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南阳是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可不是简单的种地,而是不断学习的,吸收前人优秀成果,为复兴汉室做准备。
诸葛亮重视法律建设,在《出师表》中,它劝后主刘禅要赏罚分明,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说“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他参与制定了《蜀科》,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包括《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
很明显,他受到西汉法学家张释之的影响。张释之是南阳堵阳(今方城县)人,时人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诸葛亮提倡“务农殖谷”,重视水利,维修都江堰,保证了农业丰收,促进蜀汉经济发展,特别是蜀锦成为蜀汉经济收入重要来源。
这是他受南阳太守召信臣(邵信臣)和杜诗的影响。召信臣,汉元帝时期任南阳太守,兴修水利,组织民众开沟筑坝数十处。杜诗,光武帝时期任南阳太守,发明水排,改进农具,促进南阳农业大发展,时人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诸葛亮善于钻研,他发明了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创立八阵图,有力的支撑了北伐事业,这些成就是他受科圣张衡的影响。
张衡(78年-139年)是南阳西鄂(今卧龙区石桥镇)人,东汉天文学家、科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画家,因发明地动仪、浑天仪闻名于世。张衡创作的《南都赋》为我们窥测诸葛亮躬耕地提供了依据。
张衡被称为“科圣”,太空有“张衡星”“张衡坑”“南阳星”“张衡环形山”加以纪念,郭沫若先生这样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了“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策略,这是他受百里奚的影响。
百里奚,本虞国奴隶,后逃到楚国宛,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取百里奚,百里奚因此被称为“五羖大夫”。百里奚为报答秦穆公的知遇之恩,为秦国谋划了先统一西北弱小的戎狄部落,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促进秦国强大起来,也让秦穆公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诸葛亮志向远大,这是他受西汉博望侯张骞的影响。
张骞是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人,因“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封地在南阳博望(今方城县博望镇)。
诸葛亮为复兴汉室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南阳”作为躬耕地,是因为他以光武帝刘秀为榜样。
光武帝刘秀是南阳人,王莽新朝末年,在家乡南阳(宛)起兵,于建武元年(25年)建立东汉,复兴汉室,定都洛阳,而家乡南阳被称为南都帝乡。
云台二十八将有十一人是我们南阳人,
因此诸葛亮是全方面人才,所以躬地的必然在我们的河南南阳。只有我们南阳这片土地才能为诸葛亮提供学习的素材和源泉,而湖北襄阳是没有这方面的条件的。
必须让诸葛亮真正的“躬耕”于南阳,“南阳”就是南阳,是不允许被质疑、被否定、被曲解的。研究躬耕地,必须要以《出师表》为前提,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定海神针。
#微头条生活养成计划##用一句话证明你看过《三国演义》,越短越好,你会咋说##崛起的河南力量##河南头条##我去过最远的地方##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得上“中国的脊梁”##历史开讲##历史开讲##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地##出自《出师表》中的智慧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