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二章》)
【原文大意】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与美相对立的丑;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与善相对立的恶。
【点评】老子认为美与丑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形成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丑。这是在中国美学史上,运用辩证观点来观察美丑问题的发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读天)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
【原文大意】五彩缤纷的颜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齐鸣的音乐使人听觉失聪;五味刺激的食品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神狂躁;稀有商品的诱惑使人行为不轨。
【点评】老子在这里指出,对“声色犬马”之类感官愉快不顾一切的追求,会使人失去正常的理智。审美愉悦虽然同感官愉快是分不开的,但它又绝不等同于单纯的感官享乐。在一个物质供给突然出现而精神文明滑坡的时代,有些人往往狂热地、放肆地追求感官享受,而泯灭了审美感受。老子这段话,就是对两千多年前这种现象的尖锐批判。如果联系到时下某些人对色情打斗影视、流行音乐、豪华宴席、高档汽车等感官刺激的狂热追求,那么这话到现在也是仍有借鉴意义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
【原文大意】真实可信的官词是不用美化的,经过美化的言词不是真实可信的。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老子·第六十二章》)
【原文大意】美好的言词可以赢得人们的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素质。
【点评】看来,老子并不真正否定“美言”。这也充分肯定了美言与美行的价值。只是他认为真正的美是朴素的,不是伪饰的。从厌恶伪饰出发,才有了“美言不信”的说法。
猨猵(读编)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鰌与鱼游,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齐物论》)
【原文大意】猿骗雌猴做配偶,麋找母鹿交合,泥鳅追鱼求偶。毛嫱与西施,是世人公认的美人儿,可是鱼见了躲入水底,鸟见了飞入高空,麜鹿见了拼命奔逃。猿猴、麋鹿、鱼和人这四者,究竟是谁知道天下美色的真正标准呢?
【点评】庄子认为,万物之间没有共同的审美标准,因此对同一个对象,究竟美还是不美,不同的审美者会有不同的答案。人与动物之间当然没有共同的审美标准,每个人之间的审美标准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但从整个人类来看,应该说还是有大体一致的审美标准的。要不然,也就不会说毛嫱、西施是公认的“人之所美者”了。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原文大意】朴素之美,是天下谁也不能与之相比的。
西施病心而膑(读贫)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膑美,而不知膑之所以美。(《庄子·天运》)
【原文大意】越国的美女西施,害了胃病,揉着胸口,皱着眉头,走过家门,显得楚楚可怜,别有一番风致。邻居的丑婆娘见了,心中羡慕,于是也揉着胸口,皱起眉头,在街上走来走去。村里的富人见了,闭上大门不出来。穷人见了,拉着妻子忙走开。这个丑婆娘以为皱眉就是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为什么美。
【点评】不顾自身条件,生搬硬套,扭捏作态,只能益增其丑。这就是这个“效膑”的丑女留给人们的教训。后来,这个寓言流传演变,形成了成语“东施效颦”(颦即膑)。
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庄子·田子方》)
【原文大意】体会到至美的感受而漫游于至乐的境界者,可称为至人。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
【原文大意】天地之间存在着伟大的美却不言语,四季变化存在着明确的规律却不谈论,世间万物生灭存在着系统的道理却不解释。圣人立足于天地间的大美而洞察万物的原理,所以至人是自然无为的,大圣人是不妄自造作的,这是他们取法于天地的缘故。
【点评】在这里,庄子讲了美的三个特征:一、美存在于天地之间,即大自然之中;二、这不是一般的美,而是至高的“大美”;三、大美是不言的。庄子要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去了解美、寻求美,而不是到超自然的精神世界或天国中去找美。这一观点,对中国美学与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庄子·则阳》)
【原文大意】生来长得美的人,纵然给他一面镜子,如果别人不告诉他长得美,他也永远不晓得自己比别人美。
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淮南子·原道训》)
【原文大意】音阶的数量不过五位,而五音的节奏变化,却能够使人永远聆听不完;味道的感觉不过五类,而五味的烹饪调和,却能够使人永远品尝不尽;色彩的品种不过五种,而五色的配合演变,却能够使人永远观赏不够。
【点评】美的内在规律是简洁明了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可以是无限多样的。这就是美的多样性与规律性的辩证法。
白玉不琢,美珠不文,质有馀也。(《淮南子·说林训》)
【原文大意】洁白的玉石不需要雕琢,美丽的珍珠不需要纹饰,因为它们天然的素质之美就已经足够了。
琬琰之玉在洿(读乌)泥之中,虽廉者弗释;弊箄(读悲)甑在袇(读然)菌之上,虽贪者不搏。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淮南子·说山训》)
【原文大意】光华闪烁的美玉掉在污泥之中,就是廉洁的人也不会放弃它。破烂的竹席陶甑放在地毯上,就是贪财的人也不会去拾取它。美的东西虽被污辱,世人也不会轻视它。丑的东西虽放置于显贵,世人也不会珍重它。
【点评】道家论美常常执相对主义的观点,这段文字却非常明确地肯定了美丑区分的客观性。有人说:“从先秦以来,像这样坚决肯定美的客观性的言论,可以说是第一次见到。”(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这是《淮南子》对道家美学思想、也是对中国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
论乐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成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庄子·齐物论》)
【原文大意】子游说:“地籁是各种窍孔发出的声音,人籁是竹箫吹出的乐声,请问天籁是什么呢?”
