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觉得自己的位置保不住了,便需要一场“改革”来稳固自己的统治,一是与前朝势力争权、二是扩充自己的钱包、三是为自己在天下与后世留下好名声。十九岁的宋神宗,在亲眼目睹了强敌环伺之下,大宋王朝山河破碎,心中对于变法的愿望愈发强烈,于是他选择与王安石联手,掀起浩浩荡荡的“熙宁变法”,认为“励精图治,将有大为”。但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改革,哪怕作为相互欣赏的好友,司马光最终选择与王安石对立,这又是为何呢?
一、变革之日,有为之时
“慨然兴大有为之志,思欲问西北二境罪”,年轻人仰慕先祖的功绩,立志“雪数世之耻”,宋神宗这番热血之志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在得知王安石的变法之论后,越发希望身边有这样一位巨擘站在自己的身边。相比宋仁宗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王安石因为宋神宗的青睐非常激动,一改之前无心官场的形象。熙宁元年(1068),在进行基本的分封流程后,宋神宗迫切地向王安石伸出橄榄枝,年近五十的王安石欣然领命,成为改革派在中央的定海神针。
早在宋英宗时期,就对宋朝的弊政做出一定的调整,而宋神宗少时经历熏陶最多的便是法家学说,因此对变法改革有着浓厚的信心与期待,加上前朝的改革先锋欧阳修还在世上,这使得宋神宗迫不及待想要看到万民歌颂的那一天。王安石对宋朝制度的全盘改革不是空穴来风,得到欧阳修欣赏的他早就对范仲淹改革做出分析,加上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王安石有信心觉得自己能够拉一把大宋,事实上他也几乎做到了。
二、君子之争,为国为民
司马光和王安石为知己好友,年轻人相交,没有什么花花肠子,两人都是文学大家,在一起的时候话题不断,交流学问,谈古访今。两人的经历也颇为相似,同样都是年少就享誉盛名,在中央有欧阳修和庞籍两个赏识自己的大佬撑腰,在地方上各自游历数年见识到了民生疾苦,还心怀救国济世的雄心壮志。然而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导致了这两位领袖人物走上了对立面。
王安石重法,他认为宋仁宗改革的失败在于“今天下之人才不足”,不懂法度的士大夫们已经成为国家毒瘤。司马光重礼,爱戴百姓,在他看来,大胆激进的变革很不得他心。尤其是王安石主张取利于民,开源富国,而司马光则主张节流,施展“仁政”来使民富裕。因为宋神宗对改革的青睐以及文人傲骨,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对立在刚开始没有如此激烈,以司马光的退让暂告一段落。
三、青苗创收,改革失败
“青苗法”并非王安石首创,为了有钱对抗藩镇,大唐中后期的皇帝们想方设法扩充自己的钱包,此法孕育而生。在青苗法之前,宋朝就有类似的常平制度,其作用就是在丰年时防止谷贱伤农,在荒年时平抑物价,主张抑制民间高利贷、保护和赈济民户,然而运行效果不佳。王安石主张政府运用有息贷款的方式救济百姓,在他知明州鄞县时取得不错的绩效,因此让王安石认为运用“青苗法”能够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达到他和宋神宗预期目标:先“富国”,再“强兵”,最后“武统”。
仅从效果来看,青苗法确实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收入,有了一大笔钱,宋神宗和王安石也能放心打仗。熙宁六年(1073),在王安石的鼎立支持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拓边二千余里,收复熙、河、洮、岷、叠、宕六州,这场军事上一次空前大捷让宋对西夏的腰板更硬了,也极大鼓舞人心。然而司马光对于“青苗法”却有着非常高的厌恶,他看到的是改革派们为了政绩强买强卖的丑恶嘴脸,以及百姓因为还不起债而苦不堪言的悲惨遭遇。司马光不再忍受,他奋起反抗,在探得神宗不愿意废除新法后以退为进,继续编撰《资治通鉴》,绝口不论政事,这一忍就是十五年。
元丰八年(1085),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六十七岁的司马光抓住机会,借太皇太后之手全面废除新法。当然,围绕二者的争斗并未停止,改革派当权,司马光遭贬,还被打为“奸党”;守旧派宰执,王安石被踢出孔庙配享。
历史上变法改革者,能有好下场的少之又少,王安石掀起变法大潮,目的是尽快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全力应对外战,他想要把整个国家打造成为战争机器,因为再不打个胜仗,“忘战必危”。然而司马光做不到“竭泽而渔”,他希望看到的是类似汉、唐的盛世,而不是秦的黩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个人的感情只能放置一边,王安石义无反顾,司马光一击毙命,都只不过是弱国无外交的无奈之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