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离难舍想抱紧些,茫茫人生好像荒野,如孩儿能伏于爸爸的肩膊,谁要下车……”本世纪初,陈奕迅演唱的一首《单车》或许描绘出了大多数人记忆中幼时父亲骑着自行车带自己外出的情景。
曾几何时,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的影子常常在大街小巷一晃而过,有时是十字路口红绿灯前“蓄势待发”的自行车大军,有时是弄堂里一人独行的身影,横梁前坐着稚嫩的幼儿......在实行计划经济的票证年代,一辆自行车可谓是“一票难求”,若提起“凤凰”“飞鸽”“永久”等老品牌,仍能勾起不少人的满满回忆。而我国第一辆26吋(英寸)轻便自行车的诞生地,正是上海永久的前身——上海自行车厂。
上海自行车厂诞生
作为舶来品的自行车,最晚于1868年就已经在我国出现,1868年《上海新报》刊登的有关上海街道中出现“自行车几辆”的报道可作为佐证。不过,那时出现在国内的自行车是一种人坐车上,双脚踮地引车而走的娱乐工具,并不能真正帮助百姓解决出行问题。然而,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上海的交通工具使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曾做过两次统计,分别统计了1889年和1926年在外白渡桥过桥的车辆人马数目,对比发现,1926年的时候,除了行人、人力车之外,马车、轿子、骑马者皆消失于街头,自行车以仅次于汽车的数量成为人们更常使用的代步工具。
1934年,复旦童子军自行车队在绍兴的留影(上海市档案馆藏)
国内自行车的数量变得多起来,但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多是从欧洲西方国家进口而来,并没有出现国产自行车,即使国内开始自己生产自行车零部件,但整车还是进口零件组装。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日商由北往南,先后在沈阳、天津和上海办起了自行车整车厂“昌和制作所”。1940年,坐落在上海东北角唐山路的昌和制作所开业,成为上海第一家生产自行车的厂。
1940年代的《上海市脚踏车管理规则》(上海市档案馆藏)
在历史长河中,上海昌和制作所多次更换厂名,1945年抗战胜利后,移交国民党接收,改为“资源委员会中央机器有限公司上海机器厂”;再到1949年上海解放,由军代表接管,改名为“上海制车厂”;到了1953年8月,更名为“上海自行车厂”。直到1993年4月,更名为“永久自行车公司”。上海自行车厂这一厂名存在时间最久,长达40年。
上海自行车厂厂标,来源:永久故事公众号
1960年上海自行车厂的唐山路大门
图源:永久故事公众号
厂名更换的同时,其商标也在随之变化,由最初的“铁锚”牌到“扳手”牌,再到“熊球”牌。后来,考虑到“熊球”牌图案中的北极熊与苏联有关,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经反复讨论,1951年,厂里最后决定采用“熊球”的上海话谐音“永久”作为产品名称,在最终定稿商标时,加上了“永久牌”三个红字,永久牌自行车的第一个商标由此得来。
早期商标,图源:上海永久官网
1960年起一直沿用至今的出口商标
图源:上海永久官网
走在前列的“永久”
想要批量生产有质量保障的自行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外表看似简单的自行车,实则构造复杂,光是组装它的零部件就能达到两百多种,更何况制作零部件的上千道工序。
当时,国内自行车零部件无论是在名称规格,还是尺寸结构方面,都没有统一标准,自行车零部件难以互换,阻碍的不止是零件厂、配件厂和整车厂之间的协作,还限制着我国整个自行车行业的发展。1955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将制造标定车的任务交付给上海、天津、沈阳三家自行车厂。
1958年,上海自行车厂链条车间在检验产品质量(上海市档案馆藏)
第二年12月, 28英寸永久牌标定车在上海自行车厂问世并投入大批量生产。永久牌标定车的诞生为自行车零部件的互换和通用创造了条件,统一了国内标准,也成为我国自行车工业走上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道路的标志。
1956年,我国自行车行业第一辆自行设计、制造的公制标定车在上海永久问世,图源:上海永久官网
