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是引泾(泾河)灌溉的首建工程,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郑国渠规模宏大,效果显著,于当时秦一统六国功不可没。这一伟大工程,至今对陕西省乃至我国旱作地区的灌溉更是意义深远。通过史料记载和实际考察,两千二百年来,郑国渠共进行过六代工程,至今仍灌溉着陕西五百余万亩良田,对我国水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战国末年,秦国统一六国之势业已形成。秦东的韩国用“疲秦之计”,使水工郑国说秦凿渠,秦信以为真,委派郑国凿渠,卒使就渠,灌溉效果显著,更增秦国实力。因此,该渠以韩人郑国命名为郑国渠。其中,司马迁曾评价该渠: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第一代工程:郑国渠
郑国渠渠首位于今泾阳县王桥镇上然村西北约一公里的泾河大弯道引水,并采用了多渠首引洪的原理,并且大胆采取了“横绝”拦河入渠的方式,采用了引洪淤灌的灌溉方式,全场一百二十六点零三公里,在战国时期灌溉面积约为一百一十五万余亩。
※第二代工程:白公渠
白公渠是郑国渠的第二代工程。也是在郑国渠基础上规模变化最大,使用寿命最长,积累灌溉经验最丰富的一代工程。
汉武帝元鼎十年(公元前115年),关中大旱持续,遂采取抗旱自救,作为长远之计。赵中大夫白公建议恢复郑国渠效益,开凿渭、洛水利。于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建成,新开渠因人而名白公渠。
白公渠渠首在郑国渠渠首以南泾河下游二百五十米处,白公渠渠首在引泾灌溉各渠中效果最佳,使用寿命最长。其渠道在引泾水后,向南投入郑国渠,沿郑国渠东行,后来二渠合一常称郑白渠。唐代又在白公渠沿岸增建了四条支渠,分别称中白渠、中南渠、高望渠和禑南渠。此时,灌区设置渠斗,并由专人看管。所以,白公渠的灌溉方式由引洪淤灌变为了闸控斗制的畦灌。白公渠在三原县内全长约31.5公里。白公渠的灌溉面积变化较大。曾灌溉的最大面积约为三百三十万亩。
※第三代工程:丰利渠
丰利渠是郑国渠的第三代工程。丰利渠建成于北宋末年。丰利渠渠首工程是引泾工程中位置建到泾河岩石岸上的工程,而渠道沿用了郑白渠的渠道。对于渠首由于在石岸上开凿,砌筑堤岸俱用方石,到了元代在渠首采用木石结合筑堰。由于丰利渠灌溉管理混乱,灌溉面积没有超过唐代。
※第四代工程:王御史渠
王御史渠属于郑国渠的第四代工程。在元武宗至大元年,王琚为西台御史建言改造丰利渠。至大五年(1318年),由王琚御史修建完成,后人命名为王御史渠。王御史渠在丰利渠上开凿石渠长约一百五十余米,采用筑堰挡水入渠的方式。王御史渠是把丰利渠渠首向前开凿而成,渠道工程未变,渠首工程建成后五十余年,在元灭明立后,灌溉管理也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
※第五代工程:广惠渠
广惠渠是郑国渠的第五代工程。在明宪宗成化初年(1465年),由副都御史项忠建议的。广惠渠的渠首是在王御史渠的渠口上移了一公里,由于仍然属于岩石凿渠,所以,施工更加艰辛,施工时间也最长,前后历时十七年后完工。其中,开凿隧洞四百三十二米,开凿明渠五百五十八米。由于渠首上移后,导致水流量锐减,只能进行小流量灌溉,在灌溉管理上,采取了限时取水、限时开斗和奖惩制度等方法,并且,渠道也分为了官渠和民渠,这种制度对保护渠道安全和渠道设施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六代工程:泾惠渠
泾惠渠是郑国渠的第六代工程,也是我国采用现代科技建筑的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泾惠渠工程是由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支持,水利大师李仪祉主持兴建的。泾惠渠渠首于1930年动工,1932年完工。
泾惠渠渠首工程采用了固定混凝土滚水坝拦河,三孔进水闸自流引水,并建了排洪桥、节制闸和退水闸等。渠道工程于1933年至1935年建成,在原来古渠道的基础上,改建了三条干渠和八条支渠。采用了斗渠系统,使输水和灌水明确的分离。在灌溉管理上,建立了专业机构,健全了基层管理体系,为科学灌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泾惠渠建成后效益十分显著。
泾惠渠的建成是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缔造“关中八惠”的第一个水利工程,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兴建的大型灌溉工程,开创了我国现代水利的先河。在两千二百年沧桑巨变的历程中,伴随着郑国渠的六代工程的进行,这正是关中儿女为发展水利与大自然斗争的缩影。“兴秦先兴水”。目前, 陕西八大水利工程陆续的建成,将有力地支撑和保障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也将有力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