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一些有年代感的电影电视剧的时候,一定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当时人们在互相称呼的时候,很喜欢说一个词:同志。这不光是解放前喜欢这么说,一直到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样的,同志是“标准性”称呼。
一直到现在,体制内的一些人,或者是上了年纪的人,还喜欢叫“同志”,比如下图这位。
那这个传统是怎么来的呢?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我国从苏联这边传过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喜欢这样,不过事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当然,这么说也不会错,这确实是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彼此人们常称呼“同志”,甚至不对本国人,对相同制度的外国人也一样,比如在正式交往时,对越南或者古巴的官员或者客人,我们能称呼“同志”,但对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则不能这么叫,人家不是咱们的同志。
越南人也一样,毕竟是个有汉字传统的国家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语言,都说“同志”,充分说明了这是个国际性很强的词,但是,“汉语”的同志啊,其实不是“舶来词”,它是原生词汇。
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同志嘛,就是字面意义:志同道合之人。古代人也用它称呼朋友。
不过,国人开始大范围用这个词汇互相称呼,历史确实不长,开始出现于19世纪末,当时的清朝光绪皇帝在筹划戊戌变法的时候,就对变法派的大臣采用了“同志”这一称谓,之后渐渐成为一定范围内对人的称谓,冠在姓氏或人名之后。
而且,这一词其实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大家一定记得孙中山先生的著名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清末以来,中国进入一个剧变的年代,这不是简简单单的改朝换代,而是革命!所以革命者对于封建等级制度那一套自然十分不感冒,要找一个平等性的称呼,“同志”一词再合适不过,既反映了大家都是平等的,又表明大家都有“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的共同志向。
所以说,这个词不是建党后流行开的,而是从清末开始革命党人就开始流行的,听起来也确实是个热血沸腾,壮志凌云的称呼。而且一直到现在,在中文环境中,因其表示志同道合,“同志”一词在政党内部使用比较普遍,不止是我党这么用,其它党派,甚至台湾的党派也这么用。
但是, 这个词确实很容易和社会主义特性联系在一起,这其实是“由习惯转成的规定”,是因为用的多了,所以打上了烙印。1954年民族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同志”一词在中国大陆地区普及到社会各个层面,成为对所有成年人的称呼,也代替了“先生”和“女士”之类的称谓。
雷锋同志
因为,按照当时的理论,民族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全体社会成员(除了极少数被认为是敌特分子的人之外)都是在为社会主义革命而工作,自然就彼此都是同志。即使是现在,社会上的称呼开始渐渐多样化了,很多人已经不太习惯用这种带有一定政治意味的词,而是更多地使用“先生”、“女士”、“小姐”或者更显人情味的“师傅”等等。但在政党内、政府机构和军队内部的正式会议和文件中,人们依然会按照以往的方式来使用“同志”这一称谓。
那有些人就问,那这么说,既然“同志”是中文固有词不是舶来词,那俄国人、古巴人反而是和我们学的了,当然不是了,这其实只是翻译的问题,人家政党内部成员之间有自己的称呼,而且因为社会主义特性,这个称呼通常也是朴素平等的,不过我们一律翻译成同志。
向雷锋同志学习
以俄语来说,这个词是Товарищ(也就是我们翻译成的“同志”),苏联时期这个称呼很普遍,苏联军队中,上至中央军委、元帅,下至军中书记与基层士兵,通常都会称呼对方为“同志”,但这个词不是新造的,而是俄罗斯帝国时期就存在了,而当时的翻译嘛,是“兄弟”或者“袍泽”(其实这个词一开始是伙伴,同行的意思);苏联时期,则有了“同志”的意味,而且称呼开始普遍化,使其具备了社会主义内涵。
俄语Товарищ音译“达瓦里希”,是苏联时期特有的称呼,该词为历史词,现在在日常用的不多,不过有时候用还有一定的修辞效果(比如上面的表情包,其幽默效果);至于其更古老的含义(朋友,伙伴,同行),几乎没多少人在意了,毕竟现在有更常见的替代词。
不过,即使苏联解体了,俄军仍然保留这个习惯,虽不以“同志”(Товарищ)为军中的正式称谓,但俄军军人之间常以“同志”称呼军中同袍。如今俄罗斯在举行阅兵时,检阅者及受阅者也会以“同志”相称,互致问候。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