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镜明
题丨张国立、冯小刚提议“恢复繁体字”,易中天怒怼:亂竈龜鬱会写吗
欢迎大家留评交流,对汉字的看法!
这不是孩子开学了吗?和笔者反馈说为什么有的字笔画这么多,这么难写?其实英语单词也有长短的区别,这个是普遍现象,况且现在的汉字已经简化了,这要是封建社会时期使用的“繁体字”,估计更得哭了。
趁着孩子天真的话语,也让笔者想起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论战。当初,娱乐圈里的张国立、冯小刚等人相继提出,要恢复繁体字来振兴传统文化,要知道明星艺人在吃瓜群众之间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这也使得这样的论调,一时间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有的持同意意见,列出了无数个理由,可笔者想要和大家讨论的是以著名学者易中天教授为首的反对意见:
即使有一大半的中国人不认识繁体字,中华文化都不会有丝毫影响……想要传播中华文明并不在于字体形式……你们这些娱乐圈里的人,把亂竈龜鬱给我写写看!
其实就笔者个人而言,还是蛮认可易中天教授的观点的。从最直观的学习、书写的效率上来对比,就不难得知繁体字之所以为繁体字,主要就是因为笔画上的繁琐;而简体字之所以能够取而代之,也是因为实用性的提升,可以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播起到很好的承载作用,极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别的不说,同样是抄写《桃花源记》,要是用简体字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而要是繁体字至少要将时间拉长三到五倍,这就是差距。如若置换到学习工作之中,差距就更加的明显了。
还有一点就是在“扫盲”的问题上,也不要拿咱们国家的某个省市举例子,他们才多大点的地方,多少人口?即便是使用繁体字,在效率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连送个快递都可以当天或次日达到;而内地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还有很多偏远地区是不包邮呢?要是使用繁体字来“扫盲”,估计能在时间上差嗨了。
这是从实际出发,最能在直观上得到的答案。当然,这也并不能证明“繁体字”就毫无价值,只是这个价值不应该在体现在日常的书写应用上了,其实放在“书法”领域来赏析也是极好的,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极大程度上培养大家的文化自信。
不过易中天教授用“亂竈龜鬱”四个字来欺负冯小刚、张国立也是有些不合理,毕竟即便是简体字也有很多生僻字,或是笔画特别多、容易混淆,难以书写、辨认的汉字,这些汉字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极少用上的,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些地方俚语,或是古籍之中,已经少见到连简化汉字的时候,都对这些字进行忽略不计了。
如若是练习过硬笔书法的朋友,相信对这个现象深有体会,一般市面上常见的字帖都是一千字或三千字的,可要是以“通用字”为标准,大概是有七千字左右的,这里面少了的就是异体字和罕用字之类的,而一般情况下,熟练地掌握前两千个常见汉字,就能够覆盖98%以上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
可易中天教授有一点说的确实是非常有道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娱乐圈中的明星艺人们,少点绯闻、负面信息,多点拿得出手的好作品,不比什么都强?不要凡事都吃着占着,怎么着?走红以后被别人叫了几声“老师”,就真以为学究天人,可以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了?
诚然,繁体字是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也是承载着传统文化巅峰时期的文字载体,但这又能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恢复繁体字,就可以振兴传统文化吗?这样的结论,得出来是不是有些过于浅显,流于浮表?退一万步来讲,在繁体字之前,还有篆书、金文啥的文字形式呢?怎么不见这些明星艺人跳出来“恢复”啊?要不直接一步到位,全民推广“甲骨文”,要不前些年不也有一位考生,在高考的时候,因为用甲骨文写了一篇作文,因为分数不够,特招进名校,结果浪费了珍贵的教育资源,不了了之了吗?
振兴传统文化是好的事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够望得更远。可振兴传统文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只弘扬其中某个构成部分,就可以影响到整体。如若退而求其次,提议学生选修繁体字,或是鼓励学习书法啥的,或是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尤其是在掌握简体字的书写之后,在学习繁体字,其实并不困难,就好像走路和跑步的区别一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就以笔者为例,虽然没有系统的学习繁体字,不过由于特别喜欢周梦蝶的诗歌,经过这么多年阅读,一般常见的繁体字,即便是不一定都会写,也大多都能能辨认。这个过程十分的自然,没有一点的生涩,可见简体字终究还是由繁体字简化而来的,两者还是在冥冥之中存在一定联系的。
让文字的形式回归到最为本质的作用,作为思想、语言的载体而存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当然,这也不是说艺术就不重要了,就好像笔者十分鼓励提倡学习书法似的,两者并不冲突,反而是相互成就。
1)王朔眼中,冯小刚导演最擅长什么?不愧是混娱乐圈的,外号冯裤子
2)冯小刚婚内出轨,最强小三徐帆上位:钱归我就行!谁吃亏谁知道
3)王朔的剧本,真是冯小刚偷藏起来的吗?为何找不到真凶?太过蹊跷
4)郭德纲讽刺冯巩,引发马东不满!大摆龙门阵,为啥能化干戈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