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晓明
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已于6月2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开播,并引发强烈反响。中国书法大会以中国书法发展源流为主线,每期聚焦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三件(组)作品,运用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最新科技手段,全景式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和源远流长的汉字发展史,让受众沉浸式感受书法艺术之美。节目首期开篇之作隆重推出的是秦李斯书泰山刻石。
现存岱庙的秦刻石。
秦刻石残存九个半字。
泰山刻石为何如此重要?它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泰山秦刻石的前世和今生。
一石两刻辞
巍巍泰岱,石刻千载,泰山刻石以其庄重端雅之风矗立在东岳之巅。刻于公元前209年的秦代李斯小篆碑,历来被视为书法艺术的珍品,更是秦大一统的完美标志,鲁迅誉之为“汉晋碑铭所从出”,其遒劲若虬龙冲天,其清秀如出水芙蓉,举世瞩目,万代瞻仰,堪称旷世瑰宝。李斯碑现存于岱庙东御座内,今天众人能一饱眼福,目睹秦代书法艺术巅峰精品,何其幸也。
泰山刻石也被称为秦朝李斯碑,形制似方非方,四面不等,材质坚硬。铭文共计144字,所刻内容“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宣扬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不过可惜的是,当年碑上的刻辞早已在历史的云烟沧桑中一字不存,如今存留在世的李斯碑是秦二世胡亥命李斯写下的。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也仿效其父东封泰山,于先前秦始皇刻石上加刻了秦二世诏书,共79字,刻在了李斯碑的背面,仍由李斯撰写。全文为:“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大意是说:“二世皇帝诏书中说‘此石刻乃是皇帝所为,刻辞中颂扬的都是始皇帝的功德。如今我承袭了帝位,而刻石中并没有说明是始皇帝,恐怕久远的将来,会被误认为是后代皇帝的作为,以致与始皇帝的功德不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德冒死上言‘臣等请求将此诏书刻在石上,这样就明白无误了。臣等冒死请求。’二世皇帝诏曰:‘同意’。”
这样,一块石碑就同时拥有了父子两位皇帝的刻辞。时至今日,李斯碑上秦始皇的刻辞,除拓本外,一个字也见不到了;而秦二世的刻辞,也仅剩九个半字,其中“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
李斯碑是秦始皇封禅泰山的唯一保存实物,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更被世人誉为“天下名碑之最”,堪称稀世珍宝。而碑刻上的李斯小篆,历来评价甚高,其书体也一直被历代学者视为稀世珍宝。汉代刘勰曾说:“始皇勒岳,政暴而文泽。”元代郝经在他《太平顶读秦碑》中赞道:“拳如钗骨直如筋,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宜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唐代张怀瓘说:“今《泰山》《峄山》《秦望》等碑并其遗迹,亦谓传国之伟宝,百代之法式。”
泰山刻石的沧海桑田
《泰山刻石》原立在山东泰安市泰山山顶上,大概在明去封号碑左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东封泰山,兖州太守献上《泰山刻石》拓本,计有四十余字。庆历八年(1048年)以前,宋庠出镇东平郡时曾派人到泰山模拓《泰山刻石》,得四十八字。在此前后,欧阳修好友江邻几曾在泰山顶上亲见《泰山刻石》,并说:“石顽不可镌凿,不知当时何以刻之也。”大观二年(1108年)春季和政和三年(1113年)秋季,刘跂两次亲至泰山,见到的《泰山刻石》已经埋植土中,高不过四五尺,形制似方而非方,已有七十六字毁缺及磨灭不可见。政和四年(1114年),董逌曾亲至泰山考察,发现《泰山刻石》的南面为“二世诏书”,认为《泰山刻石》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前应曾仆倒过,后人于原址重立时因三面文字有磨灭而错误地调整了刻石的朝向。元代宪宗五年(1255年)九月,郝经登临泰山,并撰《太平顶读秦碑》,称“面阳数字仍可辨”。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杜仁杰在《东平府路宣慰张公登泰山记》中记录了自己登泰山时所见《泰山刻石》的状况:“仅得数字,其余漫不可识。”