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最近启动了一个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工作,该综合体距离保存着巴米扬佛像壁龛的悬崖仅数米之遥。考古学家和专家警告说,这会对珍贵的世界遗产地造成永久性破坏。
该项目旨在“重建”一个历史悠久的集市,该集市在上世纪90年代的内战中被摧毁。在塔利班的蓝图下,该地区将成为一个拥有餐厅、宾馆、停车场、公共厕所以及手工艺品和杂货店的旅游中心。
“这个要重建的古老集市位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古缓冲区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不赞成重新利用这个地方,”一位在阿富汗文化遗产问题上具有权威的外交官说。
2001年,当时的塔利班摧毁了两尊耸立在山谷上一千年以上的巨型佛像,但它们所在的壁龛、幸存的洞穴壁画和其他遗迹仍然使该遗址成为全球重要的遗址之一。
省信息和文化局局长毛拉维·赛弗拉赫曼·穆罕默迪说:“我们要在这里建造宾馆,供游客过夜,并为当地手工艺品提供展览场所,还要建造杂货店、裁缝和刺绣店、传统餐馆和茶店,以及配套的公共厕所和停车场。”
穆罕默迪说,该项目已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准。“(塔利班)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了谈判,他们向我们发回了一份关于如何保护大佛遗址不受破坏的指导方针。”
但在巴米扬工作了数十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人员表示,该项目尚未征求过他们的意见,也没有批准重建集市。它在一份声明中警告说,该建筑可能会影响保护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没有参与过这个项目,该项目可能会对世界遗产造成破坏,”该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
巴米扬的遗产专家也表示,他们非常担心该计划对大佛遗址带来不可修复的破坏。
“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地区,任何人都不应该在这里进行建筑施工,”一名要求匿名批评政府的官员说。
巴米扬省长阿卜杜拉·萨哈迪说,很多在该地区的商店老板来请愿,所以,政府决定启动重建工作。
他说:“当这片土地被标记为遗产区并禁止建设时,这些商贩就被剥夺了土地,但现在是他们拿回土地权的时候了。”
新闻多一点
巴米扬大佛是曾经坐落在阿富汗巴米扬谷内山崖上的两尊立佛像,建于公元六世纪,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经典作品。
佛像主体乃自沙岩山崖凿成,而一些细微的部位由泥和干草的混合物造成,铺上灰泥表层,表层被绘画以突显脸部、双手及袍的折叠处,但这一表层实际上在很久前已经被侵蚀掉。佛像手臂下半部由同样的泥和干草的混合物造成,并以木架支撑。脸部上半部被认为是巨大的木面具组成。
巴米扬、旧称“梵衍那、范阳国、望衍国、帆延国”、地处丝绸之路上,是往来欧洲、波斯、中国和印度间的商队途经之地,当地曾有数所佛教寺院,是一个宗教、哲学、希腊式佛教艺术中心。自2世纪起,至9世纪伊斯兰教徒入侵时,为佛教的一个宗教地点。较小的东佛高度为38米,建于公元570年左右,较大的西佛高度为55米,建于公元618年左右。
那些寺院的僧侣住在凿于巴米扬的山崖的小山洞内,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些僧侣居住的山洞内有宗教雕像及色彩鲜艳的精美壁画。
两尊巨大立佛像中的东大佛高37米,西大佛高55米,为世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中国四川的乐山大佛虽然更高,但它是坐佛像),它们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佛教僧人玄奘在约630年时曾经过巴米扬,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形容当地(书中称为梵衍那国都城)是一个兴盛的佛教中心,“伽蓝(佛寺)数十所,僧徒数千人”。书中记载“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指的是西大佛,而它的东面有“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指的是东大佛。
佛像脸部和双手均涂有金色。两尊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
一尊跟巴米扬大佛风格接近的坐佛像坐落于中国甘肃省的炳灵寺石窟内,今天仍存在。
巴米扬大佛历尽沧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曾经历过3次劫难。2001年3月12日,大佛遭到当时塔利班的残酷轰炸,已面目全非。
来源:《卫报》,Wikipedia
编译:依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