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激发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切实保障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用心帮助广大劳动群众排忧解难,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从长时段的大历史来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劳动更是创造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身躯,劳动精神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涓涓流淌。中华文化中的情感与精神始终都与自然生灵相契合,这种独特的感知方式令世人将自然万物与情致意趣相糅合,于是劳动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生根、绽放。
春秋代序,耕耘心神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这说明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关联紧密,自然之物的变化会引发人心之变化,继而激发主观情感,劳动便成了奋斗精神的寄托和载体。中华民族是有着辉煌耕耘文化的民族,中华世人与土地密不可分。我们的先民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劳动精神于一代代炎黄子孙的心中扎根、成长。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我们在劳动中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古有先民男耕女织、养蚕缫丝,今有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在中华大地上砥砺奋斗、开拓创新。
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无数劳动奋斗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港珠澳大桥屹立在海上,高铁轻轨穿梭在四方各地,中国航天享誉全球。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时所寄语的,他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新时代的发展中,青年更要时刻牢记初心、砥砺奋斗、奔向远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与劳动相依相守,是中华历史发展中的精神风骨,它们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岁月里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指引着当代青年向着光明闪耀的未来前行,它们创造着中华民族的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继往开来,劳有其得
“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促发了我国劳动精神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多次强调劳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他对工人阶级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肯定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充分肯定了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强调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这对于进一步动员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
劳动创造历史,拼搏成就未来。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踏上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新征程上创造新辉煌,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激扬的意气。新时代的青年们,在先辈们打下的江山下幸福生活着,在繁花似锦的土地上快乐成长着,所以青年一代的责任更应该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相连,在劳动中绽放青春的力量,在继承中华民族光辉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激发劳动创造热情,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在全社会奏响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的时代之音,让劳动在中华大地上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琢玉成器,灿烂盛放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自然万物会进驻人之内心,哪怕是一片叶子、一声虫鸣即可引发人之共鸣,形成情志精神。中华民族的劳动传统,就是在这宇宙繁衍之中日渐形成的,它与中华大地的每一寸泥土相依相守,它与自然界中的虫鱼鸟兽相互哺养,它与时序更替气候变化相互依存,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它持久绽放着光芒。
“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四候之变会引发人心之变,劳动精神的形成与气候的变化密不可分,于是在四时的劳动中,中华民族不忘初心、砥砺不懈、艰苦奋斗、守正创新的精神便深入到泥土与灵魂的融合之中,形成独特的中华文明。从百家争鸣、铜器建筑、诗歌散文,到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思想精神,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并于新时代依旧强有力地保持着和发展着悠久传统,依然保持着独有特色。
新时代的青年于历史和未来中自琢成大器,要心胸开阔,学习“劳动成器”这种坚韧如一的品格,既要有不畏风霜的锐气,亦要有风雨无阻的坚守。不畏过往,不忘初心,不断涵养,心怀天下。青年须秉承新时代劳动精神,在劳动中提升自身素养,宛如泉水打磨的石子,光洁游刃地在探索与创造中,以奋发之姿赢得未来。
(作者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