子綦说:“所谓天籁,乃是风吹万物,使万物发出各自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乃是万物各自不同的自然状态形成的,哪里有谁在鼓动它们发声呢?”
【点评】庄子认为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因为天籁是自然形成的,包容万物而又朴素无为,不求合律而自然合律,是一切人籁所不可比拟的。庄子的这一观点,同他认为自然之美乃是“大美”的思想是一致的。
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使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圉(读语),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由是欢之,虽乐,未尝不荒也。(《庄子·缮性》)
【原文大意】古代人的所谓得志,并不是指驷马高车乌纱帽之类,而是指自己心中的快乐,那种无以复加的满足。现代人的所谓所志,只是马车官帽了。虽然身乘马车,头戴官帽,声势显赫,但这毕竟与人的天性和生命无关,只是身外之物,偶然来到,如同寄托而已。寄托的东西,来时无法谢绝,去时也无法挽留。所以人不见得因为马车官帽就能体会到内心的快乐,也不会因为穷困窘迫就向世俗低头。显达也好,贫困也好,内心的所乐是相同的,所以也不会有什么忧虑。而现在许多人却失去寄托就失去了快乐。这样看来,他显达时虽然自以为快乐,其实内心何尝不是恐慌的呢!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至乐》)
【原文大意】最高的欢乐是没有欢乐,最高的声誉是没有声誉。
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庄子·让王》)
【原文大意】古代的得道之人,穷困也快乐,显达也快乐。他们所快乐的不是穷困与显达,只要有道德充实内心,穷困与显达对他们就好像是寒暑风雨的循序变化,不值得放在心上了。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读渠),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列子·汤问》)
【原文大意】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完全掌握秦青的技巧,就自以为学完了,便告辞回去。秦青也不挽留,就在城外路边为他饯行,敲起拍板放声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遇止了流云。薛谭听了,赶紧向老师认错,请求返回去重新学习,从此他一辈子再也没敢说告辞回家。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汤问》)
【原文大意】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伯牙弹一支曲子,心中向往着高耸的山峰。钟子期赞叹:“好啊!巍峨雄伟如同泰山!”伯牙又弹一支曲,意在向往着滔滔流水,钟子期又赞叹道:“妙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凡是伯牙弹琴时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点评】这段文字生动地描述了一个音乐家与欣赏家之间动人的友谊,说明了音乐使人心灵相通的神奇魅力。后人把这个故事浓缩为成语“高山流水”,用来表达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深刻理解与相知。
所谓乐者,岂必处京台、章华,游云梦、沙丘,耳听《九韶》、《六莹》,口味煎熬芬芳,驰骋夷道,钓射鹔鷞之谓乐乎?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也。(《淮南子·原道训》)
