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四岛,又称南千岛群岛,由择捉岛、国后岛和齿舞群岛等组成,共五千余平方公里。德川幕府时期,致力于开发和经营北方的日本遇到了向远东和太平洋西岸地区疯狂扩张的俄国,随后双方在千岛群岛发生连续冲突,其中以1805年至1813年的军事对抗最为激烈(日本称之为“北寇八年”)。那次军事对抗后,日本和俄国在千岛群岛附近形成了军事对峙态势,并最终促成了双边划界条约的签署。
1855年的《下田条约》是俄日两国最早的划界条约。其除了规定俄国可在长崎、下田、箱馆(今函馆)三港进行补给和买卖货物之外,还规定俄日两国疆界在泽捉岛和得抚岛之间,以北属沙俄,以南归日本。《下田条约》从领土划界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相对平等的双边条约。而沙俄之所以没有过多索取土地,一方面是当时沙俄在远东的经营重点是中国东北的黑龙江流域,另一方面则是深陷克里米亚战争的沙俄迫切希望在促成日本开放的同时维持远东的稳定。但《下田条约》的相对平等性并不能掩盖其中的不稳定性和俄日两国对远东土地的贪婪。此后俄日双方在库页岛划界问题上再起纷争,结果沙俄在1875年的《库页岛交换条约》中,以整个千岛群岛和鄂霍次克海捕鱼权为代价换取了日本对库页岛主权的放弃。
1875年的沙俄已实现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经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亦发展迅速。但当时沙俄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与英国争夺中亚和近东地区,所以其需要与德国保持友好以确保西部边疆安全,同时其也需要与日本维持良好关系以巩固远东地区的稳定态势。而1875年的日本正在进行着以“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为指导方针的近代化建设,所以其需要外部环境的持续稳定以防止列强的武装干涉和保证变革的顺利进行。在此种情况下,俄日双方首次完整划分了两国领土,形成了日本控制千岛群岛,俄国控制库页岛的局面。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加给自己的殖民枷锁,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但日本在化解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后,却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甲午战争后,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俄日矛盾日益尖锐且趋向于无法调和。1904年2月,日本偷袭驻扎在旅顺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后来随着旅顺失陷和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在对马海峡遭到重创,败局已定的俄国只得求和,其除了交出旅顺、大连租借地和南满铁路外,还让出了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及周边附属岛屿。此后日本趁着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契机,曾经短暂占领过库页岛北部,而且在1925年的时候获得了库页岛北部石油和煤炭的开采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敦促苏联尽快对日作战,美英与苏联缔结了秘密的雅尔塔协定。其中规定日本在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必须要恢复,即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要交还苏联,且千岛群岛亦在此范围内。雅尔塔协定是美苏两国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产物,苏联据此在1945年8月18日发动了千岛群岛争夺战,随着9月5日齿舞群岛被苏军占领,苏联掌控了包括泽捉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至此,日本和苏联之间似乎已没有了领土争端,但随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和冷战的开始,美国为了将日本打造成对抗苏联的前沿阵地和阻挠日苏关系的改善,刻意抛出了有关北方四岛的领土争端。
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45年的雅尔塔协定和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雅尔塔协定规定千岛群岛要交还苏联,但美国认为雅尔塔协定只是承认苏联对千岛群岛的战时占领权限,这些领土的最终归属应该交由对日和约来解决。但是在1951年的对日和约中,日本虽然放弃了千岛群岛,但其并未说明放弃的领土最终归属哪个国家,也没有划定放弃领土的范围。这直接导致了纷繁复杂的北方四岛问题的产生,时至今日该问题仍无解决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