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韩愈(768年——824年)和白居易(772年——846年)两人在我国文学史上,都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也都是中唐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
韩愈堪称一代文豪,是中唐时期伟大的“古文运动”倡导者,并且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文学地位相当突出。
“古文运动”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反对从南北朝以来流行文坛的“骈文”。
骈文又称作“四六文”,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要么是四字,要么是六字,有严格限制,并且,还要讲究声律和对仗,在句子中要引用典故,用词追求华丽,这样的要求,让骈文空有形式而缺乏实际内容,无法表达真情实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韩愈和同时代的另一个大文豪柳宗元(773年——819年),在中唐时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倡导文学家把先秦、汉朝的散文,作为学习的对象。
先秦、汉朝时期的散文,在句子上没有任何格式上的限制,整体风格质朴自由,活泼生动,非常适合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及揭示广阔的社会现实。
在具体写作中,要求作家主动把儒家精神融入到个人文风里,推崇“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优良传统,让文学作品起到积极的教化作用,成为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工具。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到北宋时期,经过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文学巨匠的传承和发扬,达到了顶峰时期。由于韩愈是奠基人,因此,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高。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伟大的现实主义大诗人,被后世誉为“诗魔”,其代表作《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通俗易懂,脍炙人口,是文学史上宝贵的诗歌财富。
据传,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会诵读给老奶奶听,若老奶奶听懂了,白居易才认为自己写出了优秀诗歌,若老奶奶没有听明白,白居易则会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直到让任何人听懂他的诗歌,他才善罢甘休。
从文学改革的角度来说,白居易同样功不可没,他是“乐府诗”的积极推行者。
乐府诗又称作乐府民歌,盛行于汉代,诗人在创作时,延续了《诗经》的优良传统,大量吸收民间歌谣的元素,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极富有生活气息,风格自由活泼,刚健清新,浅显易懂,常常把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能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因此,为诗歌写作开拓出一条非常重要的手法。
白居易正是看到了“乐府诗”里的许多优点,才主动吸收乐府诗的元素,通过熔古铸今,在中唐开创了著名的“新乐府”诗歌。
另外,白居易在诗歌理论上也有不少精辟的观点,比如,他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思是说,作文写诗都要以反映时事和社会现实为主要宗旨,并且,诗比文章更容易传播,要像歌谣那样听起来朗朗上口,才可以发挥出诗歌的最大作用。
从对散文和诗歌两个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来看,韩愈和白居易两位旗鼓相当,在文学领域都堪称大师级人物。
他们为什么不能像李白和杜甫那样,做一对文坛上的知己,而要形同陌路?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韩愈和白居易的文学主张完全不同,导致他们之间有些分歧。
韩愈在819年创作了一首五言长律《调张籍》,前四句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意思是说,前辈李白、杜甫的诗歌,如同万丈光芒让诗坛熠熠生辉。如今的诗人浅薄无知,拿陈词滥调去诋毁李杜二人不觉得惭愧吗?他们如同蚂蚁幻想着去摇撼大树,可笑至极,太不自量力了。我虽然生活在二位前辈之后,写诗时可以参照他们的经验,但他们可望不可即啊。
从这几句诗中完全可以看出,韩愈对李白、杜甫非常崇拜,把他们看作不可逾越的高峰。
同时,韩愈又认为,唐代诗歌在李白、杜甫两人的努力下,已经创造了可望不可即的高峰,即使像他这么才华横溢的人,也没有信心超越他们,如果其他诗人再写诗,究竟能写出什么样的诗歌,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因此,韩愈对同时代写诗的人,始终抱有一种不屑一顾的看法,这是由于韩愈恃才傲物的性格所致。
因此,韩愈把文学创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散文上,创作出许多经典散文,如《论佛骨表》、《马说》、《师说》、《进学解》等。即使写诗,他也是以文为诗,把古文的语言、技巧和章法引入到诗歌中,有效扩大了诗歌的表达功能和表现领域。
对白居易那种以创作诗歌为主的文人,韩愈自然是不愿与他为伍了。
其二,文人相轻的习俗在他们身上上演了。
自古文人相轻,在韩愈和白居易身上体现得同样很明显。
韩愈在自己24岁,即792年就考中了进士,仕途上还算顺利,808年40岁时,做上了国子博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导师,又加上他在此时发起了“古文运动”,得到许多人的响应,因此,在当时文坛他有很高的威望。
白居易在807年,自己35岁时才考中了进士,于808年上任左拾遗,此时,不论在声望和仕途上,他都没有韩愈那么耀眼。
韩愈由于事事顺利,并且性格好强,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当时的文坛盟主,实际上,40岁出头的韩愈真正做到了这个地位。
白居易为了表示对韩愈尊敬,前后写了《和韩侍郎苦雨》、《久不见韩侍郎》、《和韩舍人题杨舍人林亭》、《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小饮》、《和韩侍郎张博士游曲江见寄》五首诗歌,把韩愈既当做老师有当做朋友。而韩愈在《昌黎集》里,只有一首诗《同张籍游曲江寄白舍人》里边提到了白居易。
可见,两人此时的身份差距很大,从古至今,地位悬殊的两个人,很难做成朋友。
后来,白居易通过不断努力,文学地位不断提高,但韩愈仍然不愿拿正眼看白居易,只因为韩愈的优越感已经深深影响了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