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按照传统的划分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商早期和商晚期。“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从开朝国君汤开始,直到盘庚,一共延续了20位商王,最早定都于亳地(今河南省商丘),后多次迁都,这一段历史我们称之为“商汤”;盘庚时期又迁都到了殷地(今河南省安阳小屯),史称“盘庚迁殷”,在这里延续了12位商王,我们把这段历史称之为“殷商”。商早期出土的玉器非常少见,鉴定特征不明显。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商代玉器,基本上都是商晚期也就是殷商时期的制品。殷商是传统高古玉收藏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近几十年的科学发掘发现,殷商时期的玉器,主要是用出土地周边的杂玉、美石制作,真正和阗玉极其少见。并且是以安阳殷都为半径,距离越近,和阗玉出现的可能性大;越远,出现的可能性小。这说明了三个问题:
1.殷商时期的中原地区已经发现和使用了和阗玉。笔者以为殷商时期的和阗玉,未必一定是出产于新疆的和阗玉。毕竟中原与新疆两地相距遥远,且语言不通、道路不通。殷商时期的所谓“和阗玉”,很有可能不是来自新疆,而是距离殷都安阳较近的某个地方,与今天所见的新疆和阗玉属于两种产地不同但质地结构相近的材质,如同新疆和阗玉与俄罗斯玉之间的关系一样,都是带有透闪石关系的直系、旁系近亲。由此,殷商时期和阗玉的玉质,就不能完全套用新疆和阗玉的材料特征,而必须要建立以出土殷商和阗玉材质为标准的鉴定体系。
2.殷商时期已将“玉”与“美石”区分开来,因而和阗玉均在高级别的大墓出土。有意识地使用、收藏和阗玉,应该是在殷商时期。更早的陕西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公元前4600~前4400年),曾发现过一件类似于和阗玉质的器物,这是一个孤例,不能成为和阗玉使用的上限标准。
3.从出土器的玉质分类统计上看,殷商时期的和阗玉材料来源稀缺,主要控制在殷商的统治者手中。譬如目前最大的殷商王室墓(妇好墓)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和阗玉制品,而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发掘的殷商高级别大墓,不是王室墓,和阗玉的数量仅有寥寥几件;在近年出土的殷商一般墓葬中,基本上不见有和阗玉器的出土记录。
岫玉是仅次于和阗玉的第二种高级玉材质。殷商时期岫玉,介于和阗玉与岫岩玉之间,既有一定的脂性,又有稍高的通透性。在脂性上,有别于岫岩玉,而与和阗玉相接近;在通透性上,又更接近于岫岩玉而高于和阗玉。笔者以为,殷商时期的这类岫玉虽说也是以蛇纹石为主要成分,但是从脂性与通透性上看,大概不是辽宁岫岩县所产的岫岩玉。这种材质特征的岫玉在东周以后就不复出现了。图3是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琥局部,材质就是岫玉,具备了上述殷商岫玉脂性和通透性的基本特征。
除了岫玉以外,殷商时期大量使用了石性较大的南阳玉以及墓葬地周边地区的类玉美石。图4是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县殷商墓的青绿色的南阳玉,图5是出土于江西新干县大洋洲殷商墓的起领璧,所用材质就是一种当地的美石,带有相对复杂的石纹,为殷商时期玉器所仅见。这些石性大的材质通透性都很差或者根本不通透,颜色比较复杂。
殷商古玉沁色的优劣是一个比较感性的话题,审美标准不同,认识也就不同:譬如和阗玉质好,可是受沁的可能性要低于岫玉;岫玉的硬度低于和阗玉,更易受沁,而且最好的沁色往往就出现在岫玉器上。评判古玉沁色有个公认的标准:沁色贵在通透。这个标准实际上是对玉质的衡量,好的材质未必一定能形成好的沁色;而不好的材质一定不会出现好的沁色。我们看到一块殷商古玉上面的沁色非常漂亮,首先是材质的上乘,脂性、通透度都能恰到好处;其次是掩埋的时间,第三才是周围土壤元素成分的偶然巧合。如果玉器的质地石性很大,通透度很低,那么即使掩埋时间足够漫长、周围土壤的元素成分也很好,所形成的沁色也会是一块实实在在的色团,不会产生动人的诱惑力,收藏价值自然就会降低。殷商古玉收藏价值差别的根本,就在于玉质之间的差异。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905期《殷商玉器鉴定零拾(上)》
作者:董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