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始皇帝长子,嬴姓、赵氏。既然姓赵,而且年龄最长,应该是始皇帝的第一个儿子。扶苏一词出自《诗经 ·国风·郑风》的《山有扶苏》中的 “山有扶苏 ,隰有荷华 ”,原本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更有事业兴旺之寓意。为长子取名如此,充分显示嬴政对他寄予厚望。
历来,中国的史书和文化界一向认为扶苏才是当之无愧的皇位继承人,而秦始皇暴戾、专横,刚愎自用,才选择了小儿子胡亥,最终导致秦帝国二世而亡的悲剧。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中就说:“二世(胡亥)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吴、陈起义时就利用了民间认为“扶苏当立而不立”的这种怨愤的民意。
近来读史后我则认为,嬴政可能是对的。
扶苏之所以能被公子成说动,说明他耳根子软、缺乏主见。儒士们支持他而不支持胡亥,一个是因胡亥不是嫡长子、第二个恐怕是因为扶苏没有主见,好控制。好仁义而柔弱,喜欢儒家的治国学说,正是嬴政不喜欢他的主要原因。自秦孝公起,秦王就已摒弃了儒学那一套!
而儒士们一边跪拜施礼、山呼“万岁”,一边却想通过选择扶持一个听他们话的天子,以实现他们自己的政治理想,其理想不过仍是周王朝裂土分疆的那一套,好一个“心口不一”!
而始皇的理想从来都不是分封制这样简单的王朝循环,而是彻底取消分封,实行完全的郡县制,以探索出一套有别于历朝历代的、全新的国家治理模式。
因此可以说,始皇是创新派,而持儒家学说者历来都是保守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