【原文大意】所谓快乐,难道一定要身居京台、章华这样的楼阁,游览云梦、沙丘这样的名胜,耳听《九韶》、《六莹》这样的乐曲,品尝精心烹调的芬芳美味,坐着驷马高车奔驰于大道,猎射鹔鹤这样的珍禽才叫做快乐吗?我所说的快乐,是指人得到他应得的满足罢了。
【点评】快乐不在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精神满足。这当然不错,但精神的愉悦毕竟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社会环境,这一点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
末世之政,田渔重税,关市急征,泽梁毕禁,网罟无所布,耒耜(读四)无所设,民力竭于徭役,财用殚于会赋,居者无食,行者无粮,老者不养,死者不葬,赘妻鬻子,以给上求,犹弗能澹。愚夫蠢妇,皆有流连之心,凄怆之志。乃使始为之撞大钟,击鸣鼓,吹竽笙,弹琴瑟,失乐之本矣(《淮南子·本经训》)
【原文大意】没落时代的统治,种田打鱼都被课以重税,关卡集市都强迫交征,水泽山脉全部封禁,老百姓鱼网没地方撒,农具没地方用,人们的精力被沉重的徭役耗尽,财富被高额的赋税榨干,居家的人没有食粮,外出的人饿着肚子,年老的人得不到奉养,死去的人无法被安葬,抵押妻子,卖儿卖女,以供统治者的勒索,仍然不能使统治者满足。即使是老实憨厚至极的男女,也都满怀着流离的悲痛与凄凉的情感。在这时候,却给他们敲起大钟,击起鸣鼓,吹奏竽笙,弹奏琴瑟,这已完全失去作乐的本来意义了!
【点评】这段文字尖锐地指出了在人民处于极端悲惨的生活中时,刺激感官的音乐与人民心态的强烈对立,并进一步提出了音乐本来意义的问题,表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强烈同情,与对音乐和人民生活状况关系的深刻思考。
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孔子学鼓琴于师襄,而喻文王之志,见微以知明矣。延陵季子听鲁乐,而知殷夏之风,论近以识远也。(《淮南子·主术训》)
【原文大意】倾听一个地方乐曲的声音,便可以了解这个地方的社会风俗;看到一个地方的社会风俗,便可以了解这个地方的文明教化。孔子在鲁国向音乐家师襄学习弹琴,便从中领会了周文王的志趣,可见从微细之处就能洞见明察。延陵季子出访鲁国听了鲁乐,便从中了解了殷夏的风俗。可见从相近时代的音乐就可以认识遥远时代的情形。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之为体,以心为主。故无声之乐,民之父母也。(嵇康《声无哀乐论》)
【原文大意】要改进社会风俗,没有比音乐更见效的了。而音乐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内心和谐。内心和谐乃是无声的音乐,有了它,人们就像有了慈祥父母的恩惠,可以安乐地生活。
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嵇康《琴赋》)
【原文大意】我从小就爱好音乐,长大了还常常抚玩。我以为事物皆有兴盛衰亡,而音乐的魅力恒久不变;美味嘉肴有厌足之时,而音乐使人流连不倦。音乐可以疏导护养人的精神意气,宣慰和谐人的感情志趣。若要处于穷困孤独之中而使心灵不至郁闷,没有比弹奏、欣赏音乐更合适的了。
【点评】这里作者从自我的感受说明了音乐的魅力与效果,表现了很高的审美素养。特别是指出音乐与“滋味”之类感官享乐的区别,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然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切哀言,言比成诗,声比成音。杂而咏之,聚而听之。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嗟叹未绝,而泣涕流涟!(嵇康《声无哀乐论》)
【原文大意】然而音乐的节奏,乃是感动人心最深的。劳动的人以歌唱表现他的工作,欢乐的人以舞蹈表现他的成就。而那些怀着悲痛之心的人,则语言激切哀伤。语言排列组成诗句,声音排列组成乐曲。歌咏相互穿插,众人相聚欣赏,心志被和谐的音乐所激荡,情绪被悲苦的言词所感动,嗟叹不止,就泣涕交流了!
