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到底该不该骂?
自《八佰》上映起,批评声一直不断,这就很奇怪,《八佰》是一部历史题材、军事战争题材为主的正能量电影,既然改编于真实历史,为何还有这么大的批评声,这个就需要从这段故事的“根”刨起。
《八佰》这段历史,大家在上历史课的时候都学过,大致内容就是:1937年10月,淞沪会战进入尾声,国军的主力部队开始撤离上海,留下最后一支部队做最后的抵抗。“八百壮士”(实际为四百多人)奉命进入四行仓库,以有死无生的姿态与日军激战四天四夜……
淞沪会战,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这要提一句,是主动反击战,不是被动反击。淞沪会战中,日军虽然最后占领上海,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作战部队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标志性战争。
因为四行仓库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四行仓库位于苏州北河,一桥之隔的苏州河南岸是西方国家的租界区,这里经济繁华,从来就是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依然是不知今夕何夕的安乐乡。他的西北面是正在进攻的日军,东南就是英美租界,日军对华发动战争,但是因为各国的协约性,日本不敢攻打租界。租界里的外国人和上海市民,隔着苏州河,就能清晰地目睹战斗的全过程。周围所有的老百姓全都看得到。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四行仓库保卫战,为什么会是国民党高层的“表演赛”?
但是史学界一直也有这么一个说法,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国民党高层的“表演赛”,为的是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对日本进行制裁。这一幕似乎在所有的影视题材中都有表述,中国军队决定留下第88师坚守闸北。第88师师长孙元良认为,既然仅仅是为了政治原因,为了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于是建议只留下一个团的兵力,而后又干脆决定只留下524团的第一营坚守闸北。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蒋介石最初也没有打算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因为同情的资本已经够了,三个月彻底打破了日本的灭亡中国的传说,蒋介石的目的一开始就是想学共产党的游击战,掩护大部队撤离等等,能拖一天是一天。
不过,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许不是最终的目的,个人觉得还是新华社对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论述比较贴近事实,当时蒋介石寄希望以战争作为九国公约会议上的谈判筹码,希望英美等大国制裁日本的侵略行为。但各大国出于自身利益,对日仅限聊胜于无的道德谴责。国际社会的“冷漠”背后,可以看到一个“弱国”的悲凉。
九国公约:1919年巴黎和会后,美日两国因争夺在华利益,矛盾日益尖锐。1921年美国急欲改变日本在华的优势局面,瓦解英日同盟,孤立日本,遂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名,召开了此次会议,提案是由中国北洋政府在美国的授意下提出的,会议期间,中国方面曾提出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驻华军队和收回租界、租借地等,但均遭拒绝。
弱国的悲哀,八佰被缴械
四百孤军进入租界后,随后被缴械关进了“孤军营”,在那里度过了四年时间。后来汪精卫投降了日本人,成立了一个新的南京政府,与蒋委员长的重庆政府对抗。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打,日军跟英国人也翻脸了,冲进了租界,把这四百人送到了各地做苦力,一直到1946年日本投降,有些人死了,有些人才回到上海。
电影中的《八佰》的主基调,也是默认了报国有心,杀敌无力的悲凉。
《八佰》战争片呈现的硝烟惨烈,让观众看到国片在电影工业方面的成熟。但也不难看出,这些国片爆款更多是影史中的经典,而不是电影中的经典。
日军轰炸下的孤岛上海,“丈夫许国,实为幸事”的赴死宣言,南岸民众前后心理上的变化,都让本片的爱国情绪得以最大化的呈现。淞沪会战末尾,国军节节败退。以谢晋元为首的八十八师二五四团第一营,按上级指令坚守四行仓库,保住北岸要塞......
电影没有被骂的意义,管虎有拍摄电影的自由,华谊兄弟也有制作这部电影的理由,如果说电影被骂,是因为观众最终看到了国民党在领导中国抵抗侵略者下的无能体现,毕竟弱国总是带着被迫的无可奈何。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甚至是荒诞的。哪怕电影把战争中的牺牲拍得煽情,我们都不能遗忘这一点。并且就像电影里说的,“战争背后都是政治”。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战争就沦为政治家的操弄,民众的热情可能只是被当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