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斯当达 著 罗新璋 译
初读,是一本吸引人的爱情小说
细读,读出一本大有意味的心理小说
得其深者,始悟出这是一本高超的政治小说
名家点评:
《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始祖'。
——苏联作家高尔基
《红与黑》是我平生最受益的书籍。
——法国作家纪德
正是因为《红与黑》,左拉称他为自然主义之父,而布尔热和纪德则称他为心理小说的创始人。《红与黑》确实是一本令人惊叹的书。
——英国作家毛姆
恐怕从来没有一个艺术家像斯当达那样为他的这个“我”更顽强、更果敢、更狂热地生活过,把这个“我”更巧妙地发展成“独特的我”。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作者六岁时,法国大革命爆发,他的童年是在大革命的烽火岁月中度过的。小学时期听到拿破仑在意大利战场连战连捷,不禁惊喜雀跃,热血奔腾。尽管拿破仑在政治上风云变幻,斯当达把心目中的英雄锁定在拿破仑,奉为“凯撒之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五十四岁时所写自传的最后一句话,还是:“生平只尊仰一人:拿破仑”。赞颂拿破仑强劲的个性,充沛的精力,敢冒风险的雄才大略。曾随拿破仑东征西战,先后进入米兰、柏林、维也纳,直到莫斯科,看到“各个时期的拿破仑”,亲身践履“拿破仑史诗”。
《红与黑》的故事发生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主人公于连是作坊主之子,凭着聪明才智,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与市长夫人有染被逐,后去神学院进修。经神学院院长推荐,进入保王派拉穆尔爵府任秘书,深得侯爵赏识;
与此同时,又与侯爵千金有了私情。小姐玛娣儿特怀孕后,侯爵不得已为于连安排一个体面的前程;后在教会的策划下,市长夫人被逼写了一封告密信揭发于连,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于连在气愤之下,开枪击伤市长夫人,被判处死刑,上了断头台。
作品用小说语言,抒情笔调,讲述于连一生的奋斗史。
内容节选:
于连对自己心存畏怯,终究觉得是可耻的事。
“难道我真是懦夫?”他对自己说,“拿起武器来!”
……
一小时前,于连正怒气冲冲,对付这个走运的权势人物;现在,揣摩这权势人物所惧何来,倒使他心情完全平静了下来。他徜徉林间。有那么一刻,对迷人的美景几乎为之心醉。光溜溜的岩石,昔日从山上大块大块崩落到林中;如今挺拔的榉树,已长得差不多跟巨岩一般高。岩体的阴影下,凉爽宜人,而三步之外,就是烈日的炎威,令人不敢直晒。
于连在岩阴下,喘了口气,接着再攀登。沿一条依稀可辨的羊肠小道,走不多久,便登上百丈悬崖,顿有遗世独立之感。身凌绝顶,他止不住会心一笑。他所企慕的,不正是这样一种境界吗?高山之上,空气纯净,他心灵上感受到一种静穆,甚至欢乐,维璃叶市长,在他眼里,代表着世界上所有阔佬和劣绅;但于连觉得,今天他给惹起的愁绪,不管势头多猛,却了无个人恩怨在内。只要不见瑞那先生,不出一礼拜,就会把他,把他的古堡、他的狗、他的孩子和他的整个家庭,统统忘光。“他被迫做出最大的牺牲,却不知是什么缘故。好啊!一年可多得五十埃居。片刻之前,刚逃过生平最大的危险。想不到一天里,打下两个胜仗;应该说,这第二个胜仗,不是我的功劳,但一定得猜出个中原因。不过,伤脑筋的事,明天再想不迟!”
于连挺立在峭崖上,仰望晴空:八月骄阳,光照四极。岩下的田野里,传出悠长的蝉声;蝉鸣一停,周围一片寂静。脚下方圆八十里的乡野,尽在望中。雄鹰不时从他头顶上的绝壁间飞掠而出,在长空悄然盘旋,画出道道圆圈。于连的眼睛,不由自主跟着鸷鹰转。稳健而有力的搏击,令人震慑,他渴望这种力量,渴望这种孤高。
这就是拿破仑的命运。日后,也会是他的命运吗?
