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诸葛亮用人之道,就跳不过两个人,第一个是马谡,第二个就是李严。关于马谡我今天不想分析,因为他的问题属于诸葛亮用人的失误和军事指挥初期冒险的失败案例。我们今天想从李严入手,分析一下蜀汉政权建立之后内部的新人和旧人之争。新人的代表人物是诸葛亮,旧人的代表人物就是李严。李严是刘璋信任和倚重之人,属于刘璋嫡系,他的倒戈投降成为了刘璋集团迅速土崩瓦解的关键之一。与其说刘备击败了刘璋,还不如说是刘璋的支持者放弃了刘璋,他们选择了一个新老板:刘备。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刘备从荆州入川时,本身的实力并不强大,就算后来诸葛亮率军入川支援刘备,其军事力量仍然不算强大。刘璋军团的军事力量较强,但统领无方,加上缺乏内聚力和强有力的指挥,因此在和刘备集团的对抗中才处于下风、屡屡败北。经历了涪城、绵竹、雒城之战后,刘璋军团的部队不断的溃败,陆续向刘备投降。刘备控制了益州全境之后,其统治集团中由刘璋集团归附过来的人物占了很大比重,这些人在刘备统治益州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璋集团是刘璋、刘焉父子在战胜益州本地地主官僚集团之后,形成了一股松散的势力。最初,刘焉是为了避祸,才到益州担任益州牧的。当时支持刘焉的势力除了来自南阳、三辅的“东州人”和其他外来人员以外,还有两种益州势力支持刘焉在益州站稳了脚跟。一股势力是原来就是益州本地人,跟随刘焉一起返回益州的人,他们属于落叶归根,本身在益州就有根基。其代表人物董扶曾经对刘焉说:“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用这个说法来坚定刘焉留在益州的决心和合理性。另一股势力就是益州本地豪强,他们拥有家兵实力雄厚,例如益州从事贾龙。贾龙战胜了益州的黄巾军,但在刘焉入川的时候,他挑选官吏迎接刘焉,这一切都说明益州本地的地主阶级虽有一定的实力,但还不能完全控制益州的局面,他们需要依靠刘焉大汉宗室的身份,来巩固自己在的统治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综上所述,刘焉需要占据益州这块地盘偏安一隅、伺机而动,而益州本地的各方势力也需要借助刘焉大汉宗室的身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受外界的影响。双方互相依存,互相利用,就造就了刘焉、刘璋父子在益州盘踞经营几十年的基础,但这个根基并不稳固。益州各方势力与刘焉、刘璋父子之间的从属关系并不强,无非是利用合作关系罢了。 刘焉、刘璋父子作为益州的外来势力,和益州本地势力之间的利益根本对立,因此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初评二年,刘焉找了个借口处死了益州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这引起了曾经迎接刘焉入蜀的本地豪强贾龙的不满,他于是举兵反叛,但很快被刘焉镇压,刘焉用来镇压叛乱的主力是支持自己的东州士和青羌兵。
兴平元年,刘焉去世后两个儿子刘璋、刘瑁都有机会。益州大吏赵韪拥立刘璋继位,赵韪这个时候的权力达到了顶峰,作为刘焉的旧部已经具备了左右益州政局,和立刘璋的能力。他立刘璋理由是刘璋有“温仁”的特点,说白了就是好控制、不激进。也有一些不服从刘璋的人投奔到了荆州,这里面就包括后来东吴鼎鼎大名的名将甘宁。建安五年,赵韪和刘璋发生了冲突,因而发动了叛乱,益州很多人纷纷响应,刘璋面临继位之后最大的一次危机。由于东州士的拼死一战,成都得以保全,赵韪也被自己的部将庞乐、李异所杀。至此,刘璋度过了最大的一次危机,益州的局势也从此稳定下来,从南阳、三辅和荆州进入益州的人和益州本地势力均承认刘璋的领导地位,直到刘备入川,他们又纷纷背叛刘璋,改换门庭投靠到了刘备的麾下。
最早说出这种观点的人,是刘璋的主簿黄权。他曾极力反对刘璋迎接刘备入蜀,并说:“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这里说明的是刘璋和刘备两个对垒的军事阵营之间的关系。刘璋投降之后,刘璋的部属都投到了刘备麾下,军事上对垒的两个阵营消失了,但政治上不同阵营仍然存在,新人、旧人成为了不同的政治派别。益州的军事斗争尽管结束了,但政治斗争的路还很漫长。
刘璋的旧部中,只有刘巴、来敏、李邈等少数人在政治上公开反对刘备,其他大多数人则选择了不公开反对,等待时局的变化。刘备初领益州牧的时候,其班底主要是荆楚之士,也就是自己从荆州带过来的老部下,可以信任倚重的人并不多。
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糜竺、简雍为宾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这些人里,除了法正、马超、许靖之外,都是随刘备入蜀的荆楚之士,也就是新入益州的“新人”,他们在蜀国官员中人数较少,却是蜀国统治阶层的主体。刘备对于蜀国旧人中的不同人物,也根据他们类型的不同,做过精心的考量。法正作为引导刘备入蜀的功臣,其地位超然,可以按照刘备部属对待。
许靖因为名望高,被法正引荐给刘备,他本人和刘璋并没有多少关系,刘备不过要借助他的名望和影响力,安抚蜀中人心。至于西凉马超,在蜀国没有任何根基,其虽然位高但权轻,刘备不过用其武勇之能罢了。
在董和死后,李严成为归附刘备的刘璋旧部代表人物,也就是所谓的“旧人”代表。李严所享受的待遇大大超过了董和,他和诸葛亮一起接受了刘备的托孤之任,共同辅佐幼主刘禅。这一做法是刘备为了安抚旧人所采取的必要手段,诸葛亮主政后,继续维护新人旧人和谐共处的局面,他和李严之间关系也十分融洽。但是随着形式的发展,新人旧人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敌视旧人的人攻击李严,仇视新人的人嫉妒诸葛亮,新人旧人的矛盾日益明朗化,不久之后,就演化成了李严和诸葛亮之间的公开冲突。
