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朱子彦
摘编丨何安安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历史人物,在三国历史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千百年来,人们将诸葛亮奉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是清廉的典范、正义的象征、爱民的贤相、忠臣的圭臬,而将司马懿定性为凶狠阴鸷、残暴嗜杀、老奸巨猾,是狐媚事上的野心家、阴谋家。为何两人同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在历史上的形象却截然不同?
在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看来,历史人物往往功过集于一身。汉晋之际,这两位是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在治国理政、用兵谋略上难分伯仲的历史人物,最终的历史评价反差之大犹如云泥,令人惊诧莫名。
司马懿历史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古代著名史学家对司马懿的评论究竟是否恰如其分?“空城计”是否确有其事?诸葛亮、司马懿才智究竟孰高孰低?关于这些问题,朱子彦对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关节进行了深度研究,给出了他的结论: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那个时代的天下奇才,他们的军事谋略,用兵才能旗鼓相当,难分伯仲。两人联袂在三国战争史上演奏了一幕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其精彩程度足以彪炳千秋,垂范后世。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剧照。
与此同时,司马懿挫败诸葛亮的北伐,最终使诸葛武侯星落五丈原,病殁于渭水军营之中。随着蜀汉最后一根擎天之柱诸葛亮的病故,蜀汉再也不能对曹魏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凭借这一军功,司马懿威望如日中天。
以下内容节选自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所著的《司马懿传》中《双雄斗智的历史活剧》一章,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司马懿传》,朱子彦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版。
后人为了神化诸葛亮,
编出了“空城计”的故事?
诸葛亮共发动五次北伐,时间是在公元227-234年,历时八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方面应战的主要将领是大将军曹真、右将军张郃。司马懿此时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驻军于宛城,防范东吴,根本就没有参与对蜀汉的战争。后人为了美化、神化诸葛亮,于诸葛亮失街亭之后,编出一出“空城计”的故事,以图贬低司马懿。
“空城计”故事最早的版本见诸于《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所引注的《蜀记》中,内容是司马懿之子扶风王司马骏镇守关中时,与其部属司马刘宝、长史桓隰等人一起议论诸葛亮的才能,当时议论者“多讥亮讬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金城郭冲以为亮权智英略,有逾管
(仲)
、晏
(婴)
,功业未济,论者惑焉,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
(刘)
宝等亦不能复难。扶风王慨然善冲之言”。
电视剧《三国演义》诸葛亮剧照。
郭冲所言的“隐没不闻于世者”的共有五件事,其中第三事就是所谓的“空城计”。兹将郭冲之言录之如下:
(诸葛)
裴松之认为这一记载不可信,他提出了四点理由进行反驳:第一,阳平关在汉中。诸葛亮屯兵阳平关时,司马懿尚为荆州都督,镇守宛城,至曹真死后,才开始与诸葛亮于关中相抗衡。曹魏曾派遣司马懿从宛城由西城伐蜀,碰到天降大雨,无功而返。在此前后,并无在阳平关交兵之事。第二,就如郭冲所言,司马懿既率二十万大军,已知诸葛亮兵少力弱,若怀疑其有伏兵,完全可以设防持重,何至于将大军撤走呢?第三,《三国志·魏延传》云:“
(魏)
延每随
(诸葛)
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诸葛亮尚不许魏延单独统率一万人的军队,岂能如郭冲之言,使其他将领率重兵在前,而自己率领轻弱之军呢?第四,郭冲对扶风王司马骏讲话,彰显他父亲司马懿的短处,这是对子毁父,在道理上是讲不通的。
裴松之的责难是有道理的,事实上,诸葛亮并没有摆过“空城计”。街亭之役,魏军主帅是张郃,而非司马懿,那么司马懿此时在哪里呢?《资治通鉴》卷71言之甚明,街亭之战爆发于“太和二年春,正月,司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斩孟达。申仪久在魏兴,擅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执之,归于洛阳”。原来,当诸葛亮率众与张郃激战于街亭之时,司马懿远在数千里以外的洛阳。所以,孔明吓退司马懿是“关公战秦琼”的喜剧。郭冲五事,陈寿著《三国志》不采,孙盛、习凿齿等史家皆不予理会,裴松之引而辨其非,所以它的可信度是不高的,至于其中的空城计更是子虚乌有。