[法] 巴尔扎克 著 傅雷 译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序幕
傅雷经典译本
名家点评: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
——法国作家雨果
巴尔扎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他有着惊人的天才,丰富的思想,巨大的创造力,对人的知识极为深广渊博,观察力精确细微。《人间喜剧》中创造的人物数量惊人。而在我看来,《高老头》是《人间喜剧》的代表作。
——英国作家毛姆
巴尔扎克的小说真正定型,是从《欧也妮·葛朗台》开始的。
——法国文艺批评家皮埃尔·马尔贝里
内容介绍: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
《欧也妮•葛朗台》以主人公葛朗台的家庭生活为主线,以欧也妮的爱情悲剧为矛盾核心,成功塑造了一个狡诈、贪婪、吝啬的资产者形象,通过他的发家史,描绘了法国大革命以后社会财富和权力再分配的过程,讲述了贵族的产业如何逐步转移到资产者手中,满身铜臭的暴发户是如何成为地方权贵和众人膜拜的对象。
《高老头》是最能体现巴尔扎克艺术风格的作品。小说中依次登场的野心家如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脱冷与主人公高老头共同构成了小说的整体架构,也使得小说内容更加光怪陆离,动人心魄。《高老头》可以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序幕。
内容节选:
《欧也妮•葛朗台》
末了,终于到了弥留时期,那几日老头儿结实的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他要坐在火炉旁边,密室之前。他把身上的被子一齐拉紧,裹紧,嘴里对拿侬说着:
“裹紧,裹紧,别让人家偷了我的东西。”
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
“在那里吗?在那里吗?”问话的声音显出他惊慌得厉害。
“在那里呢,父亲。”
“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欧也妮把金路易铺在桌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件东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
有时他说一句:
“这样好让我心里暖和!”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圣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圣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经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见。
《高老头》
他看到人生的三个面目:服从,斗争,反抗;家庭,社会,伏脱冷。他决定不了挑哪条路。
服从吗?受不了;
反抗吗?做不到;
斗争吗?没有把握。
他又想到自己的家,恬静的生活,纯洁的感情,过去在疼爱他的人中间消磨的日子。那些亲爱的人按部就班照着日常生活的规律,在家庭中找到一种圆满的、持续不断的、没有苦闷的幸福。他虽有这些高尚的念头,可没有勇气向但斐纳说出他纯洁的信仰,不敢利用爱情强迫她走上道德的路。他才开始受到的教育已经见效,为了爱情,他已经自私了。他凭着他的聪明,识透了但斐纳的心,觉得她为了参加跳舞会,不怕踩着父亲的身体走过去;而他既没有力量开导她,也没有勇气得罪她,更没有骨气离开她。
《法国经典文学研究》中的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这个名字不仅在法兰西文学史册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册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巴尔扎克与莎士比亚、歌德和托尔斯泰这三位世界文学泰斗并列而毫无逊色。他的《人间喜剧》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欧仁妮 •葛朗台》,这是巴尔扎克“最完美的绘写之一”。小说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典型。
巴尔扎克善于选取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表现他的悭吝性格。
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
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天要点的蜡烛,葛朗台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
女儿过生日那天,葛朗台要“大放光明”,也不过点了一支蜡烛;有人来了,要拿蜡烛去照亮开门,客厅里的客人便被撇在黑暗里;
他不给妻子零用钱,连客人送给他妻子的一点点私房钱,他也要想方设法刮走;
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熬汤;
