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德语:Schwere Kreuzer Prinz Eugen),德国二战大型水面作战舰艇之一,是纳粹海军希佩尔海军上将级(Admiral-Hipper-Klasse)重巡洋舰的3号舰,名字来源于奥地利历史其一伟大的陆军元帅欧根亲王,是一名29岁晋升奥地利帝国元帅的传奇人物,也是拿皇的偶像。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与俾斯麦级战列舰有些相似,设计有大量一战的影子,纸面数据上装甲防护面积大,但是因为布局落后实际防护水准不佳。主装+穹甲的设计在中距离的炮战上对203mm级别主炮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同时水下的30mm防雷装甲也让本舰的水下弹防御较之水下完全裸奔的美国重巡洋舰相对可靠;但仅仅70-80mm的侧舷装甲带使本舰主装甲带的防御并不尽如人意,水平装甲与主装下段相连导致水平装甲加上没有上部装甲带上得不到保护,无法布置重要设备,不得不将重要设备放到水平装甲下方,导致水平装甲到主装上端之间的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间接的拉大了核心区长度,进一步导致了吨位的增加与防护水准下降,总体防护性能并不够可靠。
希佩尔级采用了瓦格纳式高压重油锅炉和新式蒸汽轮机,输出功率达到了132000马力,推动14000吨的舰体达到了32节的高速,但因为锅炉的技术性问题,其可靠性不够,事故频发。此外,因为技术原因油耗率高,续航力较差。
但是希佩尔级绝非像早期重巡一样被二战主流重巡碾压——其主炮采取长身管倍径设计,炮弹初速高,拥有非常高的垂直穿深,同时射程也较长。美国超级重巡巴尔的摩(15号炮)、得梅因(16号炮)弹重更重,远距离交战时存速和水平穿深更高,但是因为重巡交战距离通常比战列舰近的多,因此希佩尔的主炮有更好表现。如果不算上没有实际装备军队的日本三号炮、英国九号炮和战后才服役的美国16号炮的话说是二战期间实际服役的8寸主炮里性能最好的也不为过。
1936年4月23日在基尔市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开工,1938年8月22日下水,1940年8月1日完工服役。1941年4月参加“莱茵演习”行动,5月24日与“俾斯麦”号(Bismarck)战列舰一起参加了著名的丹麦海峡海战,先后击中英国皇家海军“胡德”号(HMS Hood)战列巡洋舰和“威尔士亲王”号(HMS Prince of Wales)战列舰。其后因为俾斯麦的舰长(吕特晏斯)命令而必须跟俾斯麦分开行动,躲过了被英国皇家海军围歼的命运。
作为被德国海军寄予厚望的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终其一生未能独立击沉任何敌方军舰,但却奇迹般地从每一次恶战当中得以生还,堪称是德国海军的传奇。但是每次脱离护航队伍之后不久被她护航的主力舰都非沉即大破,42年初撤回德国本土的地狱犬-雷霆行动中,欧根亲王毫发无伤,而沙恩霍斯特与格奈森瑙都有触雷受创。剩下的数年间,在支援东线岸轰以及战争末期的东普鲁士大撤退,之后迎来终战,是德国终战时唯一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它亲历了整个第三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战后被赔偿给美国。
1946年7月,参加了美国在比基尼环礁举行的核试验,与长门、酒匂等船一起充当原子弹的靶舰。在历经两次核爆观赏人工太阳以后,虽仍然未沉没,但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已成废舰,被拖往夸贾林环礁弃置。由于船体带有放射性无法修理,12月22日在夸贾林环礁进水沉没。
沉没的位置位于8°45′9.49″N 167°40′59.60″E,在GoogleEarth上可以看到倾覆沉没的裙底船体,左侧推进螺旋桨被打捞上来,并且存放在了德国基尔的莱博海军纪念馆,以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