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一种独特的居住建筑,它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周先祖时期(据说是周先祖不窋zhu最先将人们的居住形式从地穴改为窑洞式),从此以后,窑洞就遍布黄土高原,《诗经》称之为“陶复陶穴”。现在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河南等省份,尤其是陕甘宁地区,黄土层的厚度从几十米到上千米,特别适合窑洞的建造,所以这些地区的窑洞更为密集。
从窑洞的建筑位置上一般分为三类: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或者叫庄窑、土坑窑、箍窑等)。一一介绍如下: 靠崖式窑洞(庄窑):这种窑洞是最原始的形式,也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它一般是依山或高坡而建,或成排、或呈梯级向上多层建造,就是我们平时在黄土高原上一眼就可以看到窑洞门窗、却看不到窑洞其它结构的那种,视野非常开阔。它一般根据家族人口或经济能力决定建造窑洞的多少,一庄三窑或五窑的居多。
下沉式(土坑窑):山西晋南有“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的说法,指的就是这种窑洞,它象平原的地下室,从远处不容易发现。这种窑洞一般是先在平地挖一个深5-8米的长方形大坑、再把坑内四面铲成人工崖面、然后在崖面上象建庄窑那样开挖的窑洞,窑洞坑内有一边会挖一个斜洞或斜坡直通原面。
独立式(箍窑):不在黄土层中开挖、单独砌造的窑洞,它一般是用土胚、麦草黄泥浆或者石料砌墙(现存完好的大都是石料窑),窑顶造成拱圈形,上面填土而成,窑顶有的是平顶、有的是坡面,远看像房,近看是窑。
闻名世界的山西碛口李家山窑洞,是国画大师吴冠中的一生三大重要发现之一,他在1989年10月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位于山西偏关县老牛湾的石头窑洞群,是偏光县十大怪之一,是独立式石窑的典型代表,平顶和坡面造型都有。
窑洞是远古人类从地(洞)穴式慢慢过渡并逐步完善的一种居住方式,它的发展是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来改善居住的过程,实际是很有科学性的,说它讲究风水其实也没错。所以就有了以下几个特征:冬暖夏凉、洞室宽敞、门窗开阔、洞坑靠门窗者居多、主居面东南者居多,说白了主要是四个字:采光、保暖。
窑洞底部长方形、顶部圆拱形的设计十分科学,充分考虑了洞顶的承重分散,确保经久耐用,同时这种设计不经意间又正好体现了传统思想中天
窑洞的使用分类其实也是有讲究的,特别是有钱大户人家,如果是四合院式窑洞,一般会将西北的窑洞建的高大宽敞一些用于主人居住,东南窑洞窄矮一些,用于存放物俱或牲口。也有些依山而建的多层楼阁式窑洞的居住安排更讲究:如我在山西碛口西湾村看到的一家明清时期的四层窑洞,它的一楼住伙计,二楼住长辈,三楼住客人,四楼则是女儿绣楼。
窑洞看起来简单,但修建起来却非常不易,需要通过挖地基、刮崖面、打窑孔、铣窑、晾干、多层泥窑、扎墙、垒坑、安门窗等众多复杂而持久的环节才能完成,需要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多达数年的时间,常常需要一代或者几代人的辛勤劳作才能完成。所以,修建几孔窑洞成为很多农民一生最大的愿望,更多的人是在几代人居住过的窑洞基础上进行翻修而住,即使是现在,修一孔窑洞的成本要高出现同功能房屋的数倍。
窑洞看起来简单,但修建起来却非常不易,需要通过挖地基、刮崖面、打窑孔、铣窑、晾干、多层泥窑、扎墙、垒坑、安门窗等众多复杂而持久的环节才能完成,需要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多达数年的时间,常常需要一代或者几代人的辛勤劳作才能完成。所以,修建几孔窑洞成为很多农民一生最大的愿望,更多的人是在几代人居住过的窑洞基础上进行翻修而住,即使是现在,修一孔窑洞的成本要高出现同功能房屋的数倍。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计算,解放至今,我国的窑居人群总数曾超过1亿,目前仍采取窑方式居住的仍有三四千万,主要集中的经济欠发达的西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