中间横着一道显眼笔直大杠的永久牌标定车很快流行起来,还获得了“永久二八大杠”的俗称。1957年,上海自行车厂又产新品,一款定名为31型轻便车诞生,这不仅是我国第一辆26吋的轻便车,还首开先河,开创了男式、女式车款,女式车的横梁不再笔直横着,而是向下弯曲,更便于骑行。
1957年,第一辆全公制26吋31型轻便车问世
图源:上海永久官网
永久31型自行车说明书的扉页
《上海自行车商品手册》中关于永久31型自行车的介绍
不同人群对自行车的诉求不同,相比在城市作为代步工具,对于农民来说,一辆可以载重的农用自行车可谓是干农活的好帮手。1981年,一辆从上海自行车厂运送到湖北农民杨小运手中的永久自行车引起全国关注。当时《人民日报》转载了一篇文章,说的是杨小运卖给国家超额粮,为奖励他,县里询问他心愿,得到的回复是:他只想要一台永久自行车。
在票证时代,国家为了平衡供需,购买很多东西都需要凭借票证,自行车也不例外,对很多人来说,骑上永久牌自行车是一件既得意又可以彰显身份的事。
永久51型自行车质量鉴定证书(上海市档案馆藏)
这台运送到湖北的自行车是永久51型载重自行车,有着“不吃草的小毛驴”之称。为了检验这一型号自行车的舒适性、制动性等性能,上海自行车厂多个部门还对其进行专门的长距离载重骑行试验。试验开始前,他们在自行车网框里装了30公斤黄沙,后座则装120公斤,除了载货,加上骑行人的体重,车的实际载重已经超过210公斤。
早上5点多钟,天微微亮,试骑队伍骑上负重210公斤以上的51型自行车先去往起点曹安路,随后沿着苏州方向骑行,在骑行了将近90公里后,终于到达终点苏州界。骑行试验结束后,还要将自行车返厂拆卸,检测每一个零部件的变化情况,为了测试对轴档、轴碗和钢珠磨损程度,鉴定室还整整忙碌了一星期。
永久经典ZA51型载重车,图源:上海永久官网
从上海运往湖北的永久“小毛驴”,后来也成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田地里农民的主要载重工具。而走在自行车行业前列的永久并未止步于此,1989年12月,在第十四届亚洲自行车锦标赛赛场上,清一色的意大利赛车中一辆永久SC654型公路赛车脱颖而出,我国运动员骑着它力挫群雄,最终荣获男子四人组100公里团体冠军。
第十四届亚洲自行车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骑永久车SC654赛车夺得了男子四人组100公里计时赛冠军,图源:上海永久官网
节省外汇 攻克“9改10”难关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10种轻工业日用产品,自行车位列其中。自行车的车架和车圈是耗材最大的零部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行车行业想要谋求发展,就得面对材料的供货问题。
当时,上海自行车厂采用多辊成型焊接一体机对轻便车的硬边车圈进行连续生产,效率高、成品好,但这一设备对材料的要求也高,它需要材料具有稳定的含碳量,稍有波动就容易焊接失败,导致材料报废。而国产车圈材料在性能和供货上往往不尽如人意,频频出现断档现象。
电镀车间生产现场,图源:永久故事公众号
因此,车厂将视线转向牌号为SPCC的日产冷轧卷板材料,这一种日产材料性能良好,但很快迎来新的问题:日产材料规格固定为1000mm宽,不能调整,按照原来宽为102mm的料来开的话,1000mm宽的板材只能开出9条料(102x9=918mm),如此下来每次开料就会产生82mm的边角料废品,外汇浪费较大。
骑永久牌自行车郊游的女青年(上海市档案馆藏)
改变材料工艺,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时,上海自行车厂的材料工艺员邬城钧和电镀车间相关人员商量,如果将原来102mm的料宽改为98mm,那宽1000mm的材料就可以开出10条料来(98x10=980mm),对比下来,一个卷板就大约可以节约11%的材料。随后,这一想法得到车厂领导和同志的赞同,技术科便立了一个名称叫“轻便车圈材料9改10”的项目,由技术科牵头,电镀车间实施并共同负责。
当时上海自行车厂的日本材料开料是由位于浦东的张桥开料场协助完成,为了确保首道开料工序的顺利,厂里派出工作人员每周多次去开料厂检查产品质量。而那时从车厂到开料厂的交通十分不便,来回需要花费6个小时在交通上,先是过摆渡再转长途汽车,可以说是披星戴月。
永久81型竞赛自行车(上海市档案馆藏)
材料尺寸减少后,操作的难度加大,能否顺利焊接生产出合格产品成为重点问题,因为车圈的成型需要经过多道精准工序,稍有一道误差就要推倒重新调整。在车间里,操作人员争分夺秒,日以继夜地守在轻便车圈成型机旁,反复调试。历经几个月艰难的设备调试,上海自行车厂电镀车间终于迎来了成功。
