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爽 单县报道
6月20日,单县曹庄乡召开浮龙湖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浮龙湖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情况。曹庄乡党委副书记秦汉、副乡长朱烨分别就记者提问有关事项进行回答。
问题:浮龙湖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有哪些区位优势?
答:浮龙湖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项目坐落在单县曹庄乡李庄行政村,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全域旅游,形成大产业”战略思路,为深化全域旅游体制改革,提升全域旅游产业水平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而组建,打造体验式系列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林台民俗文化村、博物馆小镇、民俗文化一条街、古玩字画一条街、小吃一条街、作坊一条街、碑廊大院、大鼓乐园、车马店、戏台、擂台等。
浮龙湖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周围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东临大沙河水库和高速连接线,南邻浮龙湖旅游度假区,北邻高速公路单县南出口,处在东舜河文化旅游景观带上,是中心城区至浮龙湖景区景观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林台古镇呈主字形分布,南北三纵、东西二横型排列,临街全部为体验式展馆及作坊。为留住民间记忆,保护民俗文化、开发文化旅游,依托几万件的明清民俗老物件现已建成城门楼(2层)、黄风岭客栈、绣楼、镖局、布庄、打铁坊、星称坊、中药铺、锔匠铺、铡坊、香坊、大烟馆、赌坊、酒楼、茶楼、黄河古道文化展等作坊一条街。
下一步,曹庄乡将深入贯彻落实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部署要求,立足衔接推进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村庄特色,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因地制宜、强化基础、突出特色、壮大产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将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以优势产业为支撑,以美丽乡村为依托,以乡村治理为抓手,以集成改革为突破,以巩固脱贫为底线,积极创新推进方式方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从严监督资金管理使用,以狠抓落实的韧劲,锐意创新的探索,拼命作为的担当,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圆满完成计划设定目标。
问题:浮龙湖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浮龙湖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依托曹庄乡大沙河水库风景区及民俗文化村的景点优势,以浮龙湖景点为驱动,围绕产业发展、就业带动、环境整治、人才培养、乡村治理、巩固成果六大内容,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将项目建设与数字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相结合,致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逐步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整体提升的目的。
聚焦产业振兴,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立足农业产业实际,扎实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让更多农户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才能真正助推乡村振兴发展。2023年是浮龙湖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种植玫瑰、蔷薇、紫薇花等花卉的第一年,明年将进入盛花期,预计亩产鲜花500斤以上,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深度挖掘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水果西红柿、“阳光玫瑰”葡萄等产品备受青睐,曹庄乡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亮点纷呈。
聚焦生态振兴,画好乡村振兴“新蓝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推动农村环境面貌整体提升,让优美生态成为乡村的底色,曹庄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抓手,坚决打好农村改厕、清洁取暖、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道路“三通”、村容村貌提升“六大”战役。
聚焦人才振兴,培育乡村振兴“主力军”。积极探索人才推动乡村振兴实践路径,以农业专业人才、能工巧匠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建设等为抓手,不断充盈乡村人才“蓄水池”,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培才”方面,立足构建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和骨干为重点,分类型、分层次开展培训,目前每年可以培育爱农业、懂技术的新型乡村人才300人以上。“引才”方面,实施了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健全完善了回乡人才激励奖励政策,吸引了一批在外人才通过投资、技术服务、入股等形式返乡创业。
聚焦文化振兴,做实乡村振兴“暖心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汇聚社会正能量。开展评选“好媳妇”“好公婆”“文明家庭”等活动,曹庄乡1人获得“市孝贤之星”称号。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实践站11个,精心打造2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五为”等志愿服务活动。先后组织全乡中小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央、省、市、县主流新闻媒体、学习强国APP等媒体平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聚焦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乡班子成员对所有村回访调研一遍,逐项分析研判。立足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推进农村过硬党支部建设,村“一肩挑”比例分别达到100%,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达到11个,占比达100%,带动村均集体增收4.5万元,户均增收0.25万元,基本消除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10万元以上村占比提升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