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钱。
葛朗台的吝啬渗透到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中。这种吝啬的可恶之处在于贪得无厌地追逐金钱。在他的心目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什么都完了”,“看到金子,占有金子,成了他的嗜癖”。
他的侄儿沙尔知道父亲破产后自杀,痛哭不已,他便觉得这孩子把死人看得比钱还重,真没出息。他瘫痪之后,坐在手推车上,整天让人推着在卧室与库房之间转来转去,生怕有人来偷盗。
直到临死前,他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才感到心里暖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叫女儿料理好一切,到阴间去向他交账。
巴尔扎克把资产者嗜钱如命的本质刻画得淋漓尽致。葛朗台的形象是对资产阶级金钱拜物教的生动写照。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
从1834年12月至1835年2月,巴尔扎克发表了长篇小说《高老头》,这是巴尔扎克创作的一个高峰。它和《欧仁妮•葛朗台》的出现,标志着作家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
小说开首就是一幅巴黎下层社会的风俗画。巴尔扎克用纤细的笔触勾画了伏盖公寓灰黑和沉闷的外貌、破旧而油腻的内部,最传神的一笔是对这幢下等公寓令人作呕的气味的描写:
“这间屋子有股说不出的味道,应当叫作公寓味道。那是一种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叫人发冷,吸在鼻子里潮腻腻的,直往衣服里钻;那是刚吃过饭的饭厅的气味,酒菜和碗盏的气味,救济院的气味。老老少少的房客特殊的气味,跟他们伤风的气味合成的令人作呕的成分,倘能加以分析,也许这味道还能形容。”
正是在这等环境下,住着三教九流人物,小说的几位主人公就在这里活动。
小说通过高老头和两个女儿的纠葛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高老头是个靠饥荒牟取暴利而后发家的面条商,他把自己的全部感情都放在女儿身上。
他的大女儿仰慕贵族,他让她成了雷斯托伯爵夫人,他的小女儿喜欢金钱,他让她当了银行家纽沁根的太太。
由于他给了两个女儿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所以,最初他在两个女儿家里受到上宾的待遇,但随着他的钱财日益减少,他的地位也就每况愈下,最后竟被闭门不纳。高老头有钱时,被两个女儿唤作好爸爸,等到他没有钱了,便像挤干了汁水的柠檬一样被她们扔掉。
高老头被两个女儿逼得中了风,临终前,他渴望见女儿一面,她们却托词不来。但他们为了参加舞会,“即使踩着父亲的身体走过去也在所不惜”。面对这残酷的现实,高老头似有所悟,痛心地喊出:
“唉!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她们的亲吻来舐我的脸!我可以住在一所公馆里,有漂亮的屋子,有我的仆人,生着火;她们都要哭作一团,还有她们的丈夫,她们的孩子。这一切我都可以到手。现在可什么都没有。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
高老头对容忍这一切的社会法律提出了抗议。说到底他是拜金主义的牺牲品:他用金钱去笼络两个女儿的感情,结果金钱用尽了,他和两个女儿的感情纽带也就断裂了。巴尔扎克以高老头的父爱,反讨出金钱败坏人心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高老头死前的长篇独白不啻是一份深沉有力的控诉书。
作者通过高老头,喊出了“把父亲踩在脚下,国家不要亡了吗……不要天翻地覆吗?”对现存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发出愤怒的谴责。
注:《法国经典文学研究》中“欧也妮”译为“欧仁妮”,本处摘选时保留“欧仁妮”的译法。
[法] 雨果 著 潘丽珍 译
一部美与丑、善与恶的永恒传奇
一曲命运与爱的悲歌
名家点评: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唯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他(雨果)是极少数的真正受到民众欢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唯一的一位。
——法国作家萨特
雨果像暴风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心灵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苏联作家高尔基
内容介绍:
《巴黎圣母院》以浓郁的浪漫主义笔调,出色地描绘了中世纪巴黎的色彩斑斓的生活风貌、各色人等。
他以犀利的笔锋对禁欲主义的伪善和上层社会的冷酷、残暴、昏庸予以无情的揭露,同时热情讴歌了下层贫民的友爱互助、勇敢正直的优良品格。
这样一个包含着历史、建筑、神权、宗教、爱情、暴动、吉卜赛女郎等元素的故事,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又变幻莫测,饱含戏剧性和传奇色彩,展现出雨果的创作天赋。
内容节选:
她听着他说话,深受感动。敲钟人的那只眼睛里,有一颗泪珠在滚动,但没有落下来。他大概认为掉眼泪有失面子,就强忍住了。
当他确信那颗泪水不会掉下来时,才继续往下说:“听我说,这里的钟楼非常高,从上面掉落下去,您都不用说一句话,使个眼色就行。”
说完,他站了起来。吉卜赛姑娘自己够不幸的了,可是,那个怪人仍引起了她的同情。她做了个手势叫他不要走。
“不,不,”他说,“我不应该待得太久。您看我的时候,我很不自在。您是出于怜悯才不转过脸去的。我去找个地方待着。您看不见我,我却能看见您。这样更好些。”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金属小哨子,说:“拿着,当您需要我,想叫我来,不觉得我使您太厌恶时,您就吹这哨子,这声音我听得见。”
他把哨子放在地上,就跑掉了。
《法国经典文学研究》中对《巴黎圣母院》的介绍与评价:
1831年,雨果发表了《巴黎圣母院》,这是一曲反封建的悲歌。小说女主人公爱丝梅拉达和钟楼怪人加西莫多代表受欺凌受迫害的下层人民。结局攻打巴黎圣母院的浩大场面,显示了人民的威力,这也是七月革命的一种回响。雨果将对照艺术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部小说不愧为浪漫文学的典范作品之一。
《巴黎圣母院》主要通过爱丝梅拉达和敲钟人加西莫多来表现主题。
爱丝梅拉达是一个善良、纯朴的少女。
诗人格兰古瓦误人乞丐巢穴,就要送上绞架。她出于同情,愿与他结为夫妇;根据这里的“法律”,他才免于一死。
加西莫多曾经遵循克洛德的指使,企图劫走她。但他在广场上遭受鞭刑,口渴难熬时,她又出于恻隐之心,走上前去给他喝水。
她被菲比斯的漂亮外表迷惑,对他一往情深,而对她所厌悉的克洛德则坚拒不从,为此种下祸根,受到接二连三的迫害。她因菲比斯被克洛德刺伤而忍受不了“穿铁靴”的酷刑,以致屈打成招。
克洛德对她的追逐和迫害,是教会上层人物为了满足兽欲而不惜施展阴谋的表现;法庭只靠酷刑来审问,千古奇冤层出不穷,反映了封建统治的阴森可怖、腐败黑暗,封建官吏的贪赃枉法。雨果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善良人民寄予无限的同情。
加西莫多外貌奇丑无比,是个弃儿,平日遭人笑骂,乐趣只在于抱住圣母院的大钟不停地撞击,似乎根本没有常人的感情。其实,唯有他的内心燃烧着对爱丝梅拉达纯真的爱情之火。
他无法用语言表达对她的爱慕,只能以行动表现出来:他从绞刑架上将爱丝梅拉达救下,藏在圣母院之内;对这个圣地,别人奈何不得。加西莫多想以此来保护自己崇拜的偶像。他设法让她住得舒适一些,自从发现副主教对她有不轨的行为以后,他索性睡在她的门口保护她。乞丐们攻打圣母院,用意是保护她,不让她被纹死在广场上。
加西莫多不愿她离开自己,一个人奋战在圣母院的塔楼上。他的行动远远胜过中世纪的骑士为了自己的美人在原野上冲杀的勇气。他的奋激、他的忘我、他的不顾一切,完全表露了他的爱情。最后,他瞥见副主教站在那里观看爱丝梅拉达上绞刑,露出一丝魔鬼的微笑,这微笑反映了黑袍下的恶毒心肠。副主教的卑劣和残忍激起了他正义的愤恨,他毅然将副主教从高处推了下去。
雨果以人道主义思想去描写这个畸形人,发掘出他内心情感中美好的思想,认为下层社会中这样受凌辱的人物的内心要比上层人物的心灵高尚得多。
[法] 夏尔•波德莱尔 著 郭宏安 译
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奠定了19世纪法国诗人
夏尔·波德莱尔在世界文坛中的地位
名家点评:
诗人之王,真正的神。
——法国诗人兰波
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一行诗。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一卷奇诗,一部心史,一本血泪之书。恶之为花,其色艳而冷,其香浓而远,其态俏而诡,其格高而幽。它绽开在地狱的边缘,它是伊甸园中的一枚禁果。
——译者郭宏安
内容介绍: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一卷奇诗,一部心史,一本血泪之书。恶之为花,其色艳而冷,其香浓而远,其态俏而诡,其格高而幽。它绽开在地狱的边缘,它是伊甸园中的一枚禁果。
波德莱尔的世界是一个阴暗的世界,一个充满着灵魂搏斗的世界;他的恶之花园是一个惨淡的花园,一个豺狼虎豹出没其间的花园。然而,在凄风苦雨中,时有灿烂的阳光;在狼奔豕突之际,偶见云雀高唱入云。那是因为诗人身在地狱,心向天堂,忧郁之中有理想在呼唤。诗人从未停止追求,纵使”稀稀朗朗“,那果实毕竟是红色的,毕竟是成熟的,含着希望。正是在这失望与希望的争夺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抉心自食、发掘恶中之美的诗人。
这部诗集带有古典主义的韵律和美感,却直指社会丑恶,表现大胆、语言强烈,一经面世便引起轩然大波,开启了新的美学,影响了后世无数诗人。维克多·雨果称其令世人产生“新的震颤”,它更是“一卷奇诗,一部心史,一本血泪之书。”
《恶之花》中的诗根据内容和主题分属六个诗组——《忧郁和理想》《巴黎风貌》《酒》《恶之花》《反抗》和《死亡》,本版本亦收录《恶之花》1868年第三版增补本、《残诗集》《风流集》《题词集》和《诙谐集》。
内容节选:
信天翁
水手们啊常常为了开心取乐,
捉住信天翁,这些海上的飞禽,
它们懒懒地追寻陪伴着旅客,
而船是在苦涩的深渊上滑进。
一日水手们将其放在甲板上,
这些青天之王,既笨拙又羞惭,
就可怜地垂下了雪白的翅膀,
仿佛两只桨拖在它们的身边。
这有翼的旅行者啊多么靡萎!
