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身体一直在动来动去,但眼神始终聚焦在手中的玩具上;
另一个孩子在座位上安安静静地坐着,可眼神一会看看这,一会瞅瞅那。
乍一看这两种情况,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都是注意力不集中,需要给他们开展专注力训练。
但如果这样轻易地下达结论,那么大概率训练效果不会好。原因在于,孩子好动并不等于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两者之间是存在区别的,因此训练方法也有所不同。
为了避免各位家长在给孩子训练的时候出现方向性错误,今天老岳就来详细讲一讲!
先说第一类,好动不安。
有些孩子,虽然小动作很多,但是他一直在聚精会神关注正在做的事情。比如,正在专注看绘本,可身体一直在扭动;或者,一直往前疯跑。
这些表现在外人看来,会认为这孩子是注意力不集中。其实不然,孩子只要认真投入地做一件事,就叫做专注,即使他在不停地翻箱倒柜搞破坏。
那么家长要问了,这种好动需要干预吗?答案是仍然需要,只是我们的训练方向要找准确。
一般情况下,孩子好动、疯跑大多是由前庭系统失调所引发的。
当然,也不排除因为孩子早年爬行不够,户外运动太少以至于核心肌肉力量不足,最终导致孩子出现好动行为。
再说第二类,注意力不集中。
这类孩子通常表现为身体在固定的位置,但是思想早已经跑偏了。比如,身体被某些物体轻轻碰了一下,立刻就去关注;身边空调的风速调整了大小,也要扭头看一看。
这种分心表现,大多是由触觉系统失调所引发的。
因为触觉系统发育不成熟,触觉过分敏感,孩子对一些细微变化的感知更灵敏。最终导致抗干扰能力变差,外面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吸引他的注意力。
所以,家长必须要将好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区分开来,找准根源再进行针对性训练,否则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1> 前庭失调引发的好动不安
一部分孩子由于在婴幼儿时期缺少摇抱,爬行时长不够,或者两岁时跑动的机会太少,时常被限制在房间里看电视玩手机,导致了前庭失调的发生。
大脑为了平衡发展,不得不通过跑和动的行为来进行自发地寻求前庭刺激。
当孩子出现这类表现,父母就必须把前庭训练提上日程了!这里,老岳为家长推荐四种核心训练方法,每一个都很简单——
❶ 快速移动:如加速跑、绕障碍跑、快速折返跑;
❷ 头部角度变化的运动:如前滚翻、后滚翻、侧滚翻;
❸ 旋转类活动:如大象鼻子旋转、坐转椅旋转;
❹ 线性活动:如跳绳、手脚开合跳、荡秋千、边旋转边跳跃。
另外家长要注意,孩子在疯跑的时候,只要没有安全隐患,建议不要阻止,并且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增加刺激输入,比如加大户外运动。
同时,加强孩子的规则感训练,引导孩子把无序的多动变成有序的活动,如规定跳绳的位置,拍球的数量等等。
<2> 触觉失调引发的容易分心
由于触觉系统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外界的触摸、按压、冷热、疼痛,以及皮肤上的汗毛浮动等刺激,所以触觉敏感的孩子对于这些刺激都会产生很大的反应。
除了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往往还会存在脾气暴躁、不愿意跟人近距离接触等等,极大程度地限制了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导致无法融入集体。
因此,针对这类孩子一定要做的,就是加强触觉的训练。注意,刺激触觉最常用,也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触觉按摩。
此外,考虑到刺激的多元性,我们还可以经常对孩子进行多种形式的触觉刺激,比如:多带孩子到户外玩水玩沙;或者经常带孩子去超市,让他摸一摸不同质地的物品,增加触觉刺激体验。
以此类推,很多孩子在成长中出现各种问题,所对应的解决方案都不应从表面入手,而是要找准根源,改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这也就是老岳常说的:“要想改变孩子的行为,不需要从行为本身入手。只需要改变刺激的方式、质量和数量,行为自会发生变化!”
还想了解孩子的哪类感统失调问题,评论区告诉老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