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喜欢的电视剧之一就是《西游记》,孙悟空斩妖除魔,护送师父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引人入胜。那时候就梦想着,如果可以选择,一定要成为武艺高强的大师兄悟空,威风凛凛。长大了才发现,做一个八戒那样的角色是多么的幸福。干活儿最轻松,最后一样成仙,岂不妙哉?
大家都知道唐僧是有真实的历史原型的。那么,真实的唐僧是怎样的呢?
唐僧本名姓陈,名祎,是洛阳缑氏人家, 法号玄奘。5岁丧母,10岁丧父,可谓不幸。陈祎从小就喜欢佛法,13岁时跟随哥哥长捷法师去白马寺出家修行,21岁的时候受足戒。
天赋异禀的玄奘,年纪轻轻就已经精通了经、律、论三藏。获得了“三藏法师”的崇高地位和称号,时年玄奘24岁。在当时,这是一件非凡的成就。《西游记》中,唐三藏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玄奘喜欢游历各地,拜访各地的名师,因此在这段时间学习了《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等有名的经论。 玄奘广拜名师。但在对佛法的精研中,玄奘逐渐发现,历年的佛经由于翻译人的学识与理解不同,即使是同一部佛经,出现了不同的见解,有些地方甚至是自相矛盾。为了解答心中的迷惑,玄奘决定开始向西方即天竺求取真经。因为佛教起源于印度,原文皆是梵文。
贞观十三年,31岁的唐僧从长安城出发。因为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允许,所以绕道去往西天求取真经。他长途跋涉,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历时14年,途经138国,行程五万余里,才得以圆梦。
据说在穿越沙漠时,唐僧饥渴难耐,昏睡过去。迷迷糊糊中,梦到一只大雁。醒来后,在大雁的指引下,找到了水源,才得以存活。后来,回归大唐,在长安的大慈恩寺亲自设计建造了大雁塔,以感谢当初它的救命之恩。
《西游记》中唐僧被称为御弟,说他是大唐皇帝的结拜兄弟。真实的历史是,唐僧出发前,多次向皇帝请命,表达自己想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的愿望,均未获得批准。无奈之下,他只能跟随难民一同走出了国门,走向那个他向往的圣地。他真实的结拜兄弟其实为高昌国国王麹文泰。
大约45岁时,唐僧满载经书和佛像,学成归来。因为当初并未获得批准,他提前给唐太宗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恳求皇帝的谅解。唐太宗并未立即回复,一年后才允许他返回长安。
在印度,玄奘经历了最大的一场佛学辩论会,参加人数超过5000人,包括18个国王及3000名僧众。在那次辩经中玄奘大获全胜,大放异彩!他被大乘和小乘共同推举为“佛学大师”。如此高人,自然不能将他拒之门外!
在回来的路上,如《西游记》所描述的那样,唐三藏真的丢失了好几十本经书,当时的他也无比惋惜。但这并不妨碍他的伟大!
有研究者统计,玄奘法师从公元645年5月到663年10月,十七年六个月期间共翻译佛经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平均每年七十五卷,每月六卷多,也就是说,每五天就翻译一卷。
一介凡人,凭借着一颗慈悲心,克服重重困难。穷其毕生精力,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研习佛法,求取真经,翻译经书。三藏是不幸的,因为幼年便无父无母。同时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并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那么,我们每个人呢?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找到此生必须要做的那件大事了吗?
原创作品,欢迎关注和点赞。[谢谢][谢谢][谢谢]如需转载请载明出处,谢谢大家![作揖][作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