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中东战争”,在许多人印象中,这场战争是以色列与阿拉伯人爆发的数次大战。然而,这场战争可能与不少人理解的不一样。
中东战争是一个广义的术语,通常指的是1948年以来以以色列为中心的中东地区战争。
它一共爆发了4次大规模的冲突,每场大冲突都有独立的名字。
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也叫“以色列建国战争”。
1956年爆发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也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很短暂,被称为“六日战争”。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又叫“赎罪日战争”。
亦有某些说法认为存在“第五次中东战争”,这是因为他们将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冲突列入其中,这是个争议话题。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最接近亡国的一次,因为联合国“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巴勒斯坦国和犹太人国”的决议遭致阿拉伯世界反对。在以色列建国第二天,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外约旦等国家组成联军,对刚刚建国的以色列发动了“圣战”。
巴勒斯坦地区实在狭小,因此战场在多条战线上爆开。阿拉伯联军优势颇大,很快就占领了包括西墙在内的耶路撒冷旧城区和西里伯来大学所在的斯科普斯山。
但巴以分治本来就是联合国提出的议案,因此阿拉伯联军的行动遭遇了巨大的国际阻力。再加上犹太人外交上的长袖善舞,很快美国、苏联都先后对局势施压。联合国也以安理会名义,派出了瑞典皇家身份的红十字会长伯纳多特伯爵前往调停。
再加上阿拉伯联军本就内心不齐,各怀鬼胎,因此战争就在以色列即将灭国的节骨眼上停滞了。
随后以色列人疯狂调兵,调整军事体制,不惜以走私的方式四处购买武器,并大力吸取国际援助,枕戈待旦。果不其然,阿拉伯人在7月9日按捺不住,再次发动了进攻。
这次进攻阿拉伯人没尝到甜头,反被以军占据优势。战局以7月18日安理会的再次调停结束。
于是以色列得到了更多的喘息机会,大批所谓的“国际志愿人员”从世界各地奔赴巴勒斯坦,继而以色列人主动打破了停战协议,发动了旨在将阿拉伯人赶出去的“约夫战役”和“希拉姆行动”、“霍雷夫行动”等战役。
于是叙利亚、黎巴嫩败退,外约旦媾和,伊拉克在边缘划水,被队友卖掉的埃及不得不接受失败。
以色列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付出了6000人阵亡,15000人受伤的代价。以当时65万居民来算,死亡人数达到了1%,伤为40分之1。
经过一年的战争,以色列获得胜利,顺利建国。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其实不是以色列主导的战争,他们充其量就是个小跟班、带路的地头蛇。
这次战争的本质,是英法与当时“阿拉伯老大”埃及之间,为苏伊士运河归属权产生的争端。
埃及本来是英国的殖民地,虽然获得了独立,但苏伊士运河依旧掌握在西方殖民者手中。他们每年通过运河获得巨额利润,却只将其中的3%打发埃及国家。
其后领袖纳赛尔为了修筑阿斯旺水坝,与英法和世界银行因贷款发生了严重矛盾。纳赛尔遂决心“收回埃及人民的全部权益,将苏伊士运河作为国有”,并以苏伊士运河的利润填补阿斯旺大坝的资金。
这下惹怒了不甘结束殖民统治的英国,他们暴跳如雷,还拉上了老伙计法国,云集了成群的战舰和军队,要求埃及屈服。
虽然安理会试图制止英法的战争行为,但他们却通过与以色列合作攻埃的方式,还是发动了侵略埃及的战争。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出动了4.5万大军,在英法100多艘军舰,16万大军的掩护下杀向西奈半岛。埃及为此发起了全国总动员,顶着帝国主义的狂轰滥炸,与来犯之敌展开殊死战斗。
英、法、以的暴行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声讨,在美、苏的带头下,英法不得不在巨大的国际压力面前认栽,放弃了全面占领埃及的计划,在11月6日宣布停火,并于12月22日撤走军队。
留下的以色列人占据了西奈,并不甘心撤走,但见到局势有变,只得在1957年3月不情不愿的走人。
第二次中东战争实际上只打了8天的大战,给埃及带来1600人死亡,4500人受伤,多个港口和设施被炸烂的结局。以色列人损伤轻微,仅阵亡189人,伤899人。英法两国就更少了,加起来的伤亡也就150人。
本古里安开会时公开表示:西奈战役是犹太民族编年史上最伟大光辉的军事成就,也是世界史上的耀眼战例……
实际上,以色列人也是这个时候挂上了“殖民者的帮凶”、“中东麻烦的制造者”、“无道的侵略者”等称号。
然而第二次中东战争最大的得利者,其实是美国和苏联。
