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打油诗,感觉挺有意思,就萌发了写点什么的想法。
中国是诗歌大国,向来不缺优秀的诗人,但做诗从来不是文人墨客的专利,历史上很多来自民间的诗歌,因为其诙谐、幽默、富于人生哲理而广泛流传,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中打油诗就是其中的一类代表。
传说打油诗为唐代张打油所创,有人说他是一般的读书人,还有说他是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写的打油诗流传至今,仍为人所乐道。我们先看他写得一首《咏雪》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我们想象一下,当下雪时,江上不是什么都看不清了?所以叫江上一笼统,这个笼统,就是模糊的意思,方言的意味很浓;“井上黑窟窿”,指的是下雪时大地一片洁白,但井口无法积雪,所以象个黑窟窿,与“万绿丛中一点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极简主义”的体现。而后两句更为神来之笔,雪落在黄狗的身上,黄狗当然是变白了,而白狗本身就白,落了雪就显得臃肿,非常的形象,幽默。这里补充一句,看到那个”肿“字,有没有想到李清照千古流传的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要知道此诗做于唐朝,而李清照可以宋朝人啊,不知李清照这句诗,有没有受到过启发。
所有的艺术都是由人创造,转而为人服务的。与科学不同,人类的艺术只与人类相关,离开人本身谈艺术是非常可笑的。我们可以想象,假如真的有外星人,他们会认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艺术吗?比如这个世界由青蛙来统治,青蛙们所创造的艺术会与人类一样吗?
什么是好的艺术?能服务于人的艺术就是好的艺术。如果不能服务于多人,就算是只服务于自已,让自已得到快乐,也是好的艺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诗,“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也是诗,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并无高下之分,只有情趣不同而已。
常言说,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可见唐朝诗歌之胜无出其右,成为至今人们都无法逾越的丰碑。但开唐第一诗是哪首?记得读过的一本唐诗新解,开篇第一首就是王梵志的《我昔未生时》,其诗如下:
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
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为何?
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
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
整首诗都是大白话,并无执拗之词,但其中饱含了对社会,对人生,甚至于宇宙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我们在叹服其机智幽默的同时,也会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这样的诗,如果以文人墨客看来,太无文学素质,但试问古今,又有几人能写得出如此机巧而又大气的诗歌?
打油诗不仅是古代,就是现代、当代也长盛不衰。象爱国将领冯玉祥,老一辈革命家徐特立,甚至开国领袖毛泽东,都写过打油诗,而胡适、鲁迅等文人也都写过白话诗,打油诗。
军阀张宗昌是诗坛的一个另类,他小时候没读过什么书,写得诗白话连篇,为当时人所耻笑,甚至直到今天,也有很多人笑话他没文化。但是,当初笑话他的那个酸文人写得诗早已大浪淘沙,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张宗昌的打油诗却以其机智、幽默、贴近生活而流传至今,甚至于让人流连忘返,大呼过瘾。下面直接从网上复制几段下来:
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咏雪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
这两首诗,张宗昌将天上的“闪电”和“雪”比喻成玉皇大帝生活中的物件,生动形象自不必说,他那惊人的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更是让我们佩服地五体投地。
再看这两首:
游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跶。
游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
三个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这两首诗前两句都是客观写实,后两句就将作者的感受嵌入了其中,“一戳蛤蟆一蹦跶”和模拟泉水的咕嘟声,是多么的形象、多么的富于动感啊!
写到这里,笔者突然有所感叹,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话:“做一个有趣的人,比做一个有爱的人更重要”,我觉得应当这样理解这句话:我们普通的人生,并没有那么多大事发生,地球10亿年也没有发生过外星人入侵事件,宇宙140亿年的生命中也没发生过几回小行星撞地球。所以,我们做一个有趣的人,给别人以欢乐,可能比做一个无原则的有爱,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人更重要。
由此也感慨两句:“少年不识张宗昌,待到知时已枉然。李杜文章传千古,不如一笑解心宽”
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公布,其中周啸天以打油诗获奖。作家王蒙说“许多年前,我读到四川大学周啸天教授的旧诗《洗脚歌》与《人妖》,大为雀跃。第一他写得古色古香,幽凝典雅;第二他写得新奇时尚,与时俱进;第三他写得活泼生动,快乐阳光;第四他写得与众不同,自立门户;第五他写得衔接传统,天衣无缝。”。
我们来看看这位饱受争议的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吧:
《写邓稼先》
炎黄子孙奔八亿,
不蒸馒头争口气。
罗布泊中放炮仗,
要陪美苏玩博戏。
再看一首:
写《超级女声》
今宵荧幕富星光,
五省共追超女狂。
歌曲一朝惊屈贾,
粉丝十万下江湘。
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生的经历不同,见解各不同,对于同一作品的理解也不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无论如何,读之脍炙人口,读后会心一笑的,就是好诗。
生活是文学的土壤,没有生活的浇灌就开不出鲜艳的花朵。广大农村天地辽阔,物产丰富,更加贴近自然。驴、牛、马、羊、小鸡小鸭、玉米、大豆、高粱,皆可为创造题材,民间风俗、邻里邻居、生产生活都为创作提供了灵感。生于斯,长于斯的本乡本土老少爷们,如果喜欢诗歌,完全可以沿此道路走下去。就算不能成名立万,只要是能自娱自乐,提高生活品位,增强生活趣味,也是人生的一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