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而在这1/3的时间里,总有那么几个夜晚,辗转难眠。
睡觉这件事,很多人都不能好好享受,而原因,远比你想到的要复杂。
你属于哪种失眠?今天介绍的这几个穴位,或许可以帮你睡个好觉。
短期失眠患者,在充分休息后或进行有针对性地作息调整后,症状大都可以得到缓解,不用过分担心。
但如果短期失眠超过一周,为了防止向长期失眠发展,专家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应对的小方法:掐劳宫穴。
/劳宫穴/
定位: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在第二、第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处。
取穴:摊开手掌,在手掌中可以看到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形相交点的下方区域,即是劳宫穴。
治疗方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用力往下掐劳宫穴,感受到明显的疼痛即可。
⚠️ 这个动作只能临时性缓解失眠问题,如果连续做了,三天后失眠症状还未得到缓解,就需要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法来进行缓解。
除了短期失眠以外,专家分析了失眠常见的四种原因。原因不同,应对方法也不同。
中医认为,如果天天思虑过重,心中总是执着于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就容易心火旺盛,夜晚阳气难以入阴,就会导致失眠或者睡眠质量低下。
这种“想”出来的失眠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中易醒、多梦等。
针对这种失眠,可以针刺中冲穴,中冲穴具有泻心安神的作用。
/中冲穴/
定位:位于手指,左右各一个,中指末端距离指甲0.1寸之处。
取穴:中指末端最高点即是此穴。
治疗方法:严重失眠的患者可以每天针刺中冲穴一次,左手右手都可以;失眠较轻的人可以隔天针刺一次,坚持两周就能够明显改善因思虑过重而引起的失眠。
针刺工具:可以用牙签,注意不能用牙签刺破表皮。由于揉按中冲穴所带来的刺激较小,调理失眠的作用不强,所以不建议通过揉按中冲穴的方式来缓解失眠。
生气的时候情绪激动,很容易影响当天的睡眠质量。中医认为怒气伤肝,很多人发完怒之后还会一个人继续生着闷气,慢慢地郁而生热,会导致肝气不舒,肝郁气滞与热盛相合,继而引发肝火旺盛,带动心火上炎,自然就更睡不着了。
这种“气”出来的失眠和“想”出来的失眠有类似的地方,也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中易醒、多梦。
针对这种失眠,专家建议可针刺关冲穴。关冲穴具有清肝泻火,行气解郁之效。
/关冲穴/
定位:关冲穴位于双手环指(无名指)末节的尺侧,距指甲根0.1寸处。
取穴:位于双手无名指末节,靠近小拇指一侧的指甲根角处。
治疗方法:针刺,方法与针刺中冲穴一样。也可以用牙签或手去掐按关冲穴,选择掐按的方法时,应掐住此穴15秒不动,左右手轮换3次即可。
No.4:“返”出来的失眠
《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有云:“胃不和则卧不安”。
“胃不和”是指胃病和胃肠不适,“卧不安”则是指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醒后不易入睡等等。
有些人的“胃不和”是由于睡前饮食过多所致,但还有一些是“返”出来的,他们的失眠也是“返”出来的。这种“返”出来的“胃不和”与失眠都与隐匿性的泛酸有关。
“返”出来的失眠往往表现为入睡容易,但容易早醒,常常在凌晨3点到5点就会醒来,而这段时间恰好也是胆汁开始分泌、胃肠道开始活跃的时间。这类失眠患者清醒后还往往伴有饥饿感、口腔异味,久而久之还会出现牙周疾病。
专家向我们推荐了一个降酸助眠的小方法:在入睡前1~2小时做一个简单的拍痧动作——拍打尺泽穴。
/尺泽穴/
定位: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肱二头肌腱桡侧的凹陷处。
取穴:取穴时应仰掌,并微微曲肘,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会显露出一根明显的肌腱,是为肱二头肌腱,肱二头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即是此穴。尺泽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是为“上尺泽”,可以此来验证取穴是否准确。
治疗方法:卷起衣服,露出手臂,微微屈肘, 自然放松,四指并拢放在肘窝之内,做到局部翻红微微出痧即可,常规力度50下左右。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睡眠时间会自动地逐渐缩短。
这类失眠的患者常常表现为早醒,和“返”出来的失眠不同,他们往往凌晨3点前就醒了。
针对这种类型的睡眠,专家介绍了一个可以滋阴清热、安神助眠的穴位——照海穴。
/照海穴/
定位:内踝尖直下1寸处即为此穴。
取穴:取穴时沿内踝尖向下,大约1 横指的位置,按压可以感觉到有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
治疗方法:一般午后在照海穴处贴上皮内针,保持4~6小时,可让您多睡2小时。
年纪偏大的朋友,如果有早醒的症状,可以看看自己的内脚踝是否有些微小的浮络(微小的、怒张的血管)。
如果有图中这样的浮络,不妨试试专家推荐的皮内针。如果您不想用针刺的方法,也可以在晚上泡脚之后,轻轻按揉照海穴,左右两边各揉按3 分钟,以按揉后产生酸胀感为宜。
编辑:杨白
插图:Sr.Kelvin
文章选载于2020年第4期《祝您健康·养生堂》
原标题:失眠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