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蛙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人们对蛙的崇拜最早可追溯到 6000~7000年前,无论在彩陶、岩画、青铜器、帛画、画像石、服饰及民间艺术的剪纸、刺绣中,都能够看“蛙”的形象。
象征图腾崇拜的蛙
因“娲”和“蛙”同音,专家推测女娲应是蛙图腾氏族的女氏族长。古代蛙纹具有生殖崇拜意象,蛙的大腹形象与孕妇相近,古代的生殖女神像亦突出大腹。在新石器时代的许多彩陶图案中,蛙的图样是比较常见的。在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曾经出土多件非常精美的蛙纹彩陶系列。
如位于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鱼蛙纹深腹彩陶盆,内壁彩绘有对称的两只蛙,整体造型充满动态和力量感。
鱼蛙纹深腹彩陶盆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 | 郑华
又如生活在仰韶时代的半坡先民,面对的是水域纵横、沼泽遍布的自然环境,青蛙既是他们捕捉的食物,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因此对于青蛙的生活习性与动态异常熟悉,所以捏塑出如此生动逼真的青蛙形象。
蛙形陶塑 西安半坡博物馆供图
再如出土于陕西西安高陵杨官寨正在陕西考古博物馆中展出的红陶浮雕蛙纹釜,因浮雕出拟人的艺术表现方法,呈现出灵动活泼、炯炯有神的蛙而受到观众喜爱。
红陶浮雕蛙纹釜 陕西考古博物馆藏 图 | 郑重
淳朴生态环保的蛙
古人心目中的蛙,是水的化身,失去了水,所有的生物就无法存活下去。因而禁止堵塞水道、陂池干涸、破坏和污染水资源。崇蛙护蛙都是朴素生态环保理念的体现。人们爱蛙,就将蛙设计到建筑材料中,比如在陕西凤翔县秦雍城遗址内采集的蛙纹瓦当,当面饰一蛙,身体肥硕,四肢伏地,似欲跃起,现藏凤翔县博物馆。人们崇蛙,就让蛙陪伴守护在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陵墓前,霍将军墓前的这件石蛙,目前为国家禁止出境文物,现藏茂陵博物馆。
蛙纹瓦当 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供图
石蛙 茂陵博物馆藏 图 | 陕西虎牙
我国在秦汉时期就很重视保护环境、生物和水资源,在《礼记·月令》中,要求人们在仲春之月“勿竭山川,勿漉陂池 ”。秦代还兴建了郑国渠、灵渠等多处水利工程,而且对水资源的保护已上升到了法律高度,在《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田律》中规定“春二月,毋敢伐财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为蛙以及其他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较好的法律保证,体现了我国古代淳朴的环保理念。
蛙是两栖动物,能够在水和陆地之间来去自如。陂池在古代除了蓄水,里面还生活着很多水生物。1978年陕西勉县汉墓出土了绿钳釉陶陂池,池内除了有正在跳水的蛙,还散布着鲤鱼、泥鳅、龟、鳖、菱角、螺蛳,连池边沿的蚂蟥鸭子都清晰可见。可见墓主人可能希望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物质也是富裕的,该陂池模型现藏勉县博物馆。
东汉绿釉陶陂池 勉县博物馆供图
因蛙多于夜间活动,以蛾、蚊、蝇等农业害虫为主要食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属农作物的保护神,辅助了农业的丰收,成为了人类的“朋友”。1965年汉中市出土的绿釉陶陂池,既有陂池,还有稻田和蛙。整座模型为长方形,中间隔一坝,一边为陂池,一边为稻田,池底塑有蛙、鲤鱼、鳖、螺、菱角等。
陶陂池稻田 汉中市博物馆供图
这件文物还把汉代的高科技蓄水知识传递给我们,坝中装有闸门,闸墩和闸槽合为一体。出水口为拱形,有一提升式平板闸门,升降启闭闸门可控制水量。坝外是稻田,用十字形田埂分成四块,一条田埂正对闸门,距闸门4厘米处断去,表示水出闸门后可以向两旁田间分流。田间画有纵横成行的秧苗,现藏汉中市博物馆。
财富权利象征的蛙
蛙作为与水有关的生灵,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特殊的情感。每当雨水将至蛙们就开始鸣叫,古人无法理解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以为是蛙带来了雨水。而农业的丰歉与降水量有密切关系,所以先民把蛙的鸣叫与天气联系起来。早在汉代,即有祭蛙求雨的记载,如《春秋繁露》:“春旱求雨,取五虾蟆。”
先民们发现月与蟾蜍或蛙的活动规律相似,月上阴影又像蟾、蛙,便视蟾蜍或蛙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来自月亮的神蟾或神蛙时,把月与蟾、蛙相提并论。蛙与月是水神、雨神般具有神力和财富的存在。古人认为“三脚瑞蟾(蛙)所到之处,人们都必定会富庶起来”。
钺本身是一种兵器,虽具备杀伤力,但后期演化为仪卫用,代表权力。在钺上铸有“蛙”纹,更是代表权力和堆金积财的运气。如1979年洋县出土的商代蛙纹钺,钺身前部透雕一青蛙,两眼圆睁,卷云纹作眉,背刻圆涡纹,四脚饰细云纹,整体作匍匐状,形象生动,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蛙纹钺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 | 郑华
总之,蛙从史前的先民食物、崇拜对象和图腾元素,到文明社会的世俗之物,其形象出现在陶器、青铜、瓷器、玉器等各类传统工艺品中。从乡村农田、夏目荷塘再到文人书房,其呜叫声从古至今,延绵未绝。青蛙如山野陆地的自然歌者,用歌声提醒着农民的耕种时节,宣告着农业的丰收景象,激励着文人的“闻蛙起舞”、醉心学问。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文物陕西,转载仅供分享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编辑:唐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