若夫郑声,是音声之至妙。(嵇康《声无哀乐论》)
【原文大意】至于郑声,那是音乐中至为美妙的。
【点评】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要求音乐直接为政治伦理服务,对不符合封建伦理的音乐一律排斥,孔子就曾说过“放郑声”、“郑声淫”。嵇康却公然肯定郑声的音乐艺术价值,这种对儒家正统的大胆冲击,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道德平淡,故无声无味。不烦则阴阳自通,无味则百物自乐,日迁善成化而不自知,风俗移易而同于是乐。此自然之道,乐之所始也。(阮籍《乐论》)
【原文大意】天地本来是简单明白的,所以雅乐清要而不繁琐。道德本来是平静恬淡的,所以无声无味。不搞繁琐就会阴阳自然相通,平静恬淡就会百物自得其乐。于是一天天产生了和谐,完成了演化,而自身并不知晓;改进了社会风俗,而同样在乐中实现。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乐的本源。
形神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读健)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老子·第二十七章》)
【原文大意】善于走路的不留车辙痕迹;善于言词的不会授人以柄;善于计算的不用算筹和蓄草;善于关闭的不用锁闩却使人不能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使人不能解。
【点评】老子在这里讲的并不是艺术,然而他却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弃形取神”的思想,并把这当作从事某种行为的最高妙的境界。可以说,后来各种关于形神的论述,或多或少都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第四十一章》)
【原文大意】最大的乐音听起来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看起来没有形迹。
【点评】音乐的美离不开声音,形象的美离不开形体。然而又不仅仅是声音、形体,它们在人的内心唤起的审美体验,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声音、形体的单纯感知。当最优秀的音乐或造形艺术使人们陶醉在这种审美感受中时,人们便往往忘却了具体的声音与形体,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超越了对声音、形体单纯感知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吧!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忳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读顺)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庄子·德充符》)
【原文大意】孔子说:“有一次我出差到楚国去,正看见一群小猪在刚死的母猪身上吃奶,不一会儿,它们忽然都惊慌地抛开母猪逃走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发现母猪已经失去知觉,和它们不一样了。看来,小猪所爱母亲的,不是爱一堆无知觉的形体,而是爱主宰它的形体的精神。”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
【原文大意】世人所珍贵的道是记载于书中的,书不过是语言写成的文字,因此语言也就为人珍贵了。语言的可资之处全在意义,而意义是有所指向的。那意义所指向的难以表达的玄妙之处,却是语言不能够表达清楚的。然而世人却因为珍贵语言而传之于书籍。虽然他们觉得那珍贵,我却觉得不足为贵。因为他们所珍贵的那些并不是真正可贵的。人认识事物,可以看得见的,只有形状和颜色;可以听得见的,只有名称和声音。但可悲的是,世人却以为只从形色名声这些外在现象中就可以认识事物的实质。形色名声之类外在现象怎么能真正表现出事物实质呢?真正懂得的人是不说的,夸夸其谈的人又并不真懂。这个道理,世俗的人们怎么能明白呢?
【点评】在这段文字中,庄子论述了“道”的不可言传性。虽然他并不是单指艺术,但却恰好揭示了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它所引起的审美感受不可能用语言穷尽,这也就是后世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
【原文大意】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他的御用车轮匠轮扁在堂下斫车轮。他见桓公读个不停,心中觉得奇怪,便放下工具,走上前来问道:“请问,老爷您读的是什么书?”
桓公说:“是圣人说过的话。”
轮扁问:“圣人还活着吗?”
桓公说:“早已逝世了。”
轮扁说:“这么说,您所读的,不过是古人酿酒剩下的酒糟罢了!”
桓公大怒说:“寡人读书,你一个轮匠怎能乱发议论!说得出理由还可以,说不出理由就处死!”
轮扁说:“臣斫了一辈子车轮,就从斫轮的事来看吧。斫车轮,要凿眼装辐条,凿大一点,就松动不牢固,凿小一点就太紧插不进去。至于如何做到不松不紧,我心里体会得到,手里感觉得出来,嘴里却说不清楚,这里头有奥妙之处是说不出来的。我没法告诉我儿子,我儿子也没法学到手来继承我,所以我七十岁了还在这里斫车轮。古人一死,他那所没法传授的妙处也就消失了。这么看来,您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点评】在这个故事中,庄子以形象的描述又一次表现了道不可言传、言不能尽意的说法。“得之于手而应于心”这句话,后来在流传中被人写成“得于心应于手”,又进一步浓缩成“得心应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种技艺的熟练高超。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
【原文大意】可以用语言谈论的,是事物的粗疏方面;可以用意念传达的,是事物的精细方面;至于语言所不能谈论、心意所不能传达的,那就不是粗疏精细所能局限的了。
筌(读全)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原文大意】笱笼的功能在于捕鱼,捕到了鱼,便不必老是想着苟笼;猎网的功能在于捉兔,捉到了兔,便不必老是想着猎网;语言的功能在于传达意义,意义传达了,便不必老是记着语言。
【点评】领略了内在的精神、意义,便不必拘泥于外在的形状与言词。这是艺术创作与欣赏中都常有的状态。这段文字在后来的流传中凝成了两个成语:“得鱼忘筌”与“得意忘言”。
有九方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列子·说符》)
【原文大意】伯乐推荐了九方皋来给秦穆公相马。穆公召见了他,就派他出去找好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报告说:“已经得到了一匹好马,在沙丘。”
穆公问:“是什么样的?”