司马懿第一次统领大军伐蜀,是在魏太和四年
(230)
。在这之前,诸葛亮已进行了三次北伐。兹简述如下:
魏太和元年
(227)
(今陕西勉县)
(今甘肃礼县)
(今甘肃庄浪)
曹真预测诸葛亮再出兵将攻打陈仓,故派将军郝昭守陈仓
(今陕西宝鸡市东)
(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
魏太和三年
(229)
(今甘肃成县)
(今甘肃文县)
诸葛亮未出山时,
只不过是默默无闻的“乡邑士”
诸葛亮三次北伐,对曹魏朝野震动很大,完全出乎曹魏的意料。其缘由是曹魏对蜀汉国力的轻视与军事实力的低估。早在蜀汉建国之初,魏人已不把蜀汉放在眼里,当关羽被杀之后,曹魏举行过一次廷议,讨论刘备是否会出兵,讨伐东吴,“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在曹魏臣僚的心目中,蜀乃是个小国,名将只有关羽一人。关羽一死,蜀汉就没有力量对外用兵了。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刘备死后,魏人更不把蜀国放在心上,魏将重兵调至东线淮南、扬州一带,防范东吴。关陇地区一时兵力异常空虚。《魏略》曰:“始,国家
(指曹魏)
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确实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其因乃是曹魏认为蜀国唯有刘备能够统兵打仗,刘备死后,蜀国数岁没有动静,足以证明蜀国只能自守,而没有实力主动向曹魏发起进攻。
在诸葛亮北伐前,曹魏君臣也未把诸葛亮视为劲敌。诸葛亮高卧隆中时,虽得到徐庶、司马徽、庞德公等名士的推重,但有许多人不以为然。至于北方中原地区的士人对诸葛亮并不了解,诸葛亮未出山时,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乡邑士”。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后,长期担任的是军师之职,从未单独统率军队征战。赤壁之战后,刘备收取荆州江南四郡,并没有委诸葛亮以军政重任,而仅使其“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田余庆指出:“刘备死前,诸葛亮长时间内并不在刘备身边,戎机大政,并无诸葛亮参赞其间的事实,决计入蜀和叛攻刘璋,是法正、庞统之谋。他在荆不得预入蜀之谋,在蜀不得参出峡之议,这些关键之事不论正确与否,都与他无干系。”田氏的分析道出了刘备当政时,诸葛亮并未参与戎机大政领兵作战的事实。在魏国君臣看来,蜀汉地狭兵弱,偏处西南一隅之地,根本无力抗衡曹魏这样的大国。
蜀汉章武三年
(223)
,刘备新丧,太子刘禅即位。曹丕认为此乃天赐良机,冀望能不动干戈平定巴蜀。诸葛亮辅政之初,曹丕派鲜于辅到蜀汉劝刘禅、诸葛亮投降。曹丕还授意华歆、王朗、陈群、许芝、诸葛璋等名士各自致书诸葛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藩”。这自然是想入非非、如同痴人说梦。魏蜀素为针锋相对之敌国,诸葛亮又常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为号召,对于曹魏欲使蜀汉“举国称藩”的书信,诸葛亮并未回复,而是作《正议》,严词驳斥华歆等人的谬论,露布天下。
上述史实充分表明,在诸葛亮对曹魏大规模北伐前,曹魏对蜀汉是掉以轻心的。然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的声势,给了曹魏当头一棒。据《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书》记载,当“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应亮”时,曹魏朝臣惊慌失措,“未知计所出”,简直被诸葛亮吓破了胆。虽然魏明帝故作镇静,宽慰群臣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矣。”
话虽说得气壮如牛,但曹叡心中并无把握,故亲自坐镇长安,并调动魏军精锐部队,命曹真、张郃等曹魏一流大将率重兵抵抗诸葛亮。魏军在街亭之役侥幸获胜后,曹叡颁“露布天下并告益州诏”。在全国范围内作了声讨诸葛亮“罪行”的舆论宣传。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诏书要点有四:其一,斥责“诸葛亮弃父母之国,阿残贼之党,神人被毒,恶积身灭。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刘升之
(将刘禅误称之为刘升之)
兄弟守空城而已”。其二,攻击“
(诸葛)
亮又侮易益土,虐用其民,是以利狼、宕渠、高定、青羌,莫不瓦解,为亮仇敌。而亮反裘负薪,里尽毛殚,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行兵于井底,游步于牛蹄”。其三,吹嘘魏军英勇善战,“王师方振,胆破气夺,马谡、高祥,望旗奔败。虎臣逐北,蹈尸涉血”。其四,号召“巴蜀将吏士民诸为诸葛亮所劫迫,公卿已下皆听束手”。虽然诏书对诸葛亮肆意攻击、污蔑、丑化,但也反映了曹魏君臣对诸葛亮北伐的畏惧。否则,曹叡何至于以九五之尊的皇帝身份,对敌国丞相进行声讨。
为何司马懿能最终战胜诸葛亮呢?
