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非专业人士能说清我们口中常说的'五十六个民族'到底是哪五十六个,更别说他们的发展历史如何。且不仅是如此,对于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各个民族,绝大部分人也只是一知半解,对一些民族甚至从未听闻。
不过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他们仍旧值得我们去探寻和尊重。我们今天要去探寻的,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存在于中国的冰天雪地之间却有着满腔热血的民族——尼夫赫。
据考证,尼夫赫和锡伯、鄂伦春等民族一样,同为与满族同源的女真人的后裔。
在明代及以前的中国文献之中,尼夫赫被称作'吉列迷'。而清人将其称作'费雅喀'。尼夫赫人的邻居,诸如阿伊努人和日本人那里,他们被称作'nikubun'(即'通奇')。而俄国人一开始将这个生活在遥远东方的冰天雪地里的民族叫做'giliak'(即'吉利亚克')。
直到20世纪30年代, 苏联政府遵从其民族自称,为其定下沿用至今的族名'niwx' ,即尼夫赫。
这个生活在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的民族,人口向来不多。据沙俄和前苏联学者的相关统计,尼夫赫人的总数在1655年约为5700人;19世纪中期为5216人;19世纪末为4365人;1926年为4026人;1959年的不完全统计为3690人。到了21世纪,尼夫赫人的数量才回到5千以上。
然而就是这几千人,却拥有相对系统且完整的民族文化。尼夫赫人的人种是独特的:同最相近的蒙古人种比较,他们的眉须发达,尤其是眼部的蒙古人种特点明显。但他们身上又有更南方的特点,同朝鲜和黑龙江又有诸多相似。
他们还说着独特的'尼夫赫语',甚至还有阿穆尔和萨哈林两个方言群体的划分。虽和同处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的其他民族一样,尼夫赫人把捕鱼视作'生存的必要条件',把狗视作重要的家畜,还把鱼皮作为常用的面料,但他们比其他民族更抗拒耕种。
在尼夫赫人眼中,翻动土地会带来不幸,所以他们的食物多是捕获的海兽和鱼,只有部分采集而来的一些自然的蔬果。
他们虽然人口不多,却是清朝于前线抗击沙俄侵略者的先行力量。十七世纪中叶,沙俄多次派遣和挑动哥萨克人侵扰中国。
早在1639年, 托木斯克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哥萨克首领莫斯科维京就率领一支队伍,通过鄂霍次克海岸潜入尼夫赫人的部落之中。这是目前史料有载的最早的沙俄势力与尼夫赫人有接触的记录,也是尼夫赫人肩负起保家卫国之重任的开端。
到了十九世纪,沙俄对勘察加半岛一带的'勘察'力度加大。1849年至1854年期间,沙俄通过'考察队'不断地在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建立殖民据点。为此,尼夫赫人进行了大量抗争。
可惜因为部族本身的人口和发展程度不高,尼夫赫人抵抗沙俄侵略者的力量有限。再加上地域偏远,清廷式微,守护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的任务更加难以坚持。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通过《瑗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尼夫赫人的家园正式被沙俄夺走。
清廷鞭长莫及,只能任由尼夫赫人从此被冠以沙俄之名。
在成为沙皇的子民后,尼夫赫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沙俄向尼夫赫人的驻地一带塞了大量囚徒,向这些传统部落输入了天花、鼠疫等各种疾病。二十世纪初,沙俄又因日俄战争将库页岛的一部分让给了日本,尼夫赫人受到了压迫就成了双倍。日本肆意捕捞,抢走尼夫赫人的食量。沙俄又向他们施以重税。
苏联建立后,因为中央的要求,尼夫赫人甚至被迫背离自己的传统文化信仰,开始耕种土地。苏联还在尼夫赫人的部落之中强行推广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尼夫赫人讲俄语。
尼夫赫的'俄化'进程加速,传统的信仰、宗族,乃至语言,都被新一代尼夫赫人渐渐遗忘。他们作为原住民,在这片世代生存的土地上,反倒渐渐成为了次等人。
曾经,因为尼夫赫人在夏日的交通工具是一种独特的由多名桨手操作的大船,俄国人将他们称作'吉利亚克'。如今在黑龙江下游的卡里诺夫卡村附近,还树立着一块大岩石。岩石上绘制的正是传统的尼夫赫人划船的景象。
尼夫赫人对于黑龙江下游、鄂霍次克海沿岸和库页岛一带的古典哺育文化及捕海兽文化的代表性,也如这块石像一样被镌刻在历史之中。只是可惜随着尼夫赫人'俄化'的推进,他们的传统文化在逐步消失,他们和中国的过去也在渐渐被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