九方皋说:“是母马,黄色的。”
穆公派人去取来一看,却是匹黑色的公马。穆公心里很不高兴,召来伯乐,对他说:“坏啦!你推荐来找马的那个九方皋,连马的雌雄、颜色都分不清,又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
伯乐长叹了一声说:“竟然到了这种地步,这正是他比我高明不止千万倍之处啊!九方皋所看到的,是大自然的奥妙所在。他识别了马的精华而不计较它的琐碎小节,洞察了马的内在精神而不计较它的外在形象。他看到了应该看到的,不去看不必看到的;他注意了应该注意的,而放弃他不必注意的。在九方皋的观察中,有比相马宝贵得多的道理啊!”
把那马牵来一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
【点评】这篇九方皋的故事,形象而生动地把庄子所说的“言”与“意”的关系转化成了“形”与“神”的关系,明确地肯定了“得其神而弃其形”的价值取向,认为这种对超乎形之上的神的领略,乃是比拘泥于物之形高得多的境界。这是中国式智慧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中国的写意画,就是一种“得其神而弃其形”的艺术。
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淮南子·原道训》)
【原文大意】以神为主宰的,形随之就会得到益处;受制于形的,神随之就会受到危害。
神贵于形也,故神制则形从,形胜则神穷。(《淮南子·诠言训》)
【原文大意】神比形更重要,所以以神来制约,形就会遵从。而形占主导地位,神就困窘了。
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贵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淮南子·说山训》)
【原文大意】描画西施的脸庞,虽然显得更美丽,却不令人喜爱了;涂扩孟贵的眼睛,虽然显得更大,却不令人害怕了。因为主宰形的神已经不存在了。
创造与欣赏
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荂(读夫)》,则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天地》)
【原文大意】高尚的严肃音乐,庸人耳朵里听不进去。《折杨》、《皇荂》之类下流恶俗的曲子,他们听了却乐得合不拢嘴。所以崇高的言论,世俗众人往往不放在心上。真话没人说,吹牛拍马的媚俗假话满天飞。
宋元君将画图,众吏皆至,受揖而立;欲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读蝉)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臝(读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庄子·田子方》)
【原文大意】宋元君要画一幅图画,各处应召的画师纷纷赶来,受命拜揖之后,便毕恭毕敬地侍立在一旁。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始舔笔调墨,等候在外面的还有半数。这时候有一个晚来的画师,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并不着急往前挤。更令人惊奇的是他受命拜揖后也不侍立在那儿等候指示,而是随后就扭身回旅店去了。宋元君派人去看,使者回来报告说:他回到房间便脱了衣裳,跷着二郎腿,敞着怀斜倚在床上,好像没事儿似的。宋元君说:“录取吧,这是真正的画师!”
【点评】艺术创作最需要的是心态的自由。给国君画画,就首先要求画师摆脱由此带来的种种世俗观念、利害考虑与精神压力等心灵上的束缚,保持心灵的自由状态,这才谈得到艺术。在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正是这位满不在乎的画师保持了这种面对艺术的自由心态,所以庄子才说他是“真画者”,真正的艺术家。
工倕(读垂)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庄子·达生》)
【原文大意】古代著名的工匠工倕,随手画出圆形和方形,比用圆规和矩尺画出的还准确。他的手指与物象已化为一体,根本不用有意识地计算,所以他的心灵专注,不受外物制约。
梓庆削木为鐻(读巨),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读折)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由是与!”(《庄子·达生》)
【原文大意】鲁国的木匠梓庆为鲁王制作了一具悬挂乐钟的悬架。制成以后,看见的人都赞叹说是神工鬼斧。鲁侯鉴赏之后问:“做得这么精美,你有什么秘密的技术吧?”
