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咱们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所以是“五月遇重五”。而五月初五,还有“恶月恶日”的说法。因此,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五月遇重五,三人要躲午”。那么,3人分别是指谁?为什么要躲午?
这里说的“恶”,是讨厌、厌恶的意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五月初五,是让人讨厌的日子”。为什么会被人们讨厌呢?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1、环境闷热,滋生蚊虫、毒物
农历五月初五,刚好处于夏至的前后。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变得很闷热了,会滋生出很多虫蛇鼠蚁。原本环境闷热就让人够难了,再加上到处充满了危机。
因此,在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意思很简单,就是指这个时候容易生长出很多的毒物。
2、这个时候容易传播疾病
因为五月份的天气比较特殊,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所以日夜长短和光照时间会产生变化,正处于阴阳交替的时刻。这个时间段,人们比较容易生病。
再加上这个时间段各种蛇虫鼠蚁横行,很容易带动疾病传播,甚至引起瘟疫。
3、不吉利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五月是恶月,是很不吉利的月份。古代有“端午节,赴官者不敢发,生子者不敢举”的说法。在端午节前后,当官的人不敢去赴任,而生孩子的人都不敢养。
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恶月恶日,是最“恶”的时候。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进行躲避。因此,端午节又有“躲午节”的叫法。
1、孩子要躲午
在民间,一直都有:“五月到,五毒出;五毒醒,不安宁”的说法。五月份的时候到处都是毒物,而小孩子比较调皮好动,喜欢到处跑。
而端午节的时候阳气旺盛,各种毒物也会出来活动。这样一来,小孩子就容易被伤到。为了小孩子的安全,这段时间最好把小孩子放在家里,尽量不要出门。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被毒物叮咬。
2、老人要躲午
端午节刚好是夏至前后,这个时间段阴阳交替,天气变化比较大。而老人的年纪比较大,自身抵抗力也比较弱。如果这个时候还敢到处乱跑的话,身体可能会吃不消。
为了避免因为天气变化而带来不好的影响,老人最好不要在端午节前后到处溜达。
3、孕妇要躲午
孕妇的肚子里面有宝宝,本身就是需要非常注意的阶段,万一摔倒或者生病的话,那将是很危险的情况。
端午节前后的雨水会比较多,下雨天地板就会比较湿滑。如果孕妇在外面活动,一不小心摔倒了,那将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并且,被雨水淋湿,也很容易着凉。古代的医疗水平低下,一旦出现问题将是很麻烦的事情。
并且,这个时间段容易出现一些疾病,甚至是瘟疫。孕妇的抵抗力本身就比较弱,最好还是躲在家里面,万一被传染就麻烦了。
端午节的时候五毒尽出,在很多地方的习俗当中,都会围绕着驱邪避毒来进行。就算是放到现在,端午节也被当成是一个“祛病防疫”的节日。端午节前后的温度比较大,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一定要多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