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夫子这话的大意是: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村野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则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相得益彰,才堪称君子。
君子,古时一般指较完美之人,也指有地位、广见识的人。现在的“君子”,多与“小人”“伪君子”相对应,指品德高尚之人,但也无妨指各方面修养兼优之人。不过古今君子,均有名不副实者。
古文人科考,仅仅字写得烂,也无缘及第、做官——这个不提了,只说现在。比如一位大学校长,是为君子,没错儿。大学啊,高端学术殿堂。在人心中,一校之长,统领学富五车的众多教授学术权威,必是高品格、大学问之人。但是几年前,一名牌大学校长在向来宾赠送一幅小篆书法条幅,并当场诵读时,被一个“侉”字卡住了,有点儿难堪,后经人提示方得以圆场。“侉”字出现在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赠梁任父同年》一诗中:“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本是常见字,即使是小篆体,一般人有点难认,但作为大学校长,在那种场合噎住,还是令人觉得斯文扫地。再如,一位被誉为文化大师的学者在电视上给大众普及文化并布道,自己却把并非十分生僻的“仁者乐山”之“乐”念错,表明他不理解“乐”字在这成语中的含义,有点儿尴尬吧?又如一位被称为“才女”的歌唱家在唱《赤壁怀古》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把“纶”发成了“伦”音,倒是一唱灰飞而过,不细听听不出来。又如一位地方长官,在老百姓心中,怎么也算得上“高大上”,但他近日在一公众场合,把自己任职地方的简称“滇”读成“镇”——秀才识字认半边——令人颇觉怪哉。
说到识字认半边,想起一个笑话:一小儿去妈妈单位,看了妈妈的工作台一眼,问妈妈:“妈妈,你叫‘绣花姐’吗?”妈妈奇怪,顺着儿子的眼一看,她的工作台牌子上写着“绣花组”。这孩子还没上学呢。
孔子云:“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一句话,一个字,脱口而出,便是套上四匹马拉的大车,也难追回。大庭广众之下露了怯,是掩饰不了的。
《周易》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整日自强不息,夜晚也小心谨慎,如临危境,不敢稍懈,则不会有过失——这说的是君子的修成。
咱们不谈别的,单说认字这寻常事。汉字有五六万,一说十万多,常用字也在四五千之数。话说人之位分不同,则社会评价各异。作为“村野之人”,没几个敢夸口自己认识所有常用字,更别提全部汉字的。认错字发生在“村人”身上,再正常不过,没人讥笑和非议他们。但是作为现代赫赫“君子”,按理总比一般百姓修养深厚得多,否则凭什么居显位、享美誉,高悬于芸芸众生之上呢?所以,“君子”们断不能像上面说的那样“懈”,比如遇到二乎的字,连字典也懒得查,要么干瞪眼,要么自以为是瞎蒙,以“君子”身份无意中把错儿放大千百倍。别看这么“小”的事儿,也是世风、学风的标志和价值导向问题,从中可以看出社会浓重的浮躁、谬赏和亵渎文化气息,以及社会普遍认知的偏差,对小孩子负面影响甚大。
要而言之,成就君子,只有质朴尚嫌粗俗,也须“终日乾乾”,在这个“长”、那个“家”的花哨美名上,添点儿文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嘛。
(作者系杂文名家、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