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是世居于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也是一个跨境民族,境外佤族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称为“拉佤”。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佤族总人口为429709人。主要分布在中国澜沧江南段以西和缅甸萨尔温江以东之间,北至保山、南至勐海的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以及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昌宁、勐海等地区,并长期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
“佤”是佤族的自称,各地佤族还有“巴饶”或“布饶”“阿佤”“阿佤莱”和“勒佤”等自称。明清史籍称其为“哈喇”“哈瓦”“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于1962年统一族称为“佤族”。
佤族的起源,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神话传说。按照各地佤族的解释,“司岗”是“葫芦”或“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从葫芦或石洞里出来的人。尽管各地佤族对“司岗里”的解释有所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在汉文史籍中佤族的族源则可追溯至古代的濮人族系。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分为巴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而无文字。佤语与布朗语、德昂语很相近,除语音、语法大致相同,在词汇方面也有很多共同点,反映了他们在族源上的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工作部门于1957年制订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佤文,并得到广泛应用。
佤族为典型的山居民族,传统生计方式以旱地农耕为主,主要从事以种植水稻、玉米、荞子和甘蔗、茶叶等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狩猎采集在其经济生活中也曾占有一定比重。佤族的手工业以打铁、纺织、竹编、酿酒为主,其木雕、竹刻、角雕、竹藤器编织和织染等工艺品富有民族特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安排活动的佤族独特的历法——星月历。
佤族的传统服饰具有山地民族特色,服装多以自纺自织的棉麻布为衣料,以黑色为主色调,杂以红、黄、紫、白、黄等色。男子一般用黑布包头,穿无领大襟短衣,宽而短的大脚裤,背手工编织的青布花边挂包,出门时喜欢佩戴长刀、持弩。佤族妇女一般留长发,头戴银头箍或竹藤发圈,喜穿深色无领短衣或无袖褂子,下围缀有银泡或银花、绣着彩色图案的筒裙。佤族崇尚圆环,妇女喜爱戴大耳环、银项圈,在大小臂、腰部和大小腿上都要围有多道藤篾圈。历史上佤族有文身习俗,常在身体上刺有反映其神话与图腾信仰的太阳、月亮、蜥蜴、牛头等图案。
佤族传统上主要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和祖先。民族节日多源于围绕农业生产所形成的敬神祈福性祭祀活动。佤族的传统节日有新火节、新米节、木鼓节、插种节、新水节、崩南尼和贡象节等等。新火节,是佤族的年节,意为“辞旧迎新”,每年农历十二月或次年一月举行,期间不仅要举行送“旧物”、取“新火”的系列祭祀活动,还要开展多种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新米节,意为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举行。木鼓节是佤族传统上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期间要举行从寨子外的森林中砍伐树木,拉入寨中,制作新鼓,更换旧鼓的活动。
佤族文学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其创世史诗《司岗里》广泛流传于佤族民间。著名的沧源崖画,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年之前,岩画描绘了古人狩猎、舞蹈、劳动、生活和祭祀的场景,与佤族的历史习俗关系密切。
佤族能歌善舞,其歌舞音乐往往合为一体。乐器种类繁多,包括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和其独特的弓弦乐器——弓琵琶。木鼓,佤语称“克罗克”,原是佤族传统的祭祀工具,也是佤族的象征和佤寨的标志,现在也成为文娱活动的打击乐器。佤族最著名的传统民间舞蹈是木鼓舞和甩发舞,其分别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记者:李澎
编辑:弓雪
统筹: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