那时上海自行车厂每天生产的轻便车数量占总数三分之一,而购买进口钢材需要花费大量的外汇,材料节省了,也就相当于大大节省了国家外汇,对国家的贡献也多一点。
扬帆起航 书写新篇章
1993年,上海自行车厂更名为永久自行车公司,永久上市,由此成为中国自行车行业最早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企业之一。不过,好景不长,率先上市的永久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经历了衰退与重组。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欧美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国内取消对五金交家电的统销统购、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深入……种种复杂原因,中国自行车行业迎来低谷。
市经委会关于成立上海永久自行车公司的批复(上海市档案馆藏)
1999年,处境艰难、经营连续亏损的永久公司股票遭遇特别处理。然而,貌似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永久还是迎来了柳暗花明。两年后,上海民营企业中路集团入主永久,与永久共渡难关。
回溯前身至今,作为老字号品牌的上海永久,要想保持品牌的生命力,还要与时俱进,使品牌年轻化。为此,永久推出时尚复古的子品牌“永久C”系列自行车,打造以永久自行车为主题的咖啡馆,并与阿迪达斯等合作,设计联名定制产品,以一种更鲜活的新姿态重回大众视野。
永久自行车主题咖啡馆外景,图源:上海永久官网
永久自行车主题咖啡馆内景,图源:上海永久官网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而在盛大的群众游行阶段,有一支特别的自行车方队引得众人注目,少男少女们拨响着叮当的车铃声,笑盈盈地挥着手,几百辆永久自行车在长安街上熙熙攘攘驶过,自行车流好似带动时光倒流,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再次重现。
2019年国庆群众游行中的情境式行进“青春万岁”(新华社图)
参考文献:
[1]户力平.自行车的历史[J].理财(经论版),2015(4)
[2]段雯娟.自行车与中国的百年缘起——访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涛[J].地球, 2017(1)
[3]王小茉.由仿至造:国产自行车品牌与制造的发展历程[J].装饰,2015(9)
[4]袁志坚,孙玉敏.永久:关于自行车的记忆[J].上海国资,2012(5)
[5]王震蒙.80后永久铸就经典无数,新时代再创璀璨荣光——访上海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奕鸣[J].中国自行车,2020(3)
[6]余海峰.路试,永久品牌的守护神器——听邬城钧讲永久骑行试验的故事[J]. 中国自行车,2020(5)
[7]上海发布. 一部自行车,可曾让你记起那段青葱岁月?[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5875631135584089&wfr=spider&for=pc,2018-3-25
[8]上海永久.永久历史[EB/OL].http://www.cnforever.com/article/detail/colid=22
[9]宏扬.永久故事:光荣属于以上海自行车厂为代表的永久人[EB/OL].https://mp.weixin.qq.com/s/F9LapiKbKwg74IY2RQTCyQ,2020-12-19
[10]章和轼.永久故事:从观看70周年国庆大典想起的永久人的历史担当[EB/OL].https://mp.weixin.qq.com/s/VbZ-gZjTlovZmqdKZg4k-A,2019-11-1
[11]人民网.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情境式行进“青春万岁[EB/OL].http://tv.people.com.cn/n1/2019/1001/c430385-31382942.html,2019-10-1
[12]海遥.10份收藏说明书:见证“永久牌”自行车的历史变迁[EB/OL].
http://www.biketo.com/news/43681.html,2019-12-12
编辑:一茶、陆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