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生活,时时刻刻都被一个“忙”字左右,工作忙、学习忙,各种忙,甚至因为忙而省去了早餐,又或者是马虎应付,饮食营养不均衡,加上一双不爱运动的腿脚,给很多疾病的产生筑起了温床。譬如胆结石,不知有多少人为它丢了胆!面对胆结石,别急着“一刀切”,中医也能解忧虑!
吴某,女,63岁。初诊时间:1991年10月23日。
患胆结石两年余,结石如大米粒大小,腰背疼痛,口苦,口燥咽干,大便不畅,舌红苔白,脉弦、右大左细。当软坚排石为治。
处方:柴胡15g,黄芩12g,半夏10g,白芍12g,郁金12g,木香10g,金钱草30g,海金沙15g,鸡内金12g,路路通15g,茵陈15g,通草12g,滑石12g(包煎),炙甘草6g,郁
李仁15g,大黄6g。6剂,水煎服。
二诊(10月30日):服上方感觉很好,大便通畅,右胁下疼痛已减轻,口苦咽干,唇口燥,两目干燥,颈椎痛,有心慌感。从昨日开始头目昏眩,耳鸣,有时头皮及舌部发麻。舌偏淡,苔薄中剥,脉沉弦。仍有肝气郁滞、胆腑不畅之象。
处方:柴胡15g,黄芩10g,白芍12g,郁金12g,木香10g,川楝子10g,金钱草30g,延胡索10g,海金沙15g(包煎),漏芦10g,鸡内金12g,木通10g,滑石18g(包煎),石韦15g,茵陈15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
按语
少阳火郁、湿热凝结则发为胆结石,腰背疼痛,且口苦,口燥咽干,大便不畅。方用大柴胡汤加清利湿热、利胆排石之品为治。二诊时大便已通畅,右胁下疼痛已减轻,但仍有口苦咽干、脉沉弦等肝气郁滞、胆腑不畅之象,故仍以初诊方加减为治。本案属于少阳腑证。
本文选自《张斌教授医论医案集:<伤寒论>气化学说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韩世明,麻春杰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