往日何其健美,而今丑陋可笑!
有的水手用烟斗戏弄它的嘴,
有的又跛着脚学这残废的鸟!
诗人啊就好像这位云中之君,
出没于暴风雨,敢把弓手笑看;
一旦落地,就被嘘声围得紧紧,
长羽大翼,反而使它步履艰难。
[法] 小仲马 著 郑克鲁 译
血泪写就的爱情经典
百年不衰的传奇故事
重要的是去爱,是感觉到自己活着,是把生命赋予别人的,无论是假想的人还是真实的人。爱情,无论怎样的爱情,都是艺术的首要元素,这是维持生命的空气。
——小仲马
名家点评: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
——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近代翻译家、教育家严复
自有古文以来,从不曾有这样长篇的叙事写情的文章。《茶花女》的成绩,遂替古文开辟一个新殖民地。
——现代思想家、文学家胡适
内容介绍:
《茶花女》是作者小仲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1848年发表后即获得巨大成功,1852年作者将小说改编为剧本,后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于1853年将其改编成歌剧,歌剧《茶花女》风靡一时,流行欧美,乃至世界各国,成为世界著名歌剧之一。小说讲述了阿尔芒和玛格丽特之间的赤诚纯真的爱情故事,作品有着浓厚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读来感人至深。
古往今来,描绘妓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唯独《茶花女》获得了世界声誉,在亿万读者中流传。
这部小说自1848年发表后,即获得巨大成功。小仲马于1852年将其改编成剧本上演,再次引起轰动,人人交口称赞。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于1853年把它改编成歌剧,歌剧《茶花女》风靡一时。《茶花女》的影响由此进一步扩大。
从小说到剧本再到歌剧,三者都有不朽的艺术价值,这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
小仲马的身世和经历同《茶花女》的产生有直接关系。小仲马诗歌私生子。他的父亲是《基督山恩仇记》《三个火枪手》的作者大仲马。
大仲马一向过着浪荡生活,小仲马对父亲颇有微词。可是,大仲马幽默地说:“他真心实意地嘲笑我,但他也真心实意地爱我……我们不时地发生争吵:那一天,我买了一头小牛,我把他养肥了。”
大仲马的言传身教对小仲马还是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1842年起,他脱离父亲,过起独立的生活。他寻找情妇,追逐姑娘。一天,他看到一个神秘的女郎,她一身穿白,头戴意大利草帽,地点是在离沃德维尔剧场不远的交易所广场上。她的名宇叫玛丽•迪普莱西,真名为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她对富人和社会名流的自由不羁的态度,她散发的光彩和神秘气息,给小仲马留下了深刻印象。
1844年的一个晚上,小仲马又在杂耍剧院遇到她,她由一个老富翁德•斯塔凯贝格陪伴着。很快小仲马就成为她的情人,他为她负上了债。在小仲马成年那一天,他的债务高达五万法郎,在当时,这是一笔巨款,尤其他没有任何接受遗产的机会。
1845年夏天,小仲马和玛丽•迪普莱西发生争吵,断绝了来往。
1846年2月,玛丽•迪普莱西到伦敦,秘密嫁给德 •佩雷戈伯爵,但她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不得不到巴登-巴登去疗养。而大仲马父子则到西班牙的加地斯去旅行。
玛丽于1847年2月3日病逝于巴黎,时年23岁。德•斯塔凯贝格伯爵和德•佩雷戈伯爵给她扶灵,送到蒙马特尔公墓,她的棺柩上撒满了茶花。2月10日,小仲马在南方的马赛得知了噩耗。他回来以后躲在圣日耳曼的白马客栈里,花了一个月的工夫,一气写成了《茶花女》。无疑,玛丽• 迪普莱西就是小说女主人公的生活原型。
内容节选:
