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庆因为疫情无法出去给祖国添乱,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辛夷坞的《致青春》原著。把电影版的也再次看了一遍。原著在情节的设置跟渲染上还是有很多不如电影版,电影版具有后发优势,算是为了让观众或者读者更能理解青春的含义做了微调,让人对这本书的理解更清晰。进而成为了当年的一款爆款电影。
电影的开局显示林静到火车站偷偷地送过郑微,从小说中可知,这个时候林静已经知道父亲与其母亲的事情。这个时候他的心理应该是矛盾的,不应该是决绝的。所以在后文应该对此开局作出回应。不然多年以后他还会再想到回到郑微身边。矛盾心理导致其欲而不能,但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心理在受到压抑的时候都会去找个突破口,林静到火车站来送郑微其实是他爱的一面的表现,这更能为后续他们再次见面并再次走到一次作出诠释。
在书里面讲述的是阮莞在接到赵世永相约见面的电话后,去S市的火车上被警察失误开枪打死的。这让我无法接受,警察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吗?书上说火车上很混乱,一二逼警察连开两枪一枪击中阮莞,一枪击中匪徒。这作者忽悠我们吧。警察在控制场面的时候首先应该向天上开枪吧,咋能连开两枪向混乱的人群射击呢?这不是混乱我们的常识吗?这点我还是比较喜欢电影的设计,给一种不经意的意外,合理而又让人觉得不值,其实更能让人产生共鸣。
书上介绍说赵世永因为未婚妻跟老母的原因并没有去S市,其目的估计是让读者觉得赵世永这人太冷血了,加深读者对其的厌恶。我觉得作者在这点上面有点过了。纵观整个故事,赵世永跟阮莞更多的应该算是个悲剧,他们互相之间并不是没有深厚的感情,不然他们不会异地那么些年。书中数次说到赵世永没有长大跟小孩一样需要阮莞的呵护,其实这更多的应该就是一种爱。其实赵世永这个角色并非如此不堪,他只是现实中很多被家庭束缚的男人的写照。他们知道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总是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到。他的悲剧应该是家庭制造出来的,是这个社会制造出来的,有人也许会说他可以冲破束缚,找到真爱,对于他可能只是可以,但不是一定的,他的阻力跟勇气永远无法让其这样去做。
赵世永约阮莞见最后一面就是其压抑的心理最后爆发的表现,他想再见见自己的爱人再去接受自己的人生,这个时候他的心是恒定的。是不可能因为其他的原因放弃,所以他应该赴约,这才符合他的心理。
书中这段剧情真把我给看蒙了,到底郑微跟林静是因为心理需要还是生理需要才走到一起的呢?我想作者估计是想表现此时郑微的矛盾的心理,可作者不能老是来戏弄读者吧,矛盾心理的人的情感波动是不是太不寻常了,看到林静就想阿正,看到阿正就想林静,这人不是荡妇吗?一会儿说爱林静,一会儿说爱阿正,还非得弄个施洁在中间穿插,郑微估计是太久没有男人了,纯粹的生理需要了,所以作者在写这段的时候极度不负责任。这段剧情的安排让我呕吐不止。还是电影安排得比较好,一个是林静与施洁的邂逅、相恋到决裂都是那么的顺畅与理所当然,而且让人感动,郑微的形象也得以在毕业后得到顺利过渡,不会让人觉得成了荡妇。
书中这部分写的就有些不怎么好了,居然写陈孝正从国外回来到了郑微的公司,还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这点我想引用书中的说法:这么老的戏码,怎么还是能让我哭。作者的安排太过老土,在交代阿正与林静的冲突的时候也很老土,咱能不能接点地气啊,像电影那样不是挺好吗?阿正是人才,为什么非要让人后面一事无成呢?难道离开中建阿正就混不走了?作者也太看轻咱国家的地产事业了吧。这也许是作者想让阿正人格的缺点得以更大的体现吧,可我们都知道人格的缺点不是大脑的缺陷,人的就业背景跟学历背景注定不会想书中那样落寞的。你看电影不就安排人家荣归故里了嘛。
这还是我看的第一部言情小说,有点失望,建议看了电影的同志就别去看书了,会让你觉得不值的。不然这个电影也就不能能卖5个亿了,作者的书在电影版之前也是很火的,不过电影版有后发优势便,其实算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会有阮莞对爱的执着、郑微对爱的热情、黎维娟对爱的物质化、陈孝正对爱与人生的矛盾、赵世永对爱的无能无力。
林静这个人对爱情的观点目前我还是模糊的。所以谅解他们,谅解我们的青春,让未来的我们不至于像书中角色那样悔恨自己曾经做出的选择。正如书中所述过去了就过去了,再也回不来了。何必执着呢?电影的结局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思考,其实没有完美的结局就是一种完美,毕竟我们是生活在现实中,现实中的生活哪能都是完美的呢?如果到老到死我们对它的不是思考而是无所牵挂,那我们的青春跟我们的人生意义何在呢?
个人观点,点到即止。
文中图片皆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