被称为“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六日战争”是中东矛盾的必然,是日益崛起的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第二次主动碰撞。
它的引子又是跟水有关——因以色列人扩张和发展的“国家引水工程”而爆发的冲突。
这个“国家引水工程”在以色列人眼中是个强国富民的基建项目。他们排空沼泽,通过“国家引水渠”和各种管道、运河、水库、泵站形成网络,增加大片耕地,改善缺水地区的农业。
以色列的确因为这项工程而变成了地区农业强国,但阿拉伯人却看不惯了。他们强烈要求限制以色列人的水资源使用,对约旦河和其支流进行“截留”。
叙利亚对此表现得最为积极,出动了大批工程车辆。以色列人的反应也相当光棍,直接用战机去轰杀敢河边动土的工程车辆,连拖拉机都不放过。
于是,以色列与叙利亚的冲突越搞越大,发展到在大马士革天空打空战的地步。再加上苏联的拱火和叙利亚的喊冤,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也门、阿尔及利亚等再次组成阿拉伯联军,准备收拾以色列。
可他们却没想到,以色列却来了个先发制人,在1967年6月5日晨发动“穆德克计划”,一举摧毁了大多数埃及空军。
接着以军地面部队飞速推进,一鼓作气杀到了苏伊士运河东边。然后,以军又与参战的约旦爆发战争,继而他们利用这个机会推到了约旦河西岸,并占领了东耶路撒冷。
等联合国调停的时候,以军以军打到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差点把大马士革的交通都给掐了。
这场6天的战争让以色列损失了777个士兵和400辆坦克,40架飞机。但他们给对手带来了高达2万的死亡,450架飞机、1000辆坦克的损失;光埃及就阵亡了11500人,多达1500名军官殉职。
六日战争是以色列的一次腾飞之战,此战之后其国民信心、国际声誉暴涨,其经济更是出现了12.6%的GDP年增长率。
阿拉伯人也出现了变化,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各种以反以为主旨的武装组织纷纷开始地下运动,发动了多起劫机、枪击、绑架等恐怖行为,甚至在72年搞出了“慕尼黑奥运会人质惨案”。
此外,阿拉伯国家在喀土穆召开了一次首脑会议,提出了著名的对以“三不”措施,即“不承认以色列”、“不与以方和解”、“不与以国谈判”。
很显然中东问题更复杂化了,阿拉伯人也因为无法消灭小小的以色列恼羞成怒,开始了又一轮的合作。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在当天下午2:00发动了同步攻势,从两个面上进攻以色列,这即是“第四次中东战争”。
埃及人云集了4000门大炮和上百架飞机狂轰滥炸,前三天就打出了2.6万吨弹药,西奈半岛的以军仅仅维持了20分钟即告崩溃。随后叙利亚兵分三路,在埃及突破“巴列夫防线”的时候拿下了戈兰高地。
这场危机对国土狭小的以色列而言不啻于灭顶之灾,亡国灭种都有可能。于是以色列跑到美国人面前求救,其总理梅厄称:“救救以色列!”
美国也没含糊,马上送来了大批军事援助,干预战争的意思极为明显。
埃及政府在苏伊士运河危机时吃过大亏,不愿与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硬碰上,而且萨达特也意识到苏联的不可靠,怕他们背后捅刀子,因此埃军犹豫了。
接下来的下半场,又是以色列重整河山的戏码,这边追打叙利亚,那边硬踩约旦坦克旅,阿拉伯联军狼奔豕突,不得不接受了美苏联合国上提出的338号决议,停火。
但埃及、叙利亚停火了,以色列却得了便宜卖乖,装作啥都看不到,继续猛攻猛杀,兵压苏伊士城。
联合国不得不发布了二次的339号促停火决议,可以色列仍然装作看不到,继续疯狂进攻。
直到埃及人被打毛了,与以军在苏伊士城殊死血战,打得以军损失惨重,他们才赶紧接受339号决议停火开溜。
此战埃及拿下了运河东边3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但以色列却占走了西岸近2000千米的土地。叙利亚更是打了个寂寞,还没捂热乎的戈兰高地又丢了。
这场战争同样是在世界战争史上名声很大,实际规模却并不算夸张。以军阵亡了2687人,伤7251人。埃及阵亡了5000多人,叙利亚为3100人左右。
此外以色列损失了840辆坦克装甲车辆,103架战机;阿拉伯军队共损失坦克装甲车辆2554辆,战机392架。
不过,阿拉伯人方面并不认为自己输了,他们是只是接受联合国的要求“停火”,最后撤军滚蛋的也是以色列。因此萨达特和老阿萨德成为了阿拉伯的民族英雄,亦促成了阿拉伯世界的空前团结,为后来搞“石油抱团”奠定了基础。
相应的,以色列也确实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了严重打击,让自第三次中东战争以来形成的繁荣局面画上了休止符。以色列国家陷入了严重的通胀状态,GDP增速近乎于停滞,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不断飙升,以至于总理梅厄这位“中东铁娘子”不得不以主动辞职收场。
梅厄表示“无法再负重前行”,她下台后开始了写传记的退休生活,还留下一句话:“我相信我们会与邻国们缔结和约。但我也相信它们不会与一个孱弱的以色列谈和平。如果以色列不够强大,那和平从哪里来?”