诸葛亮病故是蜀汉政权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诸葛亮之后,虽有姜维的小规模北伐,但已构不成对曹魏的威胁。从这个意义上看,司马懿是最终的胜利者。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为何司马懿能最终战胜诸葛亮呢?笔者试作如下分析:其一,司马懿高度重视粮食与战争的关系。他提出“灭贼之要,在于积谷”,主张大力开展屯田,发展经济,为战胜蜀汉奠定物质基础。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陇右无谷,司马懿难以抵御诸葛亮进攻。诸葛亮退兵之后,司马懿抓紧诸葛亮不来进攻的三年时间,从冀州迁徙农夫到战区上邽一带屯田。在他的推动下,陇右通过屯田,储备了较多的军粮。司马懿把积谷之地看作是必争之地。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出武功,屯兵渭南。魏国众将企图防御于渭北,但司马懿鉴于百姓、粮食积聚在渭南,遂不听众将意见,渡过渭水,在渭南背水屯营,认为积谷所在之处,就是同敌人争夺之处,不可轻易放弃,不能让粮食落入对方之手。
诸葛亮屯兵五丈原,魏明帝认为诸葛亮军远道而来,利在急战,每令司马懿持重,静观蜀军之变。司马懿坚决维护并执行这一持久方针。他认识到,自己野战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但可利用蜀军粮食困难、需长途运输的弱点,坚壁不战,迫使其粮尽退兵。他甚至可以接受诸葛亮赠给他的巾帼服饰,忍受敌人暗示他不是男子汉的嘲笑。
其二,《孙子兵法》强调,用兵打仗,必须“知己知彼”。相对而言,“知己”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关键在于“知彼”,也就是要熟悉敌方将帅,以便掌握其情况,摸清其意图。司马懿对诸葛亮了解得很透彻,他指出:“诸葛亮多谋而少决,志大而不见机,好兵而无权。”又预料诸葛亮第四次攻魏退兵后,下次攻魏不会再攻城,将改为野战,出兵必在陇东,不在陇西。诸葛亮每以粮少为恨,回去后一定积谷,非三熟不能再有行动。这些判断,都很准确。他向蜀军使者询问诸葛亮生活起居和公事繁简,不问军事,从了解到的情况中,他预测诸葛亮活不长久,结果也被言中,说明他遇事注意抓住敌方将帅的要害问题展开调查。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退兵后,司马懿巡行了诸葛亮的遗垒。军师辛毗认为,诸葛亮是否已死,尚未可知。司马懿判断,军家所重视的,是军书密计,兵马粮谷,现在都抛弃了,难道有人丢了五脏可以生存吗?认为诸葛亮必死无疑。魏军追到赤岸,便得到诸葛亮已死的确切消息。从辛毗、司马懿两人作出的不同判断中可以看出,司马懿正是熟谙兵机,善于根据敌人行动的规律作出判断,才摸透了敌方将帅的真实情况和意图。
不管后世之人站在何种角度,何种立场,都不可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司马懿与诸葛亮都是天纵英才、略不世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俩人均精通兵法,足智多谋。五丈原之战也就成了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大体相当的经典战役。从战争的过程与结局来看,孔明、仲达俩人的才智谋略大体相当,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然而后世好事者,还是欲将俩人比一高低。孙吴大鸿胪张俨撰《默记》一书,其中有《述佐篇》,专论诸葛亮和司马懿才能的优劣高下。其云:
汉朝倾覆,天下崩坏,豪杰之士,竞希神器。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孔明起巴蜀之土,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张俨认为,诸葛亮凭巴蜀一州之地,就能在综合国力比自己大数倍的曹魏境内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司马懿只能“务自保全而已”,完全奈何不了对手。所以诸葛亮的才智要高出司马懿一筹,如果不是诸葛亮早逝,其北伐大业就能够成功。张俨的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有相当大的影响,然而,唐太宗李世民的看法却和张俨并不相同,唐太宗曾亲自为《晋书·宣帝纪》作制书,制云:
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尔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李世民认为司马懿十日克孟达,计日平公孙渊等战斗简直用兵如神,犹如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吴起一样。但是在对抗诸葛亮的时候,尽管占有优势却不敢出寨与诸葛亮交战,害怕诸葛亮而不能寻找战机打败诸葛亮,所以司马懿虽有军事才能,但过分的谨慎和胆怯也注定他不能够成为一流的军事家。很显然,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司马懿的军事素养和军事实力,是高于诸葛亮的。诸葛亮仅仅是治军严谨的统帅而已,军事实力和军事才能均不如司马懿。司马懿的问题是对诸葛亮过于忌惮,也就是魏军将领耻笑他“畏蜀如虎”。
电视剧《虎啸龙吟》司马懿剧照。
诸葛亮和司马懿
都是那个时代的天下奇才
不管张俨和李世民对诸葛亮、司马懿评价有多大的不同和偏颇,但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即司马懿在和诸葛亮对垒中,为何自始至终,只采取防御而不主动进攻。其中玄机究竟在哪里,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尝试作如下解答。第一,在军事实力上司马懿未必占有优势。曹魏虽地大兵多,但是国境线实在太长,所防御的战线有北、东、西三面,故兵力分散。对于曹魏而言,还有比蜀汉更为强大、虎视眈眈的东吴大军随时入侵的后顾之忧。诸葛亮进兵渭南时,与东吴联盟,吴主孙权出兵十万,攻打淮南、合肥等地。吴蜀首尾相连,东西同时进攻,曹魏两面受敌,一时形势十分严重。
电视剧《三国演义》司马懿剧照。
《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夏五月,权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是时蜀相诸葛亮出武功,权谓魏明帝不能远出,而帝遣兵助司马宣王拒亮,自率水军东征。未至寿春,权退还。”这条史料说明诸葛亮北伐对于魏国的巨大压力。以至于孙权认为“魏明帝不能远出”,吴军可以趁机攻取淮南。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点,那就是整个战局对司马懿不利。否则孙权不会认为“魏明帝不能远出”,曹叡也不会派秦朗率兵增援司马懿。参考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正是因陇西三郡投降,魏明帝才派出张郃作为援军帮助曹真。时隔数年,诸葛亮再次北伐,倘若司马懿也占上风,魏明帝又何须亲自带兵出征。可见在战云密布的关中五丈原战场上,魏蜀双方相持不下,魏军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
曹魏朝野对于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忧心忡忡,十分紧张。魏明帝居然给司马懿发出了这样的指令:“时朝廷以诸葛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命帝持重,以候其变。亮数挑战,帝不出。”可见,魏明帝对诸葛亮十分忌惮,甚至畏惧。对诸葛亮采取防御,而不主动出击的策略,实际上是曹叡亲自制定的,司马懿不过是坚决执行而已。而且,对诸葛亮采取“以逸待劳”“以候其变”的战略战术是曹魏君臣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这在曹叡和司马懿、辛毗之间达成了思想上高度的默契和共识。能胜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退,这是兵家用兵的基本要略。对于这么重要的一场战役,司马懿的用兵自然是不容有失,来不得半点疏忽。
第二,司马懿和诸葛亮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刘备托孤后,诸葛亮在蜀汉地位显赫,蜀汉“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以刘禅未闲于政”为借口,“遂总内外”,即无论内政还是外交、军事,诸葛亮都完全撇开刘禅,而由自己乾纲独断。而且诸葛亮还和东吴联盟,几乎没有后顾之忧。
由于诸葛亮大权独揽,没有掣肘,故蜀汉数次北伐,所动用的兵力几乎是倾巢而出,少则七八万,多则十万。曹操时期,司马懿不过是个相府掾吏,曹丕时期,其地位有所上升,但也未能执掌兵柄。曹叡登基后,因曹魏宗室凋零,领兵大将先后去世,曹叡无奈,才让司马懿出任大将军,领兵对抗诸葛亮。但曹叡乾纲独断,对司马懿并不完全放心,所以交给他的兵力十分有限。笔者在前文中已经指出,司马懿所率之兵,与诸葛亮军大体相当,绝没有如张俨所夸大的,所谓“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的巨大优势。由于当时的司马懿并没有类似诸葛亮在蜀汉“政由葛氏”,一言九鼎的地位,他所率领的魏军的兵力和诸葛亮军也在伯仲之间。而且曹魏对蜀汉历来偏重防守,很少主动进攻,所以在军事实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司马懿采取防御战术,不失为明智之举。
