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与演变
“句”最早见于甲骨文。字形现在仅发现一种:
金文字形较多,均由两个折笔和一个口组成,字形稍有不同。
小篆字形竖长,笔画圆转弯曲。
隶书继承小篆字形,但逐渐变为扁状,笔画减省、平直。
楷书更加笔画化,字形统一,方正规整。
二、含义
“句”,形声字,本义为弯曲。《说文解字》:“句,曲也。从口、丩(jiū)声。”指口语相纠缭表达曲折意象。“句”有三个读音:
①jù。指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如:句子。句法。
引申指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现在有标点。如:句读(dòu)。
又引申用作量词,用于语言。如: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②gōu。以为象植物的枝蔓扭曲盘勾之状,俗将“句”作“勾”。植物的枝蔓扭曲相纠缭是“勾”之范式。引申指“弯曲”。如:句爪(钩形的尖爪);句枉(曲枝);句曲(弯曲);句倨(弯曲);句圜(屈曲连环) 。
又特指“高句骊”。古国名,南北朝时改称“高丽”,即现在的南朝鲜、北朝鲜。
③gòu。同“勾”,又用作姓。我们历史书上学习的“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越王勾践,古文原来就写作“句践”。《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写道:“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
(越王祠中句践、范蠡、文种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