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出炉。长春新区所辖长春高新区在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工作中综合排名第27位,两年共晋升13个位次,排名大幅提升。
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实施,从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等方面对全国国家高新区进行评价。在本次评价中,长春高新区表现不俗,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等关键指标显著提高,已成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
近年来,长春高新区聚焦打造主导产业规模发展、汇聚创新资源、构筑惠企便民环境、建设绿色低碳生态等多个方面,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水平,激发创新资源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升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供给,各项工作均实现新突破。
主导产业成为规模发展新引擎。国药集团新冠疫苗落地投产,金赛药业、长春生物等6户企业增速超过50%,金赛药业国际医药产业园、长春高新生物医药产业园(一区)、百克生物疫苗产业园、长春高新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医药健康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长春高新区跻身“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产业竞争力第10。2021年,高新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1户,梯次培育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0户。中邦汇泽园林、英利汽车、百克生物3户企业分别在港交所、上交所和科创板上市,创造了进军资本市场的新速度。
汇聚创新资源要素达到新高度。联合吉林大学启动“环吉大双创生态圈”建设,实施“一核、双心、N园”发展布局,以“海容荟双创小镇”为核心的10平方公里双创生态圈初具雏形,打造成科技成果转化、文化创意、青年创业示范新高地;联合吉大、理工、光机所、生物所等大院大校大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位步伐,全面打造“科、教、创、产、服”协同创新集聚区和孵化集群。高新区已集聚各类孵化机构35家,其中,国家级11家,在孵企业2000余户。省级以上研发机构7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集聚各类人才5万人。长春高新区获国家科技部评优,再获“2021年国家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省级补助资金)1500万元。华为云联合创新中心和海创汇创新中心投入运营。
惠企便民营商服务构筑新环境。深化巩固“管委会+公司+园区”改革成果,不断创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从“产业推进、企业服务”到“招商引资、园区运营”的全链条管理。全面推行“一图到底”式审批,实施“证照分离”“标准地+承诺制”“政务服务驿站”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率先实施拿地即开工、新型产业用地(M0)等35项首创性、独创性改革举措,打造了全省开发区改革先行样板。创新构建了基层治理智慧平台系统,形成“四级互联、三大突破、双向考评、一网查询”平台运行机制,区级、街道、社区、网格“四级闭环”管理。
绿色低碳实现美丽新生态。编制《长春高新区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巩固提升环保督查整治成效,抓实抓好各项问题整改,开展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落实《幸福新区》建设计划,启动香湾湖、香湾体育公园建设。逐步完善新建产业园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口袋”公园,全力推动地铁5号线建设,布局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提升精细治理水平。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接下来,长春高新区将基于本次评价结果,始终保持“赶考”心态,重点谋划实施“十百千万”提升工程,全力打造“长春硅谷”“吉林制谷”“北方药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面推进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引领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建设。
长春新区新闻中心供稿供图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