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剧《白鹿原》的人,相信很多人面对镇嵩军10万大军围困西安城的事件印象深刻。而在镇嵩军长达八个月的围困西安城过程中,更造成了数万人的军民伤亡。为什么镇嵩军那么执着的要攻打西安城呢?
镇嵩军剧照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刘镇华率镇嵩军围困西安,其实是想返回老巢。因为在此之前,曾担任陕西省省长和陕西督军的刘镇华,曾统治陕西长达八年之久,也就是说,陕西及省城西安曾经是镇嵩军首领刘镇华的老巢。
虽然镇嵩军军纪败坏,形同土匪,但刘镇华却并非土匪出身,早在1908年他就加入了同盟会,并参加了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各省裁军,陕西军政府裁员的四五千人被河南都督张镇芳安置在嵩山一带,并负责当地治安,这支军队也被称为镇嵩军,而刘镇华则被任命为镇嵩军协统兼豫西观察使。
刘镇华
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刘镇华并不满足,他野心勃勃的意图扩张势力。看到袁世凯势大,刘镇华毫不犹豫的背叛革命党,投靠袁世凯,并在围剿白朗的战斗中找到了白朗埋葬之处,捏造击毙白朗的经过,被袁世凯授予了陆军中将军衔。
随后,刘镇华又左右逢源,1917年,刘镇华投靠了段祺瑞,1918年为陕西都督陈树藩解围之际,被任命为陕西省省长。从此,开始了刘振华对陕西省长达八年的统治。
镇嵩军
直到1925年,为争夺河南军政大权,在与胡景翼国民二军的战斗中,刘镇华的镇嵩军接连战败,再加上由于刘镇华对陕西的横征暴敛,遭到当地人民的愤怒抗议。最终,战败后的刘镇华无法回到陕西,被迫率残部逃往山西,投靠了阎锡山,也结束了他对陕西的统治。
其次,刘镇华率镇嵩军,围困西安城“师出有名”。而镇嵩军的“名”,指的就是吴佩孚给予刘振华的职位:豫陕剿匪总司令。被国民二军击败,狼狈逃往山西的刘镇华并不甘心失败。
吴佩孚
在1925年之后,直奉联军进攻国民军,认为时机已到的刘镇华果断投靠东山再起的吴佩孚,并获得了豫陕剿匪总司令一职。有了吴佩孚的任命,刘镇华又在豫西一带召集旧部,并收编了土匪地方武装,依靠阎锡山提供的武器,组成数万大军开始向陕西进发。
最后,进攻陕西,其实也是刘镇华唯一的选择。想重振旗鼓,重新占据一省之地的刘镇华,除了陕西别无选择。首先从他的职位上看,豫陕剿匪总司令,而河南属于他投靠的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地盘,自然不是刘镇华能够染指的。剩下的当然只剩下陕西。
而就实力而言,刘镇华既打不过吴佩孚,更不是北方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对手,四川诸多军阀更不是刘镇华在乌合之众所能消灭的。因此,刘镇华唯一的选择就是尚未被某一军阀占据且属于敌人国民军地盘的陕西,而刘镇华又长期担任陕西都督,有不小的基础,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二虎守长安
当然,虽然刘镇华成功的东山再起,裹挟10万大军围困西安城,但是他最终的图谋却并没有实现。在杨虎城、李虎臣“二虎守长安”的坚持之下,虽然围困西安八个月之久,镇嵩军却始终未能攻破西安城。最终,镇嵩军被五原誓师后加入北伐军的西北军击溃,刘镇华率残部逃往河南,并最终加入了西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