李严并不仅仅因为其是旧人代表才受到刘备的看重的,在刘备入蜀和称帝的过程中,李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蜀汉的新人和旧人中,李严都很有声望,这也是刘备选择李严作为托孤重臣的原因。蜀汉夷陵猇亭之败后,刘备退守白帝城,李严奉诏驻守永安,陆逊没有继续进兵除了提防曹魏进攻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李严统领重兵驻守永安,蜀汉整个东面的防务都交给了李严,可见李严对于刘备和蜀汉而言的重要性。诸葛亮也曾经说过,以李严的能力足可以抵挡陆逊的进攻。
李严的职务是尚书令和中都护,尚书令是辅政之臣,中都护则是统辖内外诸军事的,李严这个中都护职务,相当于东吴周瑜的职务,是拥有武力的权臣所担任的职务。后来,诸葛亮北伐调李严离开永安、江州,就是要夺其兵权用李严之兵驻守汉中,因此,李严才不愿意服从诸葛亮的调遣。
刘备去世之后,李严这个辅政之臣的处境很尴尬,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他不能进入成都,只能居于永安为外镇,实际上起不到刘备允诺的辅政作用。这样一来,所谓的中都护统辖内外诸军事,也成为了一纸空谈。李严既然不能进入成都,只好退而求其次,巩固自己在江州的势力,和诸葛亮分庭抗礼。这种做法显然是诸葛亮所不能接受的,李严不仅仅是和自己争权的问题,他建议建立巴州,企图造成巴、蜀分治的局面,李严还建议诸葛亮加九锡,这是在为自己的图谋试水,这已经是搞分裂的问题。
但诸葛亮从大局考虑,为了蜀汉的稳定,并没有立刻对李严采取行动。不仅如此,为了稳定局面,诸葛亮还把不服从李严的廖立废为庶民,这不仅是为了维护李严,也是为了安抚旧人,避免造成蜀汉内部更大的矛盾。对于旧人,诸葛亮也没有一味的姑息养奸,比如破坏内部团结恩来敏,诸葛亮北伐时就打算把他带在身边,用董和之子董允代替他的位置。来敏口有怨言,诸葛亮对待这位旧人的做法相对于廖立就比较温和了,只是让他成为了闲职,来敏几起几落,始终不再担任要职而已。
诸葛亮把廖立废黜为庶人,把来敏调离原岗位,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蜀汉政权内部的稳定,缓解蜀汉政权内旧人、新人的矛盾,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诸葛亮一直在酝酿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最终的办法也已经形成了,只不过需要合适的时机来执行罢了。
建兴八年,关中魏军有三路进攻蜀汉的苗头,诸葛亮借着此机会,调李严率领两万人马赴汉中,同时任命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负责李严离开后的江州之事。李严抗命拒绝北上,同时修筑江州大城,求置巴州为刺史,同时求开府等一系列要求。诸葛亮封李丰为江州都督,无非是为了安抚李严之心,让其率军北上,这样就达到了调虎离山,让其离开多年经营盘踞的巢穴,以便处置李严的目的。
“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三国志》
建兴九年,李严为祁山蜀军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诸葛亮用了一个让人不能信服的口实废黜了李严。按照史书记载,李严的表现如下:一、督运粮草不利,呼唤诸葛亮回军;二、诸葛亮回军后,李严又诘责诸葛亮为什么撤军;三、李严又给后主刘禅上表,说诸葛亮退兵是和曹魏商量好的结果。如果上面的记述就是李严的真实表现,我只能说刘备看走了眼所托非人了。李严的种种表现,并不符合他一贯的作风,所有的记述只能说是诸葛亮的一面之词。李严被废为庶人,这不是他和诸葛亮的恩怨问题,而是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通过废黜李严,诸葛亮终于可以推行依法治蜀的治国理政方略了。
李严除了作为旧人代表,和诸葛亮为代表的新人在利益上根本对立外,他自己的为人也是他被废黜的一个重要原因。刘备的旧部属陈震作为和李严的南阳老乡,对李严为人有过一番论述:
“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三国志》
下面这段论述也是陈震提供的:
“严少为郡职吏,用性深刻,苟利其身。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李鳞甲。’”——《江表传》
通过这两段文字,都可以看出李严的性格桀骜不驯不好相处,难于共事。且李严总是在新人旧人之间挑起矛盾,造成新人旧人之间的不和,诸葛亮正好借此机会,消除造成的不利影响。诸葛亮与李严之间的矛盾,由于涉及到新人旧人矛盾,关系重大诸葛亮不便于独处,因此,这次参与弹劾李严,和诸葛亮一起联名的新旧人共有二十人之多。
李严被废黜后,李严之子李丰的兵权也被诸葛亮剥夺了。至此,在同李严的政治斗争中,诸葛亮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江州的军权也掌握到诸葛亮手中。 诸葛亮开始了巩固新人地位,缓和新人、旧人之间矛盾的工作,其表象是秉承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其实质是执行新人、旧人一视同仁的政策,达到新人、旧人共同维护蜀汉政权统治这样一个目的。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