第三,司马懿虽然熟读兵书战策,但终究不像曹魏的五子良将,是纯粹的行伍出身,实战经验十分丰富。司马懿原是曹操丞相府舞文弄墨的文学掾,一介书生而已。至曹丕、曹叡时代,才因缘际会,涉足军旅,并逐渐成为统兵作战的大帅,可见他是半路出家的儒将。文人带兵最大的缺陷是实战经验不足,和司马懿同时代的马谡就是纸上谈兵的典型例子。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
在诸葛亮平南中时,马谡献上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良策,为诸葛亮迅速平定南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却抱恨终天。马谡之所以失街亭,不是他不懂兵法,而是实战经验不足,不能随机应变,这才导致全军溃败。不仅马谡如此,连诸葛亮本人也是儒将,毛泽东评诸葛亮错用马谡时指出:“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街亭之战诸葛亮应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这也反映了诸葛亮用兵的不足之处。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从不肯冒险。为何诸葛亮不肯弄险,归根结底,就是实战经验不足。
同诸葛亮相似,司马懿亦并非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长期在曹魏中枢机构处理政事,所缺少的就是行军作战、戎机战阵的历练。在同诸葛亮交手之前,他带兵征战的主要胜绩就是平定孟达叛乱。然而,诸葛亮绝非孟达可比,刘备、关羽死后,诸葛亮已成为曹魏的头号劲敌。魏谋臣贾诩曾言:“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
(逊)
见兵势,据险守要,汎舟江湖,皆难卒谋也。”
司马懿的过人之处,就是他能够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料敌先机。他知道诸葛亮是天下奇才,不好对付。碰到诸葛亮这样的对手,他岂敢轻敌,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司马懿只能凭险据守,以防御战拖垮诸葛亮,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尉缭子曰:“故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战争一旦失利,主将皆不能辞其咎。春秋时期,楚国城濮之战失利,楚令尹子玉自杀谢罪。街亭之战后,诸葛亮引咎辞去丞相之职,自贬三级。同理,司马懿若战败,不仅在朝中威望一落千丈,且大将军之职亦难保。公元228年,魏大司马曹休在石亭之战中惨败而归,虽然曹叡因其宗室之故,不予追究,但曹休本人却羞愧万分,最终抑郁而亡,殷鉴前事,恐亦是司马懿不愿同诸葛亮决一胜负的原因之一。
第四,虽然诸葛亮不是用兵如神的军事家,但是他治军严谨,赏罚有度,蜀军训练有素,作战勇猛,这使司马懿视诸葛亮为劲敌,绝不敢掉以轻心。诸葛亮对于军士的训练极为重视,陈寿称他“治戎为长”;袁准说他的军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这说明蜀军是训练有素的。诸葛亮初次北伐时,未听魏延的建议,不肯直接攻击关中。其原因之一是自知蜀军的战斗力还不够强大,和魏军正面交锋没有必胜的把握。
电视剧《三国演义》诸葛亮剧照。
街亭之败后,蜀军经过诸葛亮悉心的艰苦训练,作战能力大为提高。诸葛亮为了改变蜀汉兵力不足的劣势,就对古代兵法中的“八阵”潜心研究,推陈出新加以改进,其中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这就是诸葛亮“八阵图”之所以见重于当时并享誉于后世的主要原因。陈寿称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晋将刘弘也说:“推子八阵,不在孙、吴。”八阵图练成之后,诸葛亮信心满满地说:“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其实,这并非是诸葛亮自我吹嘘之辞。自陈仓之役设伏斩杀魏国大将王双以来,蜀军“自来自去”,还未曾在野战中输给对手。晋人袁准分析蜀军能征惯战的原因时说:“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由于蜀军拥有极强的战斗力,诸葛亮又足智多谋,行军布阵极其周密,这才使司马懿无计可施。
