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正是仲春时节,春节后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清明如期而至。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中国传统的“时年八节”之一。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此时太阳黄经达15°时。《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此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如《岁时百问》里所写:“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正是节气的特殊性,让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成为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可谓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清明节也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人们在前往郊外扫墓祭祖之余,面对春和景明之象,大多会因利趁便,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就像唐代诗人来鹄所说:“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岁月更迭,清明节逐渐吸纳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有些地方保留的清明节禁火、冷食的习俗,就源于寒食节。过去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而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人们会举行“祓除畔浴”活动,结伴去水边沐浴,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晋代陆机有诗就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谓。在这样万物生发的时节,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清明节植树,据说发端于戴柳插柳的风俗。许多人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说:“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放风筝、荡秋千、斗鸡、蹴鞠、拔河、射柳……这些清明时节的民俗活动,均折射出度过严冬的人们,沐浴在煦暖春风里的那份欣欣然。在南方地区,还会举行“蚕花会”,包括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很多都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清明的节令食品以青团最具代表性。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清明果、暖菇包等等。青团带着艾叶的芬芳,呈现出春天的颜色,既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
“清明螺,赛肥鹅”,清明前后是螺蛳肉质最肥美、口感最好的时候,老南京人都喜欢在节令餐桌上备一道炒螺蛳,往往颇受青睐呢。此时还时兴吃马兰头、枸杞头、菊花脑等时鲜蔬菜,取其“青”色,以合“清明”之“青”。 清明时节也是一年中养生的重要时期,吐纳调息法有助人体阳气生发。大家可在这段时间穿比较宽松的衣服,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锻炼。 清明之际,人体内肝气趋旺盛,如果肝气过旺,则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需要大家对其重视起来。 根据最新天气预报,清明期间,江苏各地多雨水,倒是应了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名句,大家出门需注意携带雨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红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