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官人法,又叫九品中正制,有多重要?算是从三国一直到隋唐,历时400年的高考+国考吧,就是人才选拔机制。中国历史上有三大人才选拔机制:汉朝的察举制、隋唐后的科举制,以及中间这个九品中正制。
汉朝之前,是商周到春秋的世卿世禄制,秦国的军功爵制。世卿世禄制就是“老鼠儿子还打洞”,没啥好细说的;军功爵制在《历史书以外的历史09:战争的艺术》和《史二记17:千古劳模过劳死》中介绍过,可参阅或复阅。
汉朝是察举制,从刘邦开察,到武帝朝形成正式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海选,胜出者推荐上去,中央复试,合则录用。察举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凭主观印象模糊打分,内里名堂挺多的。分科目选拔,包含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再细分若干科目;选拔原则以“德行”为先,以“儒学”为主;选拔对象包含平民读书人(选)和下级官吏(拔)。常科四大科:孝廉、茂才(本来叫秀才,避刘秀讳)、察廉(廉吏)、光禄四行(四种品行);特科包含: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直言极谏、孝弟力田、明经、明法、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等等。其中,孝廉和贤良方正最为重要。
可是,这许多名堂,可能统统比不上和地方长官的个人或者家族关系。刘关张没有“察”出来,诸葛亮也没有“举”出来,周瑜、鲁肃统统不是孝廉,你说他们没“德行”,不懂“儒”吗?相对比,孙权15岁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英文名double sun。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颍川荀氏这些大家族,其子孙都是孝廉。司马家族更猛,司马懿都不用举孝廉,直接被征辟,就是一出生就是预备官员,家里“司马八达”,就是八个大干部啊。
这种时代背景下,曹操急啊,人才不够用啊,三次发《求贤令》,最后一句话是:“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意思是要发现那些被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唯才是举!可是,曹操一边求人才,一边杀人才,杀边让、孔融、荀彧、许攸、杨修。这是杀给他们家里人看的,不打压这些世家大族,他们蹬鼻子上脸。我觉得司马懿看懂了,他是真人才!
曹丕作为不肖子,最不肖的一个行径就是实行九品中正制,此制与他爹的“唯才是举”完全南辕北辙。老曹的“唯才是举”打压了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便不支持曹氏政权。小曹能力没老曹强,但是欲望比老曹强,他的主要目标是称帝,就要放下其他,向世家大族妥协,接受并实施出身世家大族的总设计师陈群老师的“九品中正制”,以换取世家大族的支持。
制度很复杂,简单讲就是设中正官,三年一次全员品评,品三个方面:家世、形状、定品——定品就是把人分上中下,上中下再分上中下,三三得九品,供吏部任用。世家大族为什么欢迎?因为中正官全由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兼任,估计大族子弟们从此成年礼就是拜会一下陈家叔叔、荀家伯伯,表表忠心,献献殷勤,官位到手。历练个几十年,自己兼任中正官了,不能忘恩负义呀,也得回报一下陈家、荀家吧。
所以,九品制虽说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在实际执行中,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这种局面再发展发展,皇帝头大,如《晋书》所云:“王与马,共天下。”说的就是东晋琅琊王氏家族与皇室司马家族势均力敌。再发展下去,“旧时王谢堂前燕”,燕子没理由不飞皇宫呀,可是刘禹锡干脆连“马”都不提了。琅琊王氏是秦名将王翦的后代,相隔500年,古人早婚早育的,他家肯定富过了三十代。王羲之也是他家子孙,这家人基因是真好,能文能武的,后代中还有个王阳明。
下一篇另起一章,写大多数人都不太熟悉的十六国、南北朝。继续关注《史二记27:分久必合,合未久又分》,一为“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鸣冤——傻未必恶,他没贡献,也没祸害;二从二世亡的秦、西晋、隋揭秘历史规律:新王朝建国满60年便长治久安,同时社会阶层几乎不再变动。
(图片来自互联网)
《史二记》:《史大记》的远房堂弟,多采用“没看过的史料”,加“讲人权的观点”,快捷有效博古通今,确保很有趣,希望有共鸣。
首发渠道:微信公众号“一爹”多更新三集,欢迎关注,感谢转发。
关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