然而,魏国众将领对诸葛亮并不服气,仍坚持要与蜀军决一雌雄。司马懿虽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但也担心若过于保守,退避不战,将挫伤魏军将士们的士气。故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派大将张郃率军攻打蜀将王平,而亲率主力猛攻诸葛亮大营,结果两战均告失利,损失精兵数千及大量的军械物资。实践证明,司马懿不与蜀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的策略是正确的,而且经过此战,也教训了魏军将士,堵住了悠悠之口。
不管陈寿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说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也好,“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也罢。笔者认为在三国时代,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仍然是第一流的。面对综合国力数倍于己的强大的魏国,诸葛亮以攻为守,主动向曹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且能做到“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崩若摧,合战如虎”,是很不容易的,可谓创造了古今战争史上的奇迹。
司马懿精通兵法,深晓韬略,也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军事家。考察他生平所指挥的几次重要战役:如太和元年,击败吴国诸葛瑾进犯襄阳之师;太和二年,倍道兼行击破固守上庸的孟达;景初二年,悬军万里深入辽东,攻灭公孙渊,都是与敌军摆开阵势,决胜于战场,从无畏惧。可是对于诸葛亮的北伐,司马懿虽然拥有“雍凉劲卒”,却持重不战,徒贻“畏蜀如虎”“巾帼妇人”之讥。其实,司马懿并非不想一战而尽歼蜀军,立不世之功于关陇,无奈诸葛亮足智多谋,蜀军是久经训练的劲旅,他审时度势后感到并无取胜的把握,遂采取固守不战以老蜀师的战略。因此,诸葛亮对姜维说:“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司马懿)
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这确实是诸葛亮窥透敌帅隐衷,鞭辟入里之言。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海报。
总之,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那个时代的天下奇才,他们的军事谋略,用兵才能旗鼓相当,难分伯仲。两人联袂在三国战争史上演奏了一幕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其精彩程度足以彪炳千秋,垂范后世。唐代大诗人杜甫咏颂诸葛亮云:“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我以为诗中“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之句可以为诸葛亮、司马懿两人共享,因为他们都是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司马懿挫败诸葛亮的北伐,最终使诸葛武侯星落五丈原,病殁于渭水军营之中。随着蜀汉最后一根擎天之柱诸葛亮的病故,蜀汉再也不能对曹魏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凭借这一军功,司马懿威望如日中天。《晋书·乐志下》中的《天命篇》不无得意地颂扬司马懿的武功:“诸葛不知命,肆逆乱天常。拥徒十余万,数来寇边疆。我皇迈神武,执钺镇雍凉。亮乃畏天威,未战先仆僵。”虽然这是晋人的吹捧,但自从司马懿建此功业后,无论是声望、资历、能力,还是军功,曹魏军政两界已无人再出其右了。
本文节选自《司马懿传》,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作者丨朱子彦
摘编丨何安安
编辑丨张婷
导语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