梓庆说:“臣一个工人,哪谈得上什么秘密技术!不过要说也有一点:我将要做是架的时候,不敢消耗元气,一定要用斋戒来静心。斋戒三天,不再有领赏求职的心思;斋戒五天,不再有干好干坏受赞扬挨批评的心思;斋戒七天,连自己的四肢形体都忘了。到这时候,根本不想什么朝廷公事,专心一意构思,不受任何外界打扰。然后我才进入深山,一棵棵观察树木的本性,找到那棵形态最合适的,这时闭上眼睛,一具完成的悬架就呈现在我眼前了。要这样我才动手,不然就不做。这样我的天性便合乎了树木的天性。这具悬架被人们称赞为神工,大概原因就在这里吧!”
【点评】庄子认为,“道”与“技”是相通的。他的本意虽并非讨论艺术,却恰恰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创造活动的根本特征。他笔下的工捶、梓庆等人,在合规律的活动中达到了不受规律束缚的自由境界,使技艺行为超越了功利目的而成为人的创造活动。庄子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艺术创作和艺术精神都有着重大影响。
偃师竭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趣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领(读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唯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列子·汤问》)
【原文大意】周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偃师的人去拜谒周穆王。周穆王召见了他,见他还带着一个人,就问:“跟你一起来的是什么人?”
偃师回答说:“是臣制造的一个能唱歌跳舞的机器人。”
周穆王惊奇地看去,只见他迈步行走,抬头育腰,完全像个真人。真奇妙啊!它张开口就能唱歌,声调符合旋律;抬起手就能舞蹈,舞步合乎节安。他的动作变化层出不穷,随心所欲。穆王以为他是个真的人,便叫自己宠爱的盛姬和妃嫔一同来观看。
表演快要结束的时候,机器人忽然眨着眼睛,向周穆王左右的妃嫔眉目传情。穆王大怒,立刻就要诛杀偃师。偃师吓坏了,赶紧把机器人拆散,展示给周穆王看。原来它全都是用皮革、木头、胶水、油漆和白垩、黑炭、丹砂、青臒之类东西组成的。穆王还不大相信,又仔经审视了一遍,只见它体内是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表是筋骨、肢节、皮毛、齿发,都是人工制造的假物,但没有一样不具备的。
【点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机器人的设想,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优秀人物高度的创造性想像力。虽然它只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仍给后人以很大启发。近代西方的机器人研究者和科幻作家,都把这个故事列为他们的先驱之一。
蹠(读直)越者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梨桔枣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淮南子·说林训》)
【原文大意】到越国去的人,有的坐船,有的坐车,虽然走的路线不同,最终到达的地方是一致的。健美的人形体各不相同,漂亮的人脸面各有特色,而让人看了都喜爱。梨、枯、枣、栗四种果实的味道不一样,而都使人觉得好吃。
美人者非必西施之种,通士者不必孔墨之类。(《淮南子·修务训》)
【原文大意】长得美丽的人,不一定都是西施的后代;学识渊博的人,不一定都是孔、墨的门徒。
三代之法不亡而世不治者,无三代之智也。六律具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故法虽在必待圣而后治,律虽具必待耳而后听。(《淮南子·泰族训》)
【原文大意】现在夏、商、周三代的法制典章并没有丢失,而社会却得不到治理,这是因为没有三代贤君那样的智慧。乐谱的六律俱存,而没有人能够听懂,这是因为没有师旷那样的耳朵。所以法制虽然存在,必定要有圣人才能治理天下。六律虽然齐备,必定要有懂音乐的耳朵才能欣赏。
【点评】“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而言,《淮南子》中这段话同马克思的名言颇有相似之处。
夫歌《采菱》,发《阳阿》,鄙人听之,不若此《延路》、《阳局》。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淮南子·人间训》)
【原文大意】唱《采菱》、《阳阿》那样高雅的歌曲,鄙俗的人听了,觉得不如《延路》、《阳局》那样低级的歌曲。这不是因为唱歌的人水平低,而是因为听的人欣赏能力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