孩子虽小,他却蕴含着成人;脑袋虽然狭小,它却包藏着思想;眸子才不过一个圆点,它却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几公里外的地方。
每逢上演新戏,十拿九稳可以在剧场里看到她。她有三样东西总不离身:她的观剧望远镜、一代糖果和一束插画,而且总是放在底层包厢的前栏上。
除了茶花以外,谁也没有见到过玛格丽特带来别的花。因此,在她常去的巴尔荣夫人的花店里,有人终于给她起了个“茶花女”的绰号,这个绰号一直保留了下来。
6.《小王子》
[法] 圣埃克苏佩里 著 郑克鲁 译
既给孩子
也给大人的哲理童话
傅雷翻译奖得主
翻译家郑克鲁传神译本
名家点评:
《小王子》在其富有诗意的淡淡哀愁中也蕴含着一整套哲学思想……这本给成人看的儿童书处处包含着象征意义,这些象征看上去既明确又隐晦,因此也就格外之美。
——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
它是一个奇迹。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质朴,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从内容到形式都几乎近于完美,却不落丝毫斧凿痕迹,宛若一块浑然天成的美玉。
——周国平
无论是我小时候还是现在,《小王子》读起来总是充满了神秘感,而我认为,这就是这本书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瑞士散文家约瑟夫·哈尼曼
内容介绍:
《小王子》所讲述的是美丽的伤感故事,飞行员“我”因为飞机出了故障,被迫降落在远离人烟的撒哈拉沙漠上,这时一位迷人而神秘的小男孩出现了,执拗地请“我”给他画一只绵羊。
他就是小王子,纯洁、忧郁,来自太阳系中某个不为人知的小行星,爱提问题,对别人的问题却从不作答。在攀谈中,小王子的秘密逐渐揭开,他是因为与他美丽而骄傲的玫瑰发生了感情纠葛才负气出走的。他在各星球中漫游,分别造访了国王、自负的人、酒鬼、商人、掌灯人和地理学家的星球,后降临到地球上,试图找到疏解孤独和痛苦的良方……
1943年,圣埃克苏佩里在世界各地执行飞行任务以后,来到美国。他有丰富的观察世界各国的经历,到美国后,在和平环境中他有了新的感受。两者融合起来,他把这种经历融化成有寓意的形象,如小说中出现的迷恋权势的绝对君主、虚荣者、酒鬼、贪婪的商人、点路灯者、进行烦琐考证的地理学家、做微不足道活计的人等等,他们个个面目可笑,这些奇特意象代表着过时的东西,也是人世间不正常的、丑恶的、最可笑的事物,只不过一般不为人所知罢了。圣埃克苏佩里说过:“我们只为了物质利益而工作,就是自身在建造我们的监狱。我们追求只为生活,那是孤独的。”
圣埃克苏佩里往往像在随意写作,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其实他这样写是别有深意的。他模仿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就像狐狸对小王子所说的话:“只有用心灵去看才能看得清。肉眼看不见本质的东西。”而人们并不清楚这个真理。小王子不断提出有关生命意义的问题,别人给他的回答似乎振振有词,却是可笑的。
圣埃克苏佩里就以这种轻松的、孩子在雾里看花一样的语言来讲故事,这不仅是要让孩子们去默默回想,然后深思看过的文字,同时也能让大人去深挖小说中这些寓意的形象,设法去洞悉生活的秘密。圣埃克苏佩里说,“诗意意象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潜在的世界”,它的作用是:“意象是一种手段,它在不知不觉中抓住了读者,不是感动读者,而是迷住读者。”《小王子》中出现的各种意象就起到这样的作用。
总之,《小王子》在行文方式、构思、意象、形象和语言等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不愧为世界文学中的一部奇书。
——摘自郑克鲁译序
内容节选:
下一个行星上住着一个酒鬼。这次拜访时间很短,但是使小王子陷人深深的忧郁中。
“你在那儿干什么?”他问酒鬼,他看到这个酒鬼默默地坐在一堆空瓶子和一堆装满酒的瓶子面前。
“我在喝酒。”酒鬼愁容满面地回答。
“你为什么喝酒?小王子问他。