后来的一个时代,以色列明显老实多了,也变得更积极和开化。在拉宾、贝京等人的努力下,以色列最终选择了一条与埃及的和平之路。他们撤出西奈半岛,签订了与埃及的和平协定,大力促进与阿拉伯人的和解。
但愿意与贝京等人同台和解的埃及英雄萨达特却受到了无数的非议,乃至叙利亚的老阿萨德称其为“阿拉伯大业的叛徒”,沙特国王在麦加清真寺诅咒萨达特坠机;十几个阿拉伯国家选择放弃埃及这个老大,与之断交并进行制裁和孤立。
就连卡扎菲都趁机去蹭了点流量,宣称要“宰了萨达特”。
1981年10月6日,73年中东战争爆发的同一天,萨达特在阅兵式上被荒谬的刺杀了。
然后就是被某些人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的1982年黎巴嫩战争。
黎巴嫩战争的根源依旧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传统矛盾,尽管埃及退场,但还有叙利亚、沙特等坚定的反以派存在,以及形形色色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
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阿拉法特的巴解组织,因为被约旦驱逐,他们遂跑到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难民聚集区扎根,继而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形成了以贝鲁特市为心脏的巴解组织大本营。
巴解组织的存在唯一目的就是反以,而且手段主要集中在恐怖袭击上,不断制造出屠戮平民的血腥事件。
以色列当然也不是善茬,面对孱弱的黎巴嫩,他们也曾大军出动,进入黎南大扫荡巴解,可谓顶着国际舆论压力办事。
进入80年代后,两伊战争爆发,这给了以色列更大的喘息之机,于是“一劳永逸的清扫黎南”成了以色列的预定方针。
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驻英大使阿尔格夫被一名巴勒斯坦人袭击,这件事被摩萨德判定为“巴解的刺杀行为”,于是以色列1天后对黎巴嫩动武了。
10万以军在战机的掩护下踩烂了联合国的管控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狂袭黎南的巴解控制区,一路势如破竹。
联合国曾通信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贝京置若罔闻。
很快以色列在黎东部贝卡谷地与叙利亚军队碰上,双方遂密集出动空军,一场现代化的喷气式航空大战,以军取得了1:30的大胜。
其后再次爆发大战,以军硬顶着巴解组织的袭击,边拆迁边突进,8天时间插入黎巴嫩90千米,完成了对贝鲁特的包围,并歼灭了一个叙利亚的装甲旅。
接着是漫长的拆迁作战,以军用400辆坦克和上千炮火、战机封堵巴解组织,将阿拉法特一直压缩到8千米的范围内。
伴随而来的是以军对当地的屠杀,他们用炸弹、炮击、燃烧弹和坦克碾压的方式清除障碍,避免与武装人员打复杂巷战,导致5000多贝鲁特平民倒入血泊,连幼儿园的孩子都让飞机炸得漫天横飞,哭嚎一片。
最终在国际压力面前,以军放掉了阿拉法特的12544个巴解战士。阿拉法特走前说他的心还留在这里。
除此之外,以军在贝鲁特还留下了“难民营大屠杀”的恶名。以方扶持的黎巴嫩长枪党极端分子在以军默许下进入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了时长近2天的大屠杀。死了多少人至今仍是糊涂账。
之所以被认为是“第五次中东战争”,是因为黎巴嫩战争是以色列建国以来打的第五次战争。
不过,这场战争比赎罪日战争还要难堪。
如果说赎罪日战争以色列失去了蓬勃的经济,那么黎巴嫩战争则让以色列失去了民心和形象,让以色列仿佛变成了龇牙咧嘴的狰狞野豺。
不谈外界的非议,仅以色列人本身就对黎巴嫩战争无比反感,说这是被粉饰的掩盖的贴皮的赤裸裸的侵略和杀戮,是对基于互相理解的和平之路的颠覆和背叛。
战争结束前,以色列甚至闹出了40万人的大规模反战游行,民众们堵塞在特拉维夫街头,高喊和平口号,称“加利利行动”是耻辱,国防军必须离开贝鲁特!
战争结束后也没好过,以色列外债创下历史新高,经济状况雪上加霜,人均负债5000美元,出口疲软无力,通货膨胀达到400%,再加上此起彼伏的罢工、抗议和冲突,沙龙不得不下台,贝京也终于老老实实的宣布:“我再也干不下去了!”
后面的历史让以色列经历了一大波阵痛,好不容易才咽下了战争的苦果。
但在后世,某些历史片段却被单独摘出来说,变成了以色列人“武运长久”的符号。须知以色列虽以武立国,却同样要懂得穷兵黩武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