明代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王世贞游泰山时,发现《泰山刻石》已经被迁移到碧霞祠西墙外的西公署后。此后,吴同春分别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万历十七年(1589年)两次登上泰山对《泰山刻石》进行考察,为了彻底弄清刻石的状况而曾专门请人将秦刻石从壁间取出,重新迁移时为方便安置而“各加凿削”,刻石遭到严重破坏。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谢肇淛登泰山时所见《泰山刻石》的状况为:“通四行,首二字已刷毁,仅得‘臣斯’以下二十九字耳。”之后,《泰山刻石》被移至碧霞祠东庑。清代乾隆五年(1740年)六月,碧霞祠毁于大火,《泰山刻石》残石失踪。
对《泰山刻石》迁移至碧霞祠东庑的时间及迁移人,有以下几种不同说法:一种说法,刊行于清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乾隆〕泰山图志》载:石旧在岱顶玉女池上,雍正八年(1730年)郎中丁皂保移至碧霞祠东庑。还有一种说法,《〔道光〕泰安县志》等清代后期的志书及碑刻均记载为明代嘉靖年间由北平(今北京)许某于榛莽中得《泰山刻石》残石,存二十九字,恐致湮没而移于碧霞祠东庑的。但吴同春和谢肇淛于万历年间登泰山时看到的《泰山刻石》尚在玉女池,故嘉靖年间《泰山刻石》移入碧霞祠的记载有误。第三种说法,清代严可均则称明代弘治年间按察使佥事滦河许庄将《泰山刻石》移到玉女池上公所,否定了“万历中,从玉女池移置碧霞元君庙。乾隆五年庙灾,石毁于火”的说法。
嘉庆十九年(1814年),汪汝弼被任命为泰安知县,司理徐石生告诉他:泰山山顶有一位九十余岁的赵姓老人,数十年前在泰山山顶玉女池中见到依稀有字迹的残石。嘉庆二十年(1815年),汪汝弼委任蒋因培和柴兰皋到泰山山顶玉女池搜寻《泰山刻石》,搜得残石二块,存十字。于是,汪汝弼将所得残石嵌于山顶东岳庙西的宝斯亭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东岳庙墙坍塌,宝斯亭被乱石覆盖,泰安知县徐宗干于瓦砾中寻得《泰山刻石》残石,嘱咐道人刘传业将残石移到山下,嵌置在岱庙道院壁间,并作跋记事情的经过。光绪十六年(1890年),《泰山刻石》残石被盗,县令毛蜀云大力搜索十日,得石于城北关桥下,后仍置于岱庙院内。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泰安知县俞庆澜在岱庙环咏亭建造石屋一所,将《泰山刻石》残石、徐宗干跋语和自己所写的《序》共三块刻石嵌入石屋内,周围加铁栅栏保护。民国十九年(1930年),阎锡山带领的军队进入泰安,与军阀马鸿逵带领的军队混战,岱庙遭炮击,环咏亭被毁坏。于是,《泰山刻石》残石被栘至东御座院内,并建起了砖石碑亭加以保护。1979年,政府重新修建了碑亭并加上了玻璃框。1987年,泰安市博物馆复制秦刻石全文立于岱庙后寝宫。
《泰山刻石》最早著录于《史记》,随后著录于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董逌《广川书跋》等。
朱复戡复原泰山刻石
说到泰山刻石,不能不提的是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小云的外祖父,金石篆刻书画大师朱复戡先生(1900-1989)对秦刻石补录的历史性贡献。李斯《泰山刻石》,经过数千年的风剥雨蚀,仅存“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十字。为此,曾有国际友人发问:“你们中国有着第一流的考古家和书法家,为什么至今没有把《泰山刻石》重新建起来呢?”鉴于此,有关方面决定重立《泰山刻石》,恢复旧观。山东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征求当时在泰安生活的朱复戡先生的意见,他听后“立即应允”。
1962年朱复戡老先生据明安国氏藏本所藏宋前拓165字本,复据《史记·始皇本纪》全文,逐字考证,补五十六字修全文。书就册页《泰山刻石》(放大)。1982年底,按九个半残字蒙字尺寸,放大重书,每行12字,共22行,总计223字,字行之间的距离和形制与《秦·泰山刻石》相符,并于1983年抚石以就,复光旧迹,伟观巨篇,堪与原貌二者并重,时被称赞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壮举,轰动海内外。
由此可见,从1962年到1983年补写重书《泰山石刻》定稿,朱复戡先生用整整21年的心血,让今天的我们能有幸一睹秦刻石小篆的全貌。据后人回忆,泰山刻石历经两千余年的磨劫,仅余九个半字,朱先生极为痛惜,直到先生晚年,凭积年所学,殚精沥血,终于达成心愿。之后,朱复戡先生又以87岁高龄作《秦始皇二世峄山刻石》《秦始皇碣石刻石》以及《秦始皇诏版》《秦二世诏版》等,可以看出这位老人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意,也看出中国文人志士殚精竭虑弘道养正、仁者爱人的浩然之气。(孙晓明)
来源: 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