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地处河北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曾经树木茂密、水草丰美、鸟兽繁多,清康熙皇帝在此和周边区域设立了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猎苑。到20世纪50年代初,这座距北京直线距离仅有180公里的“美丽的高岭”,已经退变为茫茫荒原。
“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1962年,根据党中央批示,原国家林业部紧急从全国18个省区市的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和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进军坝上,组建成立塞罕坝机械林场。60多年来,一代代塞罕坝人接续奋斗,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百万亩荒原沙地上,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中国奇迹,先后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
而今,人逼沙退,碧波万顷,白云蓝天,塞罕坝已成为“华北的绿色之肺”、京津的生态屏障、塞外的璀璨明珠。据不完全统计,塞罕坝每年为京津输送净水近1.4亿立方米,固碳74.余万吨,释放氧气约55万吨,年生态效益超过120亿元。
塞罕坝金秋
6月初的一个清晨,霞光满天,飞鸟伴行。沿国家一号风景大道,驱车进入塞罕坝机械林场腹地,仪表盘显示车外16℃。降下车窗,清新的空气中,混合着松油和泥土香,浸入肺腑。
正值机械林场防火季,场外车辆不能入林场各营林区域。在林场工作人员引导下,记者走进郁郁葱葱的尚海纪念林。
尚海纪念林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马蹄坑营林区。60年前,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指挥马蹄坑“大会战”,从这里开始进行大规模机械化造林,种活了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第一片林,造就了塞罕坝精神。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当天下午,总书记来到尚海纪念林,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
登顶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天高云淡,绿色山林,从眼前铺向远方,极目远眺,远山如黛,连绵起伏。林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登上望海楼,将看到滔滔林海,一眼望不到边际。
在机械林场115万亩森林深处,共耸立着9座集防火和森林资源管护于一体的望海楼,它们设立在不同的海拔高点,被称作“林海的眼睛”。又因远离人烟,条件艰苦,多数是夫妻瞭望员负责值守,所以又称之“夫妻望海楼”。
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月亮山,在这里听取了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总书记走进月亮山望海楼,亲切看望瞭望员刘军、王娟夫妇。
在塞罕坝展览馆,讲解员带参观者回看机械林场发展史:面对极寒、干旱、高海拔,三代务林人餐风啮雪、百折不回、接力前行,用一个甲子时间,在黄沙遮日、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种出世界上最大一片人工林,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可歌可泣的塞罕坝精神。
1964年,林场技术人员创新了“三锹半植苗法”。
第一代人:每棵树都留下了我们的岁月年轮
在塞罕坝塞展览馆,“六女上坝”故事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2017年,作为“六女”之一,74岁的陈彦娴代表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领回了“地球卫士奖”。
2021年8月23日,在尚海纪念林与林场职工代表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认出了陈彦娴,总书记很关心她退休后的生活。
“总书记问我,老同志,你就是去国际上领奖的那位吧?总书记那么忙,却记着我这个普通的工人,让我觉得非常亲切。”陈彦娴告诉记者,“总书记说他之前没有来过承德,也没有来过塞罕坝,但他对塞罕坝非常了解。”
早在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赞林场的建设者们“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身为第一代林场职工,我们这代人在塞罕坝成就了国家的绿色梦、自己的绿色梦。这里的每棵树,都留下了我们生命的年轮,每一亩林,都记载着我们青春的记忆。”
这一年,19岁的陈彦娴在承德二中备战高考。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她和同寝室另外五位小姐妹决定下乡去锻炼。
这一年,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的第3个年头,急需各类青年才俊加入。
“要是去了机械林场,我们就能像北大荒女拖拉机手梁军一样,开着拖拉机在荒原上播种希望。”陈彦娴憧憬着。
