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而今,历史学家们最喜欢说的就是“强汉、盛唐”,尤其是大汉,“独汉以强亡”,两汉绵延四百多年,代出明君,勇将如云,贤臣群集,打得匈奴、南越等国“直叫爸爸”,不过,在两汉之中,有这样一个皇帝,他在短短27天的时间里,做下了上千件坏事,最后被权臣废黜,他就是海昏侯,刘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李延年的一首《佳人曲》,将李夫人带到汉武帝身边,从此宠爱不减,哀荣不断,不久后,李夫人为汉武帝生下一个儿子,名刘髆,被封昌邑王。李夫人的弟弟,更是鼎鼎有名,他曾率十万大军出师大宛,他的名字,叫做李广利。
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原太子刘据不满江充等人蛊惑,起兵造反,最终被杀,皇后卫子夫上吊自尽,而朝堂之上,就有人想将昌邑王立为太子,最终被武帝察觉,李广利无法,最终投降匈奴不久被杀,皇帝宝座在不经意间落在时年仅6岁的刘弗陵手中,他就是汉代第八任皇帝汉昭帝,而昌邑王只能回到自己的封地里逍遥快活,几年后,生下刘贺,可惜,在刘贺五岁的时候,刘髆就因病去世。
汉昭帝即位后,选贤任能,休养生息,大汉国力得到恢复,但昭帝体弱多病,在19岁时就英年早逝,并未留下子嗣,皇帝让谁做,就成为大臣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按照封建立法,下一任皇帝,应为昭帝侄辈,待即位后,再认昭帝为“爸爸”。
时任首辅的霍光满世界划拉,最后找到了本人男猪脚,第二任昌邑王刘贺。那个时候的刘贺,刚过十七八岁,年龄合适,按照辈分,还得叫昭帝一声“蜀黍”,再加上超烫伤膏也没有自己人,容易控制,霍光一想,皇帝就是他了,还不知道“一四二五六”的刘贺,偌大的一个馅饼就落在了自己的头上,不亚于中了上千万的大乐透。说时迟那时快,他就从昌邑,来到了长安,当起了皇帝。
一个在朝堂上没有一丝根基的人,做起了皇帝,如果是个情商在线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韬光养晦,也就是“当孙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但刘贺不这么认为,我说的话是圣旨,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据说,刘贺当了皇帝之后,连续派遣使臣让外地进献财物美女,做下的坏事有3000多件,大臣们对他进行多次劝谏,却不为所动,还曾经叫嚣,“你们都是我们姓刘的臣子,还能废了我不成”?
27天后,在某次朝堂议事过程中,霍光拿着上官皇太后的懿旨,宣布废黜刘贺,并让他返回昌邑,刘贺都傻眼了:怎么还有这种操作,朕做皇帝才仅仅27天啊,但是形势比人强,刘贺就这样,成为大汉在位时间最短,第一位被废的皇帝。
刘贺回到封地之后,还是消停不了,在他之后即为的汉宣帝,多次派大臣前往探望,实则探听虚实,当看到刘贺整天荒淫无度后,才放下心来,几年后,汉宣帝找了个理由,将刘贺由王变为海昏侯,几年后,刘贺在朝廷的猜忌中去世。
千百年来,刘贺,一直被当作皇帝的反面教材,是昏君的代名词,但两千多年后,在某次考古发掘中,海昏侯墓被发掘,按照以往的说法,他的墓里肯定有大量的美女,钱财,玉帛,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身外之物很少,更多的是文化典藏、各类书籍,可见刘贺此人颇有生活意趣,是个饱读诗书,爱好文艺的高雅之士。
其实,有些话是经不起推敲的,虽然正史对其大加贬意,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不一样的故事,27天做下1000多件坏事,平均一天做坏事30多场,就算12个时辰常天不休,哪有那么多的坏事可以做啊!
一天睡30多个妹子,他以为他是“罗志祥”啊?且刘询即位十几年后还不忘对他打压,削了他的王爵,可见,刘贺在朝堂之内也是有一定的民意基础的。当代有历史学家曾经提出,刘贺在前往长安过程中,将自己的亲信全都带上,其意是为了夺权,只是没有想到霍光太过强悍,最终失败了而已。
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刘贺的本来面目,已经无从得知。但作为汉武帝的孙子,从王到皇,再从皇到侯,刘贺的一生,也算是起起伏伏,波澜壮阔,而他死后,海昏侯又得以继承了四代,福兮?祸兮?与亡国之君相比,也算得以善终。
本来嘛,人生就没有那么多的一帆风顺,至少,现在提及海昏侯,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刘贺,与他那位再造大汉盛世的侄子相比,知名度也不遑多让,这让一想,也不算亏,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