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位博主发了一条
关于南方人学儿化音的信息
引起了南北网友的广泛讨论
长达1万多条的评论下
暴露了南方人的那些“辣耳朵”儿化音
从评论中就可以看出
真的有很多很多很多南方人认为
所有词的儿化音都加在词尾
其实
北方的儿化音有的加在词尾
有的则不会加在词尾
01 普通加在词尾的儿化音
第一栏
刀把儿 dāobàr
号码儿 hàomǎr
戏法儿 xìfǎr
在哪儿 zàinǎr
找茬儿 zhǎochár
打杂儿 dǎzár
板擦儿 bǎncār
加塞儿 jiāsāir
名牌儿 mínɡpáir
鞋带儿 xiédàir
壶盖儿 húɡàir
小孩儿 xiǎoháir
掉价儿 diàojiàr
一下儿 yīxiàr
第二栏
快板儿 kuàibǎnr
老伴儿 lǎobànr
蒜瓣儿 suànbànr
脸盘儿 liǎnpánr
脸蛋儿 liǎndànr
收摊儿 shōutānr
栅栏儿 zhàlánr
包干儿 bāoɡānr
笔杆儿 bǐɡǎnr
门槛儿 ménkǎnr
药方儿 yàofānɡr
赶趟儿ɡǎntànɡr
香肠儿 xiānɡchánɡr
瓜瓤儿ɡuāránɡr
豆芽儿 dòuyár
像以上这一类
都是在词尾
但是下面这些可就不一样了
02 其他的儿话音应该加在哪个位置
关于儿化音该加在哪个位置?
这大多由北方各地的语言习惯决定
所以
如果你是从小生长在南方的人
如果真的不会这些儿化音
大可不必加上
如果你强行在每个词尾都加儿化
反而会闹出不少笑话
03 北方儿化音地区的差异性
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差异巨大
所以在部分儿化音上
表达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
北京话念鸭儿梨,天津话一般念鸭梨儿
鴨兒梨(北京)
鴨梨兒(天津)
对于天津的“儿化音”
说实话,有时是难为外地朋友了
每个地方的儿化音都不一样
就算是北京和天津这么相近的两个城市
也有很大的差别
04 天津儿化音的读法
其实天津的儿化音本来就是
“必须这么读”
“可这么读”
“必不能加儿化”
仔细琢磨很有意思!
今儿,先聊聊天津那些“死规律”
“学会加儿话,走遍天津都不怕”
必读儿化音
天津地名很有特色
有些地名最后一个字
您必须读儿化音才地道
如“灰堆(儿)、南门脸(儿)、小营门(儿)、
八里台(儿)、唐家口(儿)、三岔口(儿)”等
不读儿化
就失去了天津话典型的韵味了
天津的院和院儿
可读
一般说来,对于小巧、随意的地名
可读儿化,如“刘家大院(儿)、小树林(儿)、
张家花园(儿)”等
不可读
而对于正规、严肃的地名,则不能读儿化,
如“考试院”的“院”、“孔林”的“林”、
“圆明园”的“园”等。
天津的楼和楼儿
可读
天津地名“佟楼(儿)
小白楼(儿)、李公搂(儿)”
就得读儿化,因为初始之时,
这三处的楼都是二层小楼。
不可读
而天津“望海楼”
就不能儿化
因该楼始建于明代,位于城外海河北岸
楼后有一座望海寺,俗称海河楼
天津的小街和大道
天津的通衢大道之名一般不宜儿化
但小街、胡同的名字却要加儿化
如“九道弯(儿)胡同、耳朵眼(儿)胡同
大水沟(儿)胡同
缸店(儿)胡同、羊圈(儿)胡同”等
可去掉“家”字的地名
天津一些中间带“家”字的老地名
如“田家庄、刘家庄、侯家台、姚家台
霍家嘴、梁家嘴”等
可以去掉中间的“家”,末尾加儿化
读为——“田庄(儿)、刘庄(儿)
侯台(儿)、姚台(儿)
霍嘴(儿)、梁嘴(儿)”等
不可去掉“家”字的地名
再如“陈家沟、马家口、吴家窑
黄家花园、石家大院”等地名
在读时应儿化,但不能去掉“家”字
“陈家沟(儿)、马家口(儿)吴家窑(儿)
黄家花园(儿)、石家大院(儿)”等
看过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地名,
看到了加儿化音的
“必须这么读”
“可这么读”
“必不能加儿化”
其实这些只是地名,您读错了,可能也不妨碍您表达
但是在生活中
许多儿化音是一种天津人特有的语感
不懂一定不要乱加乱说
玩和玩儿:开玩笑,介不是玩儿闹嘛
乐和乐儿:乐嘛乐,别总拿我找乐儿
色和色儿:把那个调色盘拿过来,再给我拿盒黄色儿丙烯
水和水儿:橘子水儿弄手上了,我得用水洗洗
空和空儿:这地儿空着呢,有空儿摆点家具
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字
倍儿哏儿
看了这么多,您有没有感觉到
更了解咱天津的儿化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