酷热的夏天,“六女”带着简单的行囊从承德出发了。坐上颠簸的敞篷卡车,一路越走越荒凉。两天后,当卡车爬上海拔1500多米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部时,只穿了一件小褂的陈彦娴被冻得浑身打哆嗦。
原本以为上坝后就可以神气地进行机械造林了,实际上“六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苗圃倒大粪。6个女孩子不仅要忍受难闻的气味,还要跟上大家的节奏,一天下来累得连碗筷都拿不起来。
“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六女”住过透风的仓库,也住过漏雨的窝棚,衣服、被褥常年是潮乎乎的。
经过几个月,“六女”可以参加造林作业了。造林要上山,上山要走很远的路、爬很高的坡,往往是还没到作业点,水壶就见了底,而除了泥水,山上再无可喝的水。陈彦娴嘴唇干裂,张不开嘴,只能把干粮掰成小块儿往嘴里塞。
最难熬的还是冬天。那时,塞罕坝地区无霜期仅有60多天,最低气温-41℃。陈彦娴清楚记得,上坝不久,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机械林场的“冬天”就来了。男职工上山进行残木清理作业,她们跟在后面一步不落。
在山上,有绕不开的过膝大雪,也有躲不过凛冽的“白毛风”,冻得连呼吸都觉得费劲,陈彦娴的脸、耳朵很快就有了血淋子。
晚上,在地窨子里,几个女孩盘坐在只铺了一层莜麦秸秆的土炕上,挤在一盏煤油灯下,吃黑馒头配咸菜疙瘩,再喝上几口冰雪融化烧开的水。即便身子已经暖和过来了,睡觉的时候,帽子和棉袄棉裤也不能离身。早上起来,陈彦娴发现自己的眉毛、帽子、被子上都是一层厚厚的霜。
1976年,陈彦娴的母亲给她找到了接收单位,并且亲自来林场做她的思想工作,希望她能向林场提出申请,调回承德市区工作。可是,陈彦娴舍不得那片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思考再三,她把母亲送上了返程的客车,回到林场继续工作,直至退休。
与陈彦娴同时期进入机械林场工作的第一代务林人,很多已经走完了人生历程。每当想起已故“战友”,陈彦娴就会到尚海纪念林走一走。
王尚海是陈彦娴最想念的人,老书记指挥马蹄坑“大会战”的场景,常出现在她的梦里。
1962年秋,老书记带着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来到黄沙漫天的塞罕坝,当年就完成造林1000亩,只可惜因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千亩林木成活率不足5%。第二年造林1240亩,成活率不足8%。
面对超出想象的困难和挫折,有人这样写道:天低云淡,坝上塞罕,一夜风雪满山川;两年栽树全枯死,壮志难酬,不如下坝换新天。关键时刻,老书记毅然决然交出承德市区的房子,带着妻子和5个孩子上坝安了家。
1964年春天,老书记发现了一个形似马蹄踏痕、面积700余亩的地块适宜机械作业,马上调集了最精良的装备,挑选120名精兵强将挺进马蹄坑。当年10月,马蹄坑“大会战”所植的落叶松平均成活率达到99%以上,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获得成功。
老书记在塞罕坝干了13年,其间有人曾劝他辞职回老家。倔强的老书记眼睛一瞪说,除非林场建成,否则死也要死在坝上,连坟地都找好了。1989年底,老书记在弥留之际手指北方,留下生命里最后三个字:塞—罕—坝。老书记走后,他的亲人将骨灰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松林被命名为“尚海纪念林”。
刘军在望海楼上。图/郑旭
瞭望员刘军、王娟夫妇
第二代人:守望林海,期盼平安
刘军做梦也想不到,习近平总书记会到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上看望他和爱人王娟。
“总书记带着微笑走进望海楼,先是走进我们的起居室,边看边仔细问我们住得暖不暖、可不可以洗上热水澡、做饭吃水有没有困难,后又问了我们的收入。”习近平总书记的贴心关怀,像家人一样温暖。
那天,刘军夫妇陪着总书记拾级而上,来到位于望海楼三楼的瞭望台。这里是夫妇二人的工作区。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翻阅瞭望日志簿,并向刘军夫妇详细了解了瞭望员的工作职责。
刘军向总书记报告:防火期内瞭望员不下山,时刻坚守岗位。
刘军清楚记得,那天,习近平总书记转身来到瞭望窗口,用望远镜眺望他们夫妇所负责的防火责任区。当满眼苍翠尽收眼底,总书记称赞他们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守护了塞罕坝生态安全。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的子辈和孙辈大部分生于林场,长于林场,毕业后又回到林场工作。后辈像前辈一样,扎根林区,守护绿色,接力传递塞罕坝精神。
作为林场第二代务林人,从2008年登上林海深处的望海楼,刘军、王娟夫妇就与另外7对夫妇一起,成为百万亩林海的瞭望者、三代塞罕坝人心血的守护人。15年来,刘军、王娟夫妇守望的是林海,观察的是火情,期盼的是平安。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防火期分为春、秋两季。春季防火期从每年的3月15日到6月15日,秋季防火期从9月15日到11月15日。防火期内,要求防火瞭望员24小时值守在望海楼内。
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每隔15分钟,刘军夫妇就要向所属分场防火办汇报一次情况,夜里则每隔一个小时汇报一次。整个防火紧要期下来,二人合计要汇报一万余次。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虽然,每次汇报只有“月亮山,一切正常”一句话,却时刻检验着刘军夫妇的初心与责任心。
每逢防火期,刘军夫妇的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没睡过一个完整觉。特别是到后半夜,即便人体生物钟早已形成,他们也要用手机设好闹钟,用作瞭望提醒。
说来也奇怪,自从登上月亮山,进了望海楼,刘军夫妇总会做同一个梦,“梦见着火了,可电话就是打不出去,就给急醒了,而醒了就再也不敢睡了”。
近几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将115万亩林地划成了110个小区域,实现卫星、无人机、探火雷达,与视频监控、高山瞭望、地面巡护相结合,形成一体化预警监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之后,林场又为9座望海楼配备了罗盘、方位图、电子望远镜等设备。但在刘军看来,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无论拥有多少瞭望神器,都不会代替人的坚守,更不会代替人对树的感情。
望海楼里夫妻瞭望员的执着坚守,是塞罕坝人艰苦创业、守土有责的缩影,正是他们忠于使命的敬业态度,61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戴楠(中)和队员们在林间防火巡查。图/郝帅
第三代人:这里有我们的诗和远方
作为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消防大队的“80后”消防员,戴楠每次去塞罕坝展览馆,都要在林场林科所老所长戴继先的事迹展位前站立许久。
1991年,戴继先举家从张家口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成为第二代务林人。在主持林科所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全场的每一个林班。带领科研人员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多年的超负荷工作使他积劳成疾,52岁就因病离世。临终前,面对家人,戴继先遗憾地说自己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儿子跪在他床头哭着说:“爸,放心吧,您没干完的事,我接着干!”
尽管没能和戴继先一样从事林业科研事业,但作为儿子,戴楠对父亲“没做完的工作”的理解,就是把塞罕坝百万亩林海守好,让塞罕坝的绿色奇迹永远延续下去。
2006年,辞掉了石家庄的工作,戴楠回到父亲奋斗过的地方,扎根到林场防火工作第一线,一干就是17年。
戴楠说,《壮志在我胸》是他最喜欢的一首歌,每次带队员们巡山,听见鸟叫虫鸣,看着鱼游溪底,可采撷的山珍越来越多,消失已久的野生动物不仅回来了,还敢与人类亲近,他都会兴奋地吼几嗓子。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塞罕坝成为珍贵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目前,这里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保护植物9种。
戴楠在自己的工作手册中这样写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正是因为父辈们的壮志在胸,才把今天我寻护的这方土地,变成了河的源头、云的故乡、林的世界、花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山河为证,林海即名。这里有我们第三代务林人的诗和远方。
1986年出生的袁中伟,2011年通过省直事业单位招考后,来到机械林场工作。在他看来,自己虽然不是代际传递的第三代务林人,但在这里,领导和同事们待他像家里人一样。
袁中伟感到,艰苦创业依旧是塞罕坝人的奋斗主旋律。新时代十年,第三代务林人像当年开展马蹄坑“大会战”一样,向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进军,肩扛马拉、镐刨钎凿、保水覆膜……9万多亩石质荒山被全部绿化。
在塞罕坝精神的感召下,如今,越来越多的有为青年奔赴这片绿海,继承前辈艰苦创业的精神,让葱郁青翠填满塞罕坝的沟沟凹凹,峁峁梁梁。
作为“90后”技术员,王雪萌是2019年到林场工作的,属第三代务林人中的新生力量。她表示:“塞罕坝正在二次创业。总书记对塞罕坝的指示激励着我们,二次创业,为青年人搭建了建功立业大舞台,站在前辈的肩上,我们这一代人,也要为莽莽林海留下属于自己的生命年轮、青春记忆。”
有人说,60多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务林人种下的不仅是一棵棵树,也是一种信念;造就的不仅是美丽山川,也是受人景仰的精神旗帜。而今,这面旗帜正从坝上跃起,向四面八方流动,影响着周边地区的发展路径。
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说,弘扬塞罕坝精神,要使命至上,赓续初心铸忠诚。
第二代务林人刘军说,弘扬塞罕坝精神,要不畏艰苦,直面困难甘于平淡。
第三代务林人戴楠说,弘扬塞罕坝精神,要久久为功,苦干实干。
塞罕坝人说,他们将走好新时代塞罕坝新的长征路,全面开展二次创业,到2030年,要让林场林地面积达到1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6%,让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在塞罕坝,三代人接续织就的精神旗帜正高高飘扬!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郑旭 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