“为了忘却。”酒鬼回答。
“为了忘却什么?”小王子问道,已经怜悯起他。
“为了忘却我羞愧难当。”酒鬼耷拉着脑袋照实说。
“羞愧什么?”小王子询问,想给他帮助。
“羞愧喝酒!”酒鬼说完以后,最终闭口不言了。
小王子困惑地走了。
“大人准定非常非常古怪。”他在旅途中寻思。
[法] 阿尔贝•加缪 著 李玉民 译
真理原本的面目
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加缪荒诞哲学代表作
被译成30多种语言
全球畅销70年
名家点评:
他(加缪)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
——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加缪在20世纪顶住了历史潮流,独自继承着源远流长的醒世文学,他怀着顽强、严格、纯洁、肃穆、热情的人道主义,向当今时代的种种粗俗丑陋发起了胜负难卜的宣战。
——法国作家、哲学家萨特
加缪有着一颗不停地探求和思索的灵魂。
——美国作家福克纳
内容介绍:
《鼠疫》席卷几十万人口的奥兰城,瘟神的战车来回碾压,颠覆了整座城市的社会秩序、道德良心、生活方式和人们的情感秩序,无论善恶,人人身处围城、心陷绝境。当瘟疫肢解一切,荒诞成为一种日常,在荒诞现实的暴力压制中,每个普通人都不得不睁眼看世界,选择和探寻自己的道路。小说中,鼠疫是具体的灾难,也是有多重解读空间的荒诞象征,《鼠疫》意在荒诞的现实世界中赋予真理原本的面目,揭示反抗荒诞的主题,反映作者对存在主义的思考。
《鼠疫》则讲述一个席卷几十万居民的特大事件,是突发式的:一场持续十个月的大瘟疫,颠覆了一座城市的行政管理、社会秩序、人心情感、道德良心、责任担当等等社会和人生的方方面面,谁都不能置身于这种荒诞现实之外,哪怕是偶来的局外人和社会的边缘人物。
鼠疫这个瘟神,在人类历史上多次行妖作怪,大范围肆虐制造的恐怖惨景,史书多有详细记载,给人类留下不可磨灭的恐怖印象。单单“鼠疫”这两个字,就能先声夺人,一旦作为荒诞的象征出现,就成为不二之选。
在《鼠疫》中,这个瘟神不减当日威风,果然有惊人之举,要独霸几十万居民的奥兰城,就先发制人,放出成千上万只疫鼠,满街乱审,发出吱吱哀叫,猝死在行人脚下。恐怖气氛与日俱增,老鼠在城中逐渐灭绝,便轮到人应征充当疫兵了。围城中的一切都听瘟神的调遣,都围着瘟神运转,这便是典型的荒诞世界了。
人一旦意识到世界荒诞,即便没有感染上疫症,也平添了心病,这就是身陷围城、心陷绝境的征兆。人什么都不能自主了,完全丧失了自我,那么人还剩下什么,还能做什么呢?
鼠疫猖獗时期,消除了人的价值判断。所有出路都关闭了,人很容易就全盘接受眼前的一切,无论做什么都不再有所选择,这就是丧失了信仰。当然,真正坚定的信仰是不会因外境而丧失的,就像里厄、塔鲁、帕纳卢等人这样,而在这种特定的境况中,反抗就成为他们共同的信仰。
面对肆虐的鼠疫,绝不能跪下求饶,任其摆布,不管以什么方式,必须与之搏斗,这就是《鼠疫》通篇彰显的真理,而这个真理,在作者看来“只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不值得赞扬”。
内容节选:
然而,历史总会出现这样的时刻,敢于说出二加二等于四的人被判处死刑。小学教师也完全清楚这一点。问题并不在于了解这样推理会受到奖励还是惩罚,而在于认清二加二是否等于四。至于我们同胞中当时冒了生命危险的那些人,他们要确定自己是否身陷鼠疫的危害之中,自己是否应该与之斗争。
本市许多新派伦理学家,当时竟然说,无论做什么都无济于事,只能跪下求饶。可是,塔鲁和里厄以及他们的朋友,可能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回答,但是结论始终限于他们所知道的这样一点:必须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斗争,绝不能跪下求饶。问题全在于控制局面,尽量少死人,少造成亲人永别。为此也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同鼠疫搏斗。这个真理并不值得赞扬,这只是顺理成章的事。
……
