓华也退了下来,不久便淡出军界。之后邓华到四川任职副省长,刚到四川仅一个月,他就去各县市调研,沿途了解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状况,一心造福天府百姓。
在沉寂多年后,邓华终于还是选择出山,担任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等职务。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就在邓小平不知让哪位将军担此重任而犯难之时,此时已疾病缠身的邓华竟主动请缨,想要率军出征,为国效力。
在了解到邓华的身体状况后,邓小平婉言拒绝了他,并安慰他要好好养病。
一年后,邓华将军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70岁。
一代名将在临终之际,仍心系祖国,唯一的遗憾就是未能再次率军赴越为我国平定西南边境局势,让中国人民永享太平盛世。
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个个都是豪杰,都是中华民族应当永远铭记的大英雄。今日之幸福来之不易,愿我们不忘先烈,砥砺前行。
开国上将邓华:叱咤抗美援朝战场[OL].中国网络电视台,2010-11-02
黄纯芳 通讯员 史宣.开国上将邓华[OL].湖南日报数字版,201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