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烛君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是我们中华文化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最好的军事手段是以己方之谋略挫败敌方,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瓦解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当今很多军事演习就很好地诠释了上兵伐谋,只有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才能让别人心生畏惧,不敢来犯。
历史上用此谋略的也并不在少数:诸葛亮的空城计、麦丘之战放俘送粮、王翦用反间计让赵王杀李牧……但凡谋之所成,攻心为上。
其次伐交,善之善者,只有比善良还善良的人才会在伐谋不成的情况下“伐交”。采用外交手段瓦解敌人,历史上著名的有:烛之武退秦师,《公输》中墨子智退楚师、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自然这种伐交手段,是在两国都能认清利弊的情况之下,如果是一厢情愿,这只是个悲伤的故事。
当战争已经无法避免,诉诸武力便是唯一的途径!何以解恨?唯有亮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也不知这三分礼让是何程度)此处应向戍边战士致敬,保卫疆土,佑我中华。
为什么攻城是最下之策,因为对于己方的消耗太大,战线如果太长,后勤就补给不过来,当年成吉思汗南下(没错,就往最南的想),因考虑到后勤补给,才放弃了南下一统。
攻城之后,如果人心未定,势必会造成敌人反扑,这样的消耗也太大就不值得冒险了。想起了《论语·季氏》中的一句话:“故而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也深深体现着我们中华文化的魅力。
文本仅阐述中国文化,不谈时政,知名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