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转轮手枪之父、柯尔特公司的创始人——赛缪尔·柯尔特
著名的柯尔特M1911自动手枪如今已是“百年长者”。它的设计者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结构设计更是现代自动手枪中的经典,对后来同类武器的发展影响甚为深远;它曾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以坚固耐用、动作可靠、威力较大而深受士兵的信赖,在1985年之前一直是美军的制式装备,甚至至今仍未被完全取代;目前它仍在美国的执法部门以及民间广泛使用,并拥有超级庞大的“粉丝”群,生产或仿制过该枪的厂家更是多到难以计数;它是深入人心的“王者”,它的成功没有任何一支自动手枪能够相比……
本公众号将分十九部分详细呈现这支百年老枪的前世今生。本文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M1911手枪的相关背景及在其诞生前奠定基础的M1900手枪——
势在必行:M1911出现的相关背景
美国是经由艰苦开拓直接从蛮荒迈入文明时代的新兴国家,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其民众具有持枪的传统,民间武器市场颇具规模,枪械工业相对发达,特别是在早期连珠枪械发展方面就已处于领先地位。世界上第一种性能相对完善、使用广泛的可以连续发射的手枪,便是美国人赛缪尔·柯尔特发明的前装击发式转轮手枪。当金属定装枪弹出现后,转轮手枪成为手枪发展的标杆,但它存在笨重、再装填缓慢以及发射时弹膛与枪管尾端之间漏气等缺陷。1893年,美籍德国人博查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实用化的C93自动手枪,一并研制成功的还有采用瓶形弹壳、全被甲弹头的新型自动手枪弹。该弹又渐次演变为7.63mm毛瑟手枪弹,以此为基础,1896年德国毛瑟兵工厂研制出第一支真正的军用自动手枪——毛瑟M1896 7.63mm自动手枪。自此军用自动手枪开始出现在战场上,成为手枪中的新锐。而美军此时装备的手枪还是柯尔特M1873 0.45英寸转轮手枪、M1887 0.38英寸转轮手枪,其整体水平已经明显落后于欧洲。面对全新的军用手枪时代,美国军方在刚刚进入20世纪之际,就抓紧开始新型军用自动手枪的选型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自动武器舞台是美国著名设计大师约翰·M.勃朗宁的,包括M1911在内的很多闻名遐尔的武器都出自他的手笔。早在美军着手军用自动手枪选型之前,勃朗宁就已经开始设计自动手枪,并在1895年9月14日~1896年10月31日期间,提出了4种不同结构和原理的自动手枪设计方案,它们均在1897年4月20日成功获得美国专利局批准。其中,专利号为580923的设计外形很像后来的勃朗宁M1900手枪;580924号专利则演变为勃朗宁M1900自动手枪(它与下面提到的FN M1900是两种不同的手枪);580925号专利采用枪管回转闭锁原理,并未生产出样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的580926号专利,日后成为大名鼎鼎的FN M1900自动手枪。
枪号为“4264”的柯尔特M1900自动手枪及其配用的一种皮质枪套。柯尔特M1900配用过的枪套样式有数种,包括早期的腋下枪套
M1900弹匣底板上的刻印,弹匣是经过镀镍的
随着勃朗宁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枪不断改进,后来又陆续获得了很多相关专利。如1902年9月9日获批的708794号专利,即是在M1900手枪基础上改进的0.38英寸柯尔特口径的M1902自动手枪;1903年12月22日的747585号专利,诞生了发射0.32英寸勃朗宁手枪弹的M1903柯尔特袖珍手枪(即我国抗战时期俗称的“马牌撸子”)和发射9mm勃朗宁长弹的M1903自动手枪;1905年12月19日的808003号专利,诞生了发射柯尔特0.45英寸自动手枪弹的M1905自动手枪,也是M1911的最初原型;1906年4月24日获批的818739号专利,采用了枪管回转式闭锁原理,但并未实际制造;最后于1911年2月14日获批的984519号专利,才是正式定型后的柯尔特M1911自动手枪。
从专利的顺序来看,可以发现M1911的发展实际上经过了M1900、M1902、M1905和M1911等4个大的阶段,其中在M1905到M1911之间,又有若干试验型号。也就是说,M1911的诞生道路也是循序渐进、不断探索的一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百炼成钢:M1911的诞生之路
奠定基础的M1900
