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熊猫,
相信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圆滚滚,萌萌哒!
大熊猫也称大猫熊,是中国特有的物种,被誉为中国国宝。最早的“始熊猫”化石出土于距今至少800万年前,因其同时代的动物大多已经灭绝,只有大熊猫生存至今,所以也有“活化石”之称。现存的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
大熊猫名称溯源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关于大熊猫的称谓有许多,包括:“貘”“貘豹”“白豹”“猛豹”“貊”,或“貊兽”“毯”“花熊”等。《尔雅.释兽》中记载:“貘,白豹。”古人还曾认为大熊猫就是貔貅。
历史时期的分布
在河南、湖北、广西的全新世中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有发现大熊猫的遗骸。
位于西安附近的西汉文帝之母薄太后墓葬,在发掘中出土了大熊猫的头骨和牙齿。古代的秦岭北坡分布了大量的竹子,西安半坡遗址更是出土了竹鼠骨骼,这说明至少在西汉时期,大熊猫是可能生存在秦岭北坡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记载,永昌郡有“貊兽”。东汉永昌郡管辖今云南保山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及哀牢山以西的澜沧江和怒江两侧的广大地区,说明云南西部也曾有大熊猫分布。
晋代郭璞为《山海经》作注指出“猛豹”“出蜀中”,表明晋代四川盆地及周边山地为大熊猫主要分布和活动地区,秦岭北坡似乎已经没有大熊猫分布。而且从东汉后期至南北朝后期(公元210年—560年)为我国气候的寒冷期,竹林在北方的面积大量缩小,由此也可判断大熊猫在北方的活动也必然较少。
1. 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竹林分布的最北界;
2. 汉代时期竹林分布的北界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竹林分布的北界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今黔、蜀及峨眉山中时有貘。”说明在贵州、四川均有大熊猫的分布和活动。清代记载有大熊猫的方志较多,说明湖南省西北部地区有大熊猫分布;同治《续修永定县志》中说,物产有“貊”,清代湖南省永定县即今张家界市,说明清代湖北省西部曾有大熊猫分布;此外,同治《长阳县志》也记载物产有“貘'。上述记载表明,湘、鄂、接壤地带,直到19世纪中后期,是大熊猫的重要分布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这些地区不再见到有关大熊猫的记载。
总的来看,大熊猫地理分布的变化总的趋势是逐渐缩小。在历史早期的全新世中期,大熊猫分布很广泛,其地域范围大致包括今广西、贵州、湖南、湖北的很大部分,以及河南省西部、秦岭山脉以南的陕南和甘南地区(秦岭北侧也可能有大熊猫分布),还有整个四川(包括今重庆市)、云南的大部分地区。进入历史时期,大熊猫分布地域逐渐缩小。大熊猫在河南省的消失可能也很早。到18世纪的清代,广西已无大熊猫生存。直到19世纪中期以前,大熊猫还有几个大的分布区。第一个地区是川西山地和滇西山地,可能是连续分布。第二个大的分布区是秦岭和岷山山地。第三个大的分布区是川东、川东南、鄂西南、黔北和湘西北地区,这也是一个连续分布区。第三个分布区在19世纪末以后不再见有大熊猫的记载。到20世纪,滇西地区不再见有大熊猫的记载。
1. 全新世中期大熊猫最大分布范围
2. 清代初期(17世纪末以前)大熊猫的主要分布范围
3. 20世纪初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
自1970年以来,在国家相关部门主持下,我国进行了四次全国性大熊猫普查。其中1985—1988年的第二次普查结果表明有大熊猫1100多头,1999—2003年的第三次全国性普查表明,大熊猫种群数量比第二次全国性普查时有所增加。2011—2014年的第四次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375只,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增加到67处。
大熊猫种群数量增长
和栖息地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
休养生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
国家重点生态工程
1998年开始,国家禁止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进行天然林采伐,第三次全国性普查时大熊猫分布区内的天然林采伐活动已经全面停止,并逐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受益于这些政策,一方面原有大熊猫分布区及其周边的森林得到了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大部分区域的植被及竹林得到了较好的自然恢复,客观上为大熊猫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另一方面随着大规模森林经营活动的停止,部分区域原本密集的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使得原本因采伐被公路及木材运输车流隔离开的大熊猫种群能够进行更为顺畅的交流,在降低了部分局域种群灭绝风险的同时,也为这些种群的数量增长创造了契机。
扩大保护——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数量
和受保护面积增加
国家于2001年正式启动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各个省级和地方政府对大熊猫保护也日渐重视,建立了一批新的保护区,投入的资源不断增大。相比第三次全国性普查时,大熊猫保护区的数量增加了27个,保护区面积增加约11,800平方公里,增长了54.3%。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53.8%,所占比例提高了8个百分点;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数量占全国大熊猫总量的66.8%,所占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1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由于新保护区的建立以及原有保护区保护管理能力的提升,原本数量较多的大熊猫核心种群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核心种群数量进一步增长,栖息范围也有所扩大。比如地处秦岭中部、岷山中部以及邛崃山中部的大熊猫种群,这些核心种群的数量占野生大熊猫总数量超过三分之二,他们的个体数量增长也是大熊猫整体数量增长最大的贡献部分。
未来大熊猫保护任重道远
难以乐观的局域种群
根据第四次全国性普查结果,现有大熊猫种群被分割为33个局域种群,其中24个局域种群(223只大熊猫,约占野外种群总量的12.0%)具有较高的生存风险,尤其是有18个数量少于10只的局域种群。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栖息地斑块较多,部分斑块质量较差,斑块之间隔离严重,局域种群的联通和小种群的复壮面临很大挑战。
人与熊猫“争地盘”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山区,这一区域近些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伸入到了大熊猫分布区。公路、铁路以及低等级的县域和乡村道路不断增加,路网密度进一步增大;水电站建设和矿产开发也呈增加态势;而作为很多山区经济增长点的旅游开发也带动了更多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游客数量的增长。这些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宏观社会变化,进一步加重了大熊猫分布区微观尺度上的栖息地破碎化和种群隔离。未来的大熊猫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
图1、图2来源自《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参考资料:《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出版)、2013《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WWF中国”网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