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之中也能甘之如饴,
生活若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会度日如年。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二)
芬兰教育学家认为世界环境变化迅猛,学校应该教授年轻人在未来生活中需要什么,而不是试图提高考试分数。
所谓的“现象教学“,即事先确定一定的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课程模块,并以课程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这样的模块,也被成为“多学科学习模块”。围绕学校文化、学生兴趣、适合学科与教师间合作原则的主题,都可以成为学习模块的内容。
教育在于唤醒,在于人的成长,而不是只是的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