我们的同胞已经随和顺从了,可以说已经适应了,只因不如此也别无他法。自不待言,他们对不幸和痛苦还有自己的态度,但是感觉不到椎心泣血之痛了。况且,就拿里厄大夫来说,他认为这恰恰就是不幸,安于绝望比绝望本身还要糟糕。从前,相分离的人算不上真正的不幸,他们的痛苦中还有一点灵光,而现在这种灵光也已然熄灭了。现在,无论在街头巷尾,在咖啡馆还是朋友家中,看他们那呆呆的、心不在焉的样子,看他们眼中那种百无聊赖的神色,就会明白正是借助于他们,整座城市就堪称一座候车大厅了。至于那些有职业的人,他们做事也按鼠疫调整了步调:谨小慎微而又无声无息,人人都低首下心。相暌违的人,第一次打消了心理障碍,跟人谈谈在异地他乡的亲人,并且使用大众的语言,还以瘟疫的统计数字的角度来审视他们的别离。在此之前,他们避之犹恐不及,绝不肯将自己的痛苦跟不幸混为一谈,可是现在,他们却接受了这种混淆。他们没了记忆,也没了希望,就立足于当下了。其实,在他们眼里,一切都变为当下了。实话实说,鼠疫剥夺了所有人爱的能力,甚至剥夺了友爱的能力。因为,爱要求一点儿未来,而我们只剩下一些当下的瞬间了。
[法] 阿尔贝•加缪 著 李玉民 译
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作品
荒诞派小说的开山之作
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之一
内容介绍:
《局外人》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的种种荒诞情节和体验。
默尔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地理性而又非理性地存在着,保持着一种过分的诚实耿直和毫不修饰、逢迎的坦白。哪怕这种迎合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以争取关乎生死的有利条件,他也断然拒绝将虚假的骗局当做希望的永恒。他彻底承认人生的局限,仅凭诚实和勇气过清醒的、义无反顾的生活。活在真实中以保存生命的尊严,这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作风最终招致了他的死亡,或者说使他自由地走向了自己的命运。
默尔索的遭遇宣扬了人生的荒诞和无意义,也展现了自由而富有激情的反抗精神。
《局外人》,原文为 L'Etranger,《法汉大词典》给出的词义是:①外国人;②他人、外人、陌生人、局外人。最后一条显然是有了《局外人》的译法而后加的。最先译为《局外人》的人定是高手,因为只看原书名而不详读内容,首先想到的是外国人,或者外乡人。
“局外人”含有置身局外的意思,与“局中人”“局内人”相反,倒也切合主人公默尔索的状态。其实原书名在法语中是个极普通的词,而汉语 “局外人”则非同一般,译出作者在小说中赋予这个普通词的特殊内涵。
加缪第一部哲理小说,就用局外人来界定默尔索这个人物。尽管在此后的作品中,加缪并没有把具有他的哲学血统的人物统称为“局外人”,但是《局外人》这部小说影响太大了,后来的人物,不管叫什么名宇,我们总不免认为,他们都同属于 “局外人”这一族群。因此,如能确认这一族群是什么人,也就等于抓住了加缪哲学最鲜活的部分。
内容节选:
探视之后不久,她就给我写信来了。正是从这一刻起出现了我绝不爱提起的那些事。不管怎么说,什么事也不应该夸张,讲讲自己不爱提起的事,我做起来还比别人容易些。
受羁押初期,最艰难的倒是我仍有自由人的思维。例如,我还渴望去海滩,下海游泳;还想象我的脚掌刚踏着波浪的声响,全身浸入水中所感受到的解脱,可我却猛然感到我的牢房四壁多么贴近。而且,这种感觉持续了数月。
后来,我就完全换了囚犯的思维。我等待放风的时间,到院子里走走,或者等待我的律师来访。余下的时间我也安排得很好。
我甚至常常想,如果让我生活在一棵枯树的树干里,无所事事,终日观赏天空浮云的花样,我也能逐渐适应。我会等待鸟儿飞越、云彩聚合,就像我在这里等待我的律师扎上奇特的领带,或者在另一个世界耐心地等待星期六,得以拥抱玛丽的肉体。况且,仔细想一想,我总还没有落到在枯树树干里的那种境地。还有比我更加不幸的人呢。其实这也是妈妈的想法,她一再反复讲,人到头来什么都能适应。
end
每日一书
《模法师:中小学模拟法庭教育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