柯尔特M1900的样枪最早出现于1896年5~6月之间。该枪的设计基于第580924号专利,使用当时作为美军制式手枪弹的0.38英寸柯尔特转轮手枪长弹。该枪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率先使用了“套筒”结构。当时在申请专利时,勃朗宁称其为“moveable breech block or bolt carrier mounted to slide upon the frame”,意思是“可以在枪底把上滑动的枪机框”,专利中特别提到了“滑动(slide)”这个动词。而在1897年的专利中,动词“滑动”又改为名词,用来描述套筒运动的作用结果。随后,柯尔特公司在1900年4月28日向美国军方提供的报告中,又称其为“a sliding cover”,意思为“一个滑动的盖子”,后来将其简称为“the slide”,即现代手枪上广泛使用的“套筒”。勃朗宁的这一发明彻底改变了自动手枪的结构模式,后来出现的自动手枪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前后滑动的套筒包络枪管的设计。
从1896年后期到1898年的这段时间内,勃朗宁与柯尔特公司的弗雷德·摩尔合作,共同完善新枪的设计。最初,柯尔特M1900样枪是连发发射的,但事实证明,全自动手枪很难控制,所以这一方案很快就被放弃。
1898年11月9日~11日,新型M1900样枪被提供给美国陆军部军械司,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枪管偏移式闭锁机构,枪管通过前后两个铰链与套筒座相连。
柯尔特M1900的样枪从1900年2月开始参试,尽管在测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还是给评委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其可拆卸弹匣结构简单,便于快速射击和重新装填,同时具有较高的射速和较好的射击精度。军械司最终同意小批量购买该枪装备军队,并做进一步测试。
1900年5月10日,M1900半自动手枪正式定型,军械司购买了100支供陆军试用。同年9月5日,美国海军订购了250支柯尔特M1900手枪。
通过实战试用,用户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柯尔特M1900手枪的枪身过长、枪口部分较重这两个问题上,因而建议将握把加长,以加强对手枪的控制,同时也能增加弹匣的容弹量。此外发现的问题还包括:击针销容易断裂,套筒防滑纹太靠后,击锤头部较小、不便于扳动,保险单手不易操作等等。不过该枪最大的问题还是无法在野外快速分解结合,这对手枪的保养维护来说势必造成很多不便。
1900年5月16日第一批交付美国陆军的柯尔特M1900自动手枪。图中下方为该枪所配用的皮质枪套,上面压印有“US”字样
柯尔特M1900手枪在1900~1902年间总共生产了4 274支。虽然数量不多,但该枪却有多种式样。最初的试验型只有击锤保险,其套筒顶部圆弧过渡较大,防滑纹较短,该枪是勃朗宁申请专利时的设计,仅生产了样枪,至今已无实物留存。
采用照门保险的早期柯尔特M1900自动手枪。该枪表面经过精细的发蓝处理,显示出俗称“宝石蓝”的色泽
柯尔特M1900自动手枪照门保险处于保险状态(左)和解除保险状态(右)时的特写
柯尔特公司在接受陆军部测试意见后,经过改进的柯尔特M1900自动手枪,套筒防滑纹已改到了套筒前部。该枪于1901年生产
柯尔特公司后期生产的使用圆形击锤的M1900自动手枪
取消了照门保险并使用圆形击锤的柯尔特M1900自动手枪套筒后部特写
最初量产的柯尔特M1900手枪的套筒前端为开放式设计,这点与后来的大多数自动手枪有所不同。其采用刺形击锤,表面刻有网状防滑纹,击锤有两个卡槽,较低的是待击卡槽,较高且较深的为保险。此外,该型号还设有照门保险,这又是勃朗宁独创的一个设计,其缺口式照门可上下旋转,抬起时是解除保险,压下时则是保险状态,照门下部的突起可以阻挡击锤打击击针。该枪的击锤簧和扳机簧采用片状板簧,同时扳机簧兼做单发杆簧和弹匣卡笋簧,弹匣卡笋设置在握把底部弹匣后方。其握把护板采用光滑的胡桃木制成,枪身表面经过抛光和发蓝处理。
随着部队的试用,柯尔特M1900手枪出现了多种细节上有所差别的改进型,如将套筒的防滑纹改在套筒前端、取消照门保险并改为固定照门、改用弧形击锤或大型刺形击锤等等改进型设计,此外还有特别生产的采用雕花胡桃木握把护板的式样。值得一提的是,后期取消照门保险的M1900基本都是在原先设计上更改的,用一个钢块堵住了原先照门保险的小孔,再在套筒顶端后方加工出燕尾槽,安装固定缺口式照门,而击针改由击针销固定。此时的柯尔特M1900手枪已经具备了现代自动手枪的主要结构模式,也为日后M1911等多种现代手枪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待续)
下期预告
本文第二部分将继续介绍在M1911诞生前出现的M1902手枪的情况,敬请关注。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11年第8(上)期,公众号文章有删改)
编辑:曾振宇 李昊
校对:曾振宇 魏开功
轻兵器官方微博:@轻兵器
轻兵器头条号:轻兵器
轻兵器抖音号:qingbing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