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印度被视作一种神圣的生物,数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传说他们的神灵创造了马,一次神灵在火中献祭时,其中一位哭了起来,右眼中流出一滴眼泪变成了一匹公马,左眼睛流出一滴眼泪变成了一匹母马。
马瓦里马源于印度西部的马瓦里的马拉尼地区,也有叫:折耳马的
它有着阿拉伯马与土库曼马的血统,它能在干旱贫瘠地形里很好生存的马种,而且也是一种耐得起严寒酷暑,
可以长途疾驰,有着坚强铁蹄的良驹。
提到这种马第一想到的就是它的耳朵,可以旋转一百八十度,可以用耳朵比心的马, 配上修长的四肢,散发着优雅的气质。
后来随着英国的入侵,马瓦里马开始走向没落。再之后经过各国爱马人士的努力坚持,成功瓦解了灭绝危机,
现在的马瓦里马主要用于骑乘、马球、军队和警方;或被用于婚庆典礼、马车等。
世界著名的马球手马哈拉依普莱姆在他的文章“伟大人物和他们伟大的马”中提到了马瓦里马在马球比赛和梭
镖射野猪的活动中表现出众,技压群马。
作为战马的历史
萨拉丁建立的王朝烟消云散后,马穆鲁克骑兵们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埃及,叙利亚,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
马穆鲁克骑兵最重要的伙伴——战马,最重要的进口地就是印度。埃及百分之九十七的土地都是沙漠,剩下的
国土还要养活众多的人口,因此埃及自古至今都不是马匹出产大国。马穆鲁克骑兵大部分都是一人一马,在行
军时靠骆驼携带装备、给养。马穆鲁克王朝自产的马匹绝大多数都在叙利亚长大,只有一小部分产自埃及。但
这些依旧不够,因此马穆鲁克王朝每年都大量进口印度,阿拉伯和北非的马匹。在200多年的历史中彻底驱逐了
在东方的十字军,并抵御了蒙古军团的进攻,当然后期被帖木儿打败过法拉吉的军队,最终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为什么不全军装备阿拉伯马?1,烧钱,2,战马不是越快越好
战马只有和骑兵有效的结合才构成了战斗力,战马的第一要求是胆大,而不是单纯的速度快,马是聪明的群居
性动物,面对危险的环境,他们的第一反应其实是逃避,面对成群结队使用长短武器的人类,狮群都会望风而
逃,更何况是吃素的马。而战马不但要坚持下去不动摇,相反还要载着主人不顾枪林弹雨、强弓硬弩的威胁,
直冲敌人用长枪大戟、刺刀栅栏组成的'丛林',在攻击时不但不能淡定,还要兴奋异常,堪称马匹中的狂战士
。所以并不是速度越快的战马就越能适应战场,战马首先要挑选那些有'战士之心'的马匹。
进入近代后,墙式冲锋在欧洲战长沙出现,需要骑兵进行长期的战术配合,以中队为单位进行集团冲锋,不同的骑兵中队按照不同的间隔列阵,需要战马速度保持一致。
法国骑兵规定作战时两列96人横队的胸甲骑兵中队,横向宽度为37、38米,龙骑兵中队宽36、37米,猎骑兵或
骠骑兵中队宽35、36米。腓特烈大帝还强制规定胸甲骑兵的队伍必须骑兵与骑兵之间膝盖贴着膝盖,中队与中
队的最大间距不超过十步。波兰翼骑兵在百米距离冲锋时也要达到'膝盖碰膝盖'的要求,以达到最大的冲击效
果。普鲁士骑兵的骑兵也要求骑兵在100米的距离做冲刺准备,在距离敌人30米时才以最快速度冲锋。法军
骑兵步法也分为步行、快步、跑步三种,速度依次为每分钟100、200、300米。俄军的规定略有不同,步行、快
步、跑步速度分别为每分钟107、256、320米(沙绳)。这些要求远不及赛马